标签:
杂谈 |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1、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贡问夫子说,“贫穷但不至于谄媚,富有但不至于骄纵,这样的人格怎么样呢?”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虽属难得,但那只是能戒除一些小人习气而已,并不代表他开始具备了君子的美好德性,更何况更高修为(一如,有人清除了地面所有的垃圾,固属难得,却未见得此人具有在此兴建高楼大厦之能为。),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夫子回答说,这很不错。但不如贫穷还能够自得其乐(发自内心的轻松与开怀,心安而法喜),富有还能好礼(遵守礼法)来得好一些。(刚才那样不错,但还可以更好一些。)
3、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听了夫子的话,子贡(体悟到这个现象与《诗经》中的某一段意义极为相似)说,“《诗经》中有云,‘一如雕刻,先以大锯大凿销掉大块做出大致形状(子贡认识到自己所说的那一段就是初级阶段的“如切如磋”),之后要换工具,用刻刀等精细工具做深度加工(夫子所说的则是这一段“如琢如磨”),直至完美。’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修行要讲次第。
4、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夫子听了,说“子贡啊,你变聪明了。现在终于到了可以与你谈谈《诗经》的时候了,你已经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能力了。”
——《诗经》是类比学。
——本段,夫子告诉我们求学要能够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