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饱:精细、美味,色香味俱全,圆满之意。
安:华丽、舒适、软硬件设施完备高规格。
※孔子说,君子不于饮食上有什么奢求,但能糊口就好(言不堕口腹之欲);不于住所上有什么奢求,但避风雨即可。——君子以能长养内在心性为所务;余则不取。(古人言:愚人尚食——口腹之欲,小人尚衣——衣饰外在之显,君子尚德。)
——“君子不以威仪自尊,故外观虽盛而内体无加(内在心性没有受到任何外扰);表貌虽华而本末不灭(心性为本之地位不变);士犹无士,文犹无文,色犹无色。”所以,外在无论怎么样的浮华,对于一个清真君子而言,有跟没有一个样。不是说一定不能有,而是说无论外在如何,内心仍旧保有那一份纯真。
——“忠诚者无所殆于外,内敛者(能安驻心性者)无所移于物。人徒见其是,不知君子之未尝是也。”
2、敏於事而慎於言,
※对的事情立即做,绝不拖拉,可是有些事情却要谨慎言辞少说话;(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有些则只能说不能做——君子,可以做的赶快做,话要少说。)
——《论语
·
宪问》:“子曰:‘邦有道(君子持事,有不平的事,有人给主持公道),危言危行(对的赶快做,对的赶快说);邦无道(上上下下乱七八糟、是非不分,秀才遇见兵),危行言孙(对的赶快做,但要把嘴巴闭起来,让小人抓不到你的毛病)。’”
3、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就:接近。
正:改正。
※懂得接近有道德之士,来改正自己的缺失,这样的人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乃言“就有道者”,非言“就有权者、就有钱者”,盖有权有钱者未必有道也。
※备注※:
——古之所谓“好学之人”,是指能够将对的事立刻实践于生活言行中的人。今之所谓“好学之人”是指那些花很多钱,买很多书,跑很多的道场,此时不正存在很多这样的禅修游牧民族,求道游牧民族吗?他们真的好可怜,一辈子在学在拜,——这群人虽然看似好学,但其学问未能落实于言行,知识虽多却未能达于心性;他们“食必求欲,居必华美”,即堕于事(该做的不做),又狂于言(不该说的乱说)。到处欲指导人,好逞其所学;而不好逞其所受教。这样的人纵然毕生都背着书包,古人亦不称之为“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