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销项税额计算公式的理解
(2017-03-16 16:36:40)
标签:
增值税申报销项税额 |
分类: 增值税 |
对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销项税额计算公式的理解
双易聊税的博客
摘要:怎样理解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销项税额的计算与附列资料(一)中的哪些数据直接相关?
例:一般纳税人甲企业为多种项目经营企业。2017年10月发生以下业务:
业务1:销售17%税率的货物,金额100万元,税额17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销售即征即退货物金额80万元,税额13.6万元。
业务2:销售17%税率的服务,金额300万元,税额51万元,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该项服务适用差额纳税,支付扣除项目取得了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票金额180万元。
业务3:销售13%税率的货物,金额200万元,税额26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业务4:销售11%税率的服务,金额400万元,税额44万元,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该项服务适用差额纳税,支付扣除项目取得了增值税普通发票,发票金额150万元。
业务5:销售6%税率的服务,金额500万元,税额30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中销售即征即退服务金额350万元,税额21万元。
业务6:发生进项税额100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认证相符。
填报甲企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明细)》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中的有关数据,说明主表中的销项税额与附列资料(一)有关数据之间的关系。
一、相关政策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后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3号)附件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填写说明第二条第(二十五)项规定,主表第11行“销项税额”的填报公式如下:
(一)“一般项目”“本月数”的第11行“销项税额”
“一般项目”“本月数”的第11行“销项税额”=《附列资料(一)》(第10列第1、3行之和-第10列第6行)+(第14列第2、4、5行之和-第14列第7行)
(二)“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的第11行“销项税额”
“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的第11行“销项税额”=《附列资料(一)》第10列第6行+第14列第7行。
根据以上规定,主表销项税额的数据,与附列资料(一)第1行至第7行中的第10列、第14列数据直接相关。
二、根据本例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明细)》,取得与主表销项税额相关的数据
为便于说明问题,将本例的数据填入附列资料(一)的第1行至第7行中的第9行至第14列。填报情况如下(其他行、列的填报数据略,并将与主表销项税额直接相关的数据套上方框):
(一)业务1填表情况
1、在第1行“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对应的各列:
(1)在第9列“合计”“销售额”填“1000000”;
(2)在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填“170000”。
2、在第6行“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对应的各列:
(1)在第9列“合计”“销售额”填“800000”;
(2)在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填“136000”。
(二)业务2填表情况
在第2行“17%税率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对应的各列:
1、在第9列“合计”“销售额”填“3000000”;
2、在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填“510000”。
3、在第11列“合计”“价税合计”填“3510000”。
4、在第12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填“1800000”。
5、在第13列“扣除后”“含税(免税)销售额”填“1710000”。
6、在第14列“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填“248461.54”。]
(三)业务3填表情况
在第3行“13%税率”对应的各列:
1、在第9列“合计”“销售额”填“2000000”;
2、在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填“260000”。
(四)业务4填表情况
在第4行“11%税率”对应的各列:
1、在第9列“合计”“销售额”填“4000000”;
2、在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填“440000”。
3、在第11列“合计”“价税合计”填“4440000”。
4、在第12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填“1500000”。
5、在第13列“扣除后”“含税(免税)销售额”填“2940000”。
6、在第14列“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填“291351.35”。
(五)业务5填表情况
1、在第5行“6%税率”对应的各列:
(1)在第9列“合计”“销售额”填“5000000”;
(2)在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填“300000”。
(3)在第11列“合计”“价税合计”填“5300000”。
(4)在第12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填“0”。
(5)在第13列“扣除后”“含税(免税)销售额”填“5300000”。
(6)在第14列“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填“300000”。
2、在第7行“即征即退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对应的各列:
(1)在第9列“合计”“销售额”填“3500000”;
(2)在第10列“合计”“销项(应纳)税额”填“210000”。
(3)在第11列“合计”“价税合计”填“3710000”。
(4)在第12列“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扣除项目本期实际扣除金额”填“0”。
(5)在第13列“扣除后”“含税(免税)销售额”填“3710000”。
(6)在第14列“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填“210000”。
说明:以上7个较长方框内的数据与主表销项税额直接相关。
三、编制《销项税额数据来源及计算表》
笔者根据前面文件规定的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编制了《销项税额数据来源及计算表》,并将前述7个较长方框内的数据填入此表。通过该表,可以将文件规定的销项税额的计算公式,直观地反映出来,更加便于理解计算公式的内容。
销项税额数据来源及计算表
数据来源 |
行次 |
行次名称 |
列次 |
列次名称 |
行次关系 |
金额 |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本期销售明细)》表 |
第1行 |
“17%税率的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
第10列 |
“合计”“销项(应纳)税额” |
1 |
170000 |
第3行 |
“13%税率” |
第10列 |
2 |
260000 |
||
第6行 |
“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
第10列 |
3 |
136000 |
||
第2行 |
“17%税率的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 |
第14列 |
“扣除后”“销项(应纳)税额” |
4 |
248461.54 |
|
第4行 |
“11%税率” |
第14列 |
5 |
291351.35 |
||
第5行 |
“6%税率” |
第14列 |
6 |
300000 |
||
第7行 |
“即征即退服务、不动产和无形资产” |
第14列 |
7 |
210000 |
||
主表“一般项目”“本月数”第11行“销项税额” |
8=1+2-3+4+5+6-7 |
923812.89 |
||||
主表“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第11行“销项税额” |
9=3+7 |
346000 |
四、将销项税额的数据填入增值税申报表主表
(一)“一般项目”“本月数”第11行“销项税额”填入“923812.89”;
(二)“即征即退项目”“本月数”第11行“销项税额”填入“3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