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之旅日记——第五天

标签:
游记国外巴基斯坦 |
2024年11月22日,星期五


走进寺内看到,这是一座庭院式的清真寺,礼拜大厅正面并排5个拱形门洞,上面覆盖着3个高大的圆顶。四角各有一座八面体尖塔,高高耸立。清真寺通体白色,墙面有凸刻花纹图案,院内有一喷泉,可供穆斯林祈祷前净手用。清真寺不大,也没有特别的地方,我们转了约十几分钟拍拍照就出来了。
今天我们乘车去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靠近阿富汗边境的白沙瓦。
白沙瓦是开伯尔.普什图赫瓦省的省会,是巴基斯坦最具民族特色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古老城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39年,曾是古代贵霜帝国的首都,一度还成为佛教中心。中国晋朝高僧法显、北魏使者宋云赫唐朝高僧玄奘都曾到访过这里,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白沙瓦为“花果繁茂”的天府之国。
很显然,今天的游览活动带有一定的冒险性和刺激性,或许这正是敢于来到这里的游客内心所追求的一种效果吧。
从伊斯兰堡到白沙瓦180公里,全程有军警分段开车护送我们,而且在到了白沙瓦以后,持枪军警不离我们左右,如同贴身保镖,特别是在参观景点时,我们几个人的身影始终在他们的视线之内,紧密“跟踪”,绝不离开,因此,我的心里还是很踏实的,没有一点害怕之感。
上午11点钟,我们的中巴车跟随一路鸣笛的警车开进了瓦沙瓦城,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街道两边杂乱无章的店铺,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各种车子来回快速驶过。我们在地导和3名军警的陪伴下,首先参观玛哈巴特汉清真寺,这是白沙瓦老城最大的清真寺,具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由莫卧儿王朝沙.贾汉建造的。


走进寺内看到,这是一座庭院式的清真寺,礼拜大厅正面并排5个拱形门洞,上面覆盖着3个高大的圆顶。四角各有一座八面体尖塔,高高耸立。清真寺通体白色,墙面有凸刻花纹图案,院内有一喷泉,可供穆斯林祈祷前净手用。清真寺不大,也没有特别的地方,我们转了约十几分钟拍拍照就出来了。
走出清真寺,就开始游览白沙瓦集市,这是我最喜欢看的地方,当然也是最危险的地方。
说是游集市,其实就是观赏街道两边排列的密集而又杂乱的小店铺。这时的我,完全忘掉了这里曾经发生的恐怖事件,情绪高涨地沿街漫步,瞪大眼睛,兴奋而又快速地扫描白沙瓦这一段商铺最集中、人流最稠密的市井景象,同时,相机和手机轮换使用,不停地拍照,或录视频,记录眼前看到的一切,只感到时间紧张不够用。
白沙瓦处于印度和中亚的十字路口,交通便利,是通往中亚和南亚的交通枢纽,历史上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而现代的白沙瓦仍然肩负着中亚和南亚之间的贸易通道,聚集着南来北往的大量商人,商业比较发达。走在人流车流潮涌的街道上,只见印巴分治前的老建筑比比皆是,色彩鲜艳的布料和地毯、堆成小山的香料和闪闪发光的器皿等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烤肉、炸鱼、炖羊肉、手抓饭等美食香气扑面而来,激起了我的强烈食欲,以致中午大快朵颐,吃了不少羊肉。
我们走到集市的中心,看到了一座白色大理石纪念碑,听说这是为了纪念在1930年4月23日的大屠杀中遇难的平民而专门修建的。当时英属印度军队对抗议者开火,在这条街上杀害了400多人。
离开集市,我们去了白沙瓦博物馆,这是一座规模不大的两层红色建筑,始建于1907年。可能白沙瓦是陀罗艺术发源地的缘故,馆内的展品基本上都是犍陀罗艺术造像,其展品残破不全,大小也不一,有的雕像比真人还高。据说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物品收藏馆之一,拥有超过2万件犍陀罗艺术品,目前展出的藏品还不到馆藏文物的10%。
在博物馆,遇到了一群来此参观的中学生,他们也是争先恐后地要与我们合影自拍,十分的可爱。
午饭后,地导山虎要带我们去售卖枪支的商店看看,出于好奇,我们欣然前往,到了一看,不是我想象的那种景象,与一般店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里面摆放的商品是枪支而已。
【游览于2024年11月,待续】
前一篇:“巴铁”之旅日记——第四天
后一篇:"巴铁"之旅日记——第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