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孙女看世界(七)---游览镇北台【陕北行·8】

标签:
游记国内陕西 |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从东周开始,历代均有修建,直至明代,中国长城体系达到完全成熟,成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体系最丰富的文化遗存。
在华夏故园,许多人对毛主席“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名句耳熟能详,因此也让无数人有了“登长城、当好汉”的梦想。
这其中当然也包含我们。
在此次“陕北行”中,我们带着孙女登上了有着“万里长城第一台”美誉的榆林镇北台,再一次圆了“长城梦”,当了一回“好汉”。

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城北4公里的红山顶上,这座高大挺拔、雄伟壮观的古代军事建筑,是明长城线上现存最大的烽火台,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成为一座文化遗址公园。

不愧是“万里长城第一台”,进入园内,一眼望去,这座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军事建筑,巍然耸立,大气磅礴,威势逼人,难怪素有“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之说。
据说,在秦灭六国后,在榆林地区设置郡县,修筑长城,此后历代均有续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为边城安全,延绥镇巡抚涂宗浚在长城南北显要处、款贡城西南角修筑镇北台,居高临下,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
两个小美女一路小跑登上了长城,小小年纪就成了“好汉”,真是后生可畏啊!


镇北台依山踞险,居高临下,北瞰河套,南蔽三秦,锁长城要津,控南北咽喉。台体粗旷大气,古朴庄重,巍峨壮观。虽经数百年风霜雨雪,仍完整的屹立于红山之巅,以其雄浑的造型、苍凉凝重的风貌向世人展示着无穷魅力。

站在镇北台环视远眺,目光所及,长城逶迤,绿洲万顷,风光秀丽,一派祥和。不禁感概万千:当年这方圆百里的塞北高原可是狼烟四起,征战不休,然而沧桑巨变,这一切早已成为历史。那时筑就的烽火台,如今却成了文物古迹,供人们参观游览,吊古抚今。
而这一切都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