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鱼油一般指的是从深海多脂鱼类中提取的油脂,富含二十碳五烯酸(DHA,俗称脑黄金)和二十二碳六烯酸(EPA)等多种Ω -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
科学界对DHA和EPA的研究文章汗牛充栋,在上世纪80年代末发现DHA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元素,可能对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有重要作用,被公众视为补脑营养素,因此成为许多保健品的卖点。研究还发现EPA可能对降血脂有很好地功效。然而,服用鱼油对人体健康的长期效果究竟如何,尚无确凿的临床试验结果可以证明。生活中,关于鱼油还存在一些误区。
大品牌也常出岔子
保健品行业一直是大品牌瓜分天下,因为保健品在营销上的投入巨大,很多中小企业根本无法承受,大品牌每年都会不惜重金在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上通告广告塑造自己正面形象,但是从近年频频爆出的丑闻来看,大品牌似乎也并不太靠谱。上周,国家食药监局官方网站曝光了百合康牌鱼油软胶囊重要指标EPA不合格。再早前的美国克尔(KR)深海鱼油软胶囊也被爆出碳水化合物、标签不合格。以及从挪威某知名品牌进口鱼油软胶囊因为过氧化值严重超标而被海关退回。
今年6月份,《消费者报道》就针对市面上在售的8个品牌的鱼油软胶囊产品做过一项调查,调查发现,善存、澳佳宝、康恩贝三个知名大品牌鱼油的实际DHA、EPA含量并未达到所标示的值,文不对板。而根据我国水产行业推荐的多烯鱼油制品标准SC/T 3503-2000,DHA、EPA的含量必须大于等于标示值。
我们知道胶囊的原料是食用明胶,鱼油软胶囊也不例外。但由于工业明胶比食用明胶价格更低廉,利润更高,所以很多企业往往会知法犯法,用工业明胶代替食用明胶。以上的检测结果显示澳佳宝鱼油软胶囊被检测重金属铬(致癌物)超标,这让消费者感到失望。买保健品就是想买一份健康,殊不知保健品却是“毒品”。
在本次检测中,一直备受欢迎的自然之宝、健安喜被检出过氧化值超标,过氧化值是食品新鲜度的指标,超标表示产品或已酸败。
以上例子说明,大品牌也不一定代表品质保障,消费者不要盲目相信大品牌的鱼油。
鱼油DHA、EPA尚存在争议
就在近日,英国研究人员刚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鱼油中富含的Ω -3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提升老年女性肌肉功能,避免她们年龄增大后行动变得越来越不便。但是研究人员同时指出,男性摄入定量鱼油并没有出现同样的效果,目前还不清楚其中的原因,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来分析背后的机制。
其实科学界关于鱼油的研究不少,在权威的科学数据库里都可以找到很多鱼油DHA对人类神经系统、视力、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以及EPA降低血脂等功效的研究结果。不过,对鱼油功效依然有一大批反对者,认为吃昂贵的鱼油保健品还不如吃鱼更能补充营养。2009年,美国科学家Smithers在科学杂志上公开表示,给早产儿补充一定的DHA,并不能提高所有婴儿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对男孩几乎没有作用。
鱼油不是药品
消费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界还尚未有却确定论的鱼油,不能盲目相信鱼油的功效。网络上关于销售人员欺骗中老年人买高价鱼油降血脂的新闻不少,究其原因是消费者对鱼油并无科学的认知才相信了骗子的忽悠。
保健品不是药品,这一点一定要清楚。有些鱼油胶囊一直宣传可以降血脂,但要明白鱼油是保健品,不能当药吃。
服用鱼油对人体健康的长期效果究竟如何,尚无确凿的临床试验结果可以证明。
鱼油不适合所有人
不能认为鱼油是保健品就适合任何人。如果是为了日常保健,人们可从鱼类中获取足够的DHA和EPA。若日常饮食中鱼类摄入很少或是不吃鱼类,可以考虑用鱼油补充剂,但美国FDA推荐,每天摄入不要超过3克。如果是为了降血脂,改善心率,预防冠心病等,请咨询医生鱼油的用量。如果患有糖尿病或凝血障碍等,应慎用鱼油,一定要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服用。
此外,过量服用鱼油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出血、血液低密度蛋白升高等。相对于食用鱼油补充剂,直接食用鱼类可能更安全。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一般成年人每周食用鱼类280—525克,美国农业部则推荐每周至少摄入2次鱼类,每次200克左右。美国农业部同时强调了多脂鱼的摄入,因为多脂鱼含有更多的DHA和EPA。多脂鱼包括鲑鱼、大马哈鱼、马鲛鱼、沙丁鱼、鳟鱼、金枪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