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做人做事,让孩子自己去混明白吗?

(2017-04-20 07:30:00)
标签:

为人处世

为人处事

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涉世不深

孩子的起跑线

分类: 教育感想



 记得我初入社会时,在一间公司里,一个师长级的同事就跟我们三个涉世不深的女孩说:出到社会既要会做人也要会做事,但是首先要会做人,然后才是会做事,做人比做事更重要。”这样的话虽只来自一个工作关系的人,却是字字如珠玑,那时的我能获此可贵的箴言是满满的感激。后来工作时间长了,我也发现这位仅比我们大几岁的前辈做人方面确实了得,首先,他跟老板的关系一直保持得很好,老板即使对旁边的员工满口埋怨但转过头对他绝对是心平气和,甚至有讲有笑。不要以为他工作业绩很好,其实不然,他的业绩其实很平庸,但老板跟他沟通上从不缺尊重,前辈平庸的业绩也没有主导了他与老板之间的关系。再后来也开始发现,这位前辈做事有点轻浮,并不脚踏实地,这个固然不是积极元素。

  这位同事道出的处世箴言,也往前勾起我求学时期的一个小回忆。那是在一个回家的列车上,一个同校的男生,来自潮汕,跟我说,自小他爸爸就经常教他处理人际关系的点子,灌输做人做事的道理。我感到愕然了,对于我这个来自纯朴家庭的孩子,我的父母皆是老老实实的国家职工,他们皆为纯朴之人。在我遇到同龄人矛盾,与好友冷战,被人孤立诸如此类的成长的烦恼时,父母从来不会把这些事情上升为一种为人处事去对我教育,反而她们的小市民姿态潜移默化着我,我很顺应地变得吝啬,对一点小钱患得患失,对身边的事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与人相处目光短浅...,为人处事于我父母只是一抹平凡的烟火,他们本身对这方面没有多少思考多少认识,当我第一次离开家庭在外寄宿时,才发觉为人处事就是一本大书,自己不过是一纸空白而已,后来我逐渐变得成熟稳重起来,因为朋友圈子,同行,甚至偶遇的前辈都让我领悟不少,虽难免走不少弯路,但万事终归有一个起跑点。

  我们说,孩子以后长大了必定要融入弱肉强食的社会,怎么能输在起跑线上。现代孩子的营养从来不是一个问题,对于浸泡在繁华社会长大的孩子们智商谁也不会比谁差多少,知识才艺技能的资源当越来越趋于被绝大部分孩子享有时,社会会对它提出更高更拔萃的要求,普通的享有仅仅代表一个“平均值”。

  拉开孩子在社会上的差距,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她们的为人处事的能力,这将是划分他们将来的社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这种能力不是随随便便能用金钱交换过来的,也不是长者三言两语或长期的说教便能使人领悟,而基于一定的阅历沉淀的,基于对人际关系一定程度的认知积累下来的,所以更加难能可贵。首先要会做人,然后才是会做事。

  所有能够用金钱购买的能力都不是一个问题,无法用金钱购买的那些能力是最难沉淀的,也是最难被人复制和追赶的。而这个能力的培养,还需要父母的一点功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