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要想不断的挖掘潜力,必须不断的增加跑步距离。但是,跑距增加意味着身体负担加重。那么,跑者在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延长每周跑距呢?下面5个技巧有必要掌握。
安全增加跑距
不可操之过急
很多跑者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开始阶段急于求成,无论是跑步强度还是速度,或者距离,都大大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这样的后果就是短时间内遭遇伤病,严重者会和跑步彻底告别。所以,开始的几个月,跑者需要奠定跑步的基础。
从健步走开始
没有跑步经验,或者暂停跑步数月的跑者,最好从健步走开始逐渐向跑步过渡。当能坚持50-60分钟的健步走而不感到太大困难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跑步了。此时采取走跑结合的策略,逐渐缩短走路的时间,增加跑步的时间,直到能不停歇跑30分钟,再考虑延长跑距。
10%规则
跑者根据自己当前的情况,确定一个目标距离之后,就可以按照10%的规则朝这个目标距离努力。所谓10%规则,也就是每周跑距的增幅不超过上一周的10%。比如,当前每周跑15公里,那么下一周的增幅不宜超过1.5公里。依此累积,直到实现目标距离。
定期减量
虽然跑者可以按照10%规则进行跑步的延长,但并不是一直能延长。一般情况下,跑距连续增加3-4周之后,跑者就需要为自己安排一周的恢复跑,这一周的跑距比上一周要减少20-30%,主要是让身体在动态中得到恢复,降低受伤风险。
听从身体感觉
不管制定的计划多么谨慎,跑步依然是有风险的。所以,跑者需要时刻注意身体的感觉,特别是跑步过程中出现的疼痛等不适症状,不能掉以轻心,而是应及时排除隐患,防止伤病恶化,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