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夜夜野豹
夜夜野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070
  • 关注人气:7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晒“步数”不等于晒“健康”

(2017-05-09 08:21:32)

  “今天多少?”

  “我1万,你呢?”

  “才1万?我1万5……”

  “我听说昨天隔壁老王2万!”

  “可不是么,今天听说老王去医院看病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505/6955253d725f4e6bb10bb948da506023_th.jpeg

  这段对话,说的不是房价,也不是股市,而是朋友间互相探讨行走的步数!在智能穿戴设备的帮助下,大家不仅仅能把自己的“步数”互相分享,还可以晒地图、晒路径、晒热量消耗等等,对于很难抽出固定时间锻炼身体的人群来说,这种锻炼方式仿佛既好玩儿又达到了锻炼的目的。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么?

  步数不等于锻炼

  当智能设备计算我们的行走步数的时候,基本上来说,是把一切的活动都计算为行走步数,无论是买菜做饭还是去隔壁办公室复印材料,都会成为计数资料。但对于身体锻炼来说,这是远远不够格的。所以,步数的增多并不等于锻炼量的提升,更谈不上“质”的变化。这个数据,充其量只能作为在朋友圈互相聊天的内容之一,不可过于当真。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505/c1fc502ec4ef4bfdaade3c0009ec6ecb_th.jpeg

  运动的真实含义

  既然要运动,我们的要求就是要提升身体的运动能力。这就包括肢体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想要在这上面从量变到质变,必须要要有效的调动身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运动学角度上来说,我们要在短时间内提升心率,增加代谢率,让热量真正的开始消耗。就拿行走来举例,至少要快速行走,接近慢跑的活动速率,才能让身体感受到这是在“运动”,不是逗着玩儿的。更不能一走就走“好几年”,同样是1万步,走1小时和走1整天,前者是锻炼,后者可能是出门忘带车钥匙了……因此,我们建议,在锻炼身体的时候,选择更加接近有氧运动的方式,不妨在工作之余抽出时间,跑步,跳绳,骑自行车,都是好的方式。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505/53fa873160c2486aab1db829f88dbd96_th.jpeg

  注意伤痛信号

  走多了就是健康,是错误的概念。在行走过程中,下肢不停地往复运动,关节承受的“使用”消耗是很明显的。如果没有经过适当的训练,盲目追求“步数”,不仅仅下肢肌肉会有明显的疲劳感,膝关节也可能因此产生炎症反应甚至关节积液。因此,在行走锻炼时,必须要控制好合适的距离和时间。如果在一次较长距离的行走之后,关节出现肿痛的反应,要及时休息,并停止锻炼2-3天,如果症状自行缓解,那么说明应该减低锻炼强度。如果症状仍不缓解,建议咨询专科医生,防止贻误关节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此外,要注意行走锻炼的“舒适度”。要选择好场地。同样是走路,山路和柏油马路一定是不同的。要让这个锻炼过程不过分的“虐待”身体。再者,依靠双脚的运动,鞋子的选择都要讲究。过于坚硬的鞋,可能会造成足部不适,引发足底筋膜炎的疾病,造成疼痛反应,就得不偿失了。

  晒“步数”不等于晒“健康”


  所以,我们想要成功的实现锻炼的目的,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步数”,必须提高锻炼的质量,全面认识锻炼的本质含义,才能达到心中的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