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好的女性群像剧,能让你看到都市独立女性的自信和骄傲,她们面对男人不卑躬屈膝,爱情观和价值观不落俗套,也不偏激尖锐。
仔细想一想,我们的确已经很久没出都市女子群像剧了,所以《欢乐颂》才会如此受关注。
第二部已经大结局,相比前一部被骂得更凶了,无论是“处女情结”还是“嫌贫爱富”都是能上“10万 ”流量的话题,而对有钱人全身心的歌颂,益发透出编剧对金钱奋不顾身的向往。
有人夸《欢乐颂》是“中国版”的《欲望都市》,这还真是从人设、剧情到价值观都没一根脚趾头相似。我们何曾在《欲望都市》里看到这般狗血沉重的家庭负累、闪着金钱光芒的阶层分化?
现实生活中是集不齐那种22楼“五美”的,海归精英、富二代、凤凰女、中产白领、外来务工人员,被安排在同一屋檐下姐妹情深,显然刻意。
大多数时髦的都市女子群像剧,每个女子都以鲜明的个性为标签,而《欢乐颂》突出的是各个姑娘的“阶层”标签,她们的性格、经历、命运、归宿无一不深受出身影响,简直是新时代的“血统论”。
由《欢乐颂》联想到的是上个世纪一部国产剧《姐姐妹妹闯北京》,由尚未变身成“小燕子”的赵薇、演过紫衫龙王的阎青、做过林青霞替身的施懿主演,我估计放在今天播,依旧会有许多人追看。
《欲望都市》系列夸张地展现了单身女子异常丰富多彩、物质精神双丰收的生活,以及赏心悦目的物质世界。
事实上,中国早就拍过一部类似《欲望都市》的电视剧,剧名“小女生”了点,叫《好想好想谈恋爱》,主演倒都是“大女人”:蒋雯丽、那英、罗海琼、梁静,分别对应的是凯莉、玛兰达、夏洛特、萨曼莎。
《好想好想谈恋爱》的本土化改造颇成功,算是翻拍作品中的经典,更难得的是散发着都市独立女性的自信和骄傲,面对男人不卑躬屈膝,爱情观和价值观都不落俗套。
比《好想好想谈恋爱》更早的国产女群戏是《粉红女郎》,人设来自朱德庸漫画《涩女郎》,由刘若英、张延、陈好、薛佳凝主演,分别对应结婚狂、男人婆、万人迷、天真妹。
这部剧仍围绕未婚女性的择偶,仿佛《征婚启事》一样换着男嘉宾。不过大概刘若英明星光环太大了,剧中几乎所有男人都想娶“结婚狂”而非“万人迷”,有点玛丽苏。
无论是《好想好想谈恋爱》还是《粉红女郎》,三观都不偏激尖锐,那还是一个爱情至上,并不标榜价目等级的年代。
//
《欢乐颂》原作者阿耐是宁波人,那可是一个颇有商业头脑的地方。早在八十多年前,宁波最出名的女作家是“中国媒体界女权先驱”苏青。
苏青女士写过一篇《我的女友们》:
“女子是不够朋友的。无论两个女人好到怎样程度,要是其中一个结了婚的话,‘友谊’就进了坟墓,我以前有许多好友,现在都貌合神离,有些且音讯杳然了,原因是我已结了婚,而且有了孩子,不复是‘伟大女性’,够不上同前程远大的她们谈交情。而我呢,委实也没有想过将要离异了丈夫,抛弃了婴儿,去享受和这些女伴们一同研究皮鞋式样之类的乐趣。”
那么,已婚女性群戏就没什么可拍的了么?
美剧《绝望的主妇》可是一口气拍了八季,向人们展示离婚主妇、完美主妇、强人主妇、漂亮主妇,同样提供了四款不同口味。更别出心裁的英剧,已婚女人的戏除了狗血的家庭伦理剧,也可以搞出新天地。
一群各有特质的女人聚在一起,还能干点什么呢?
这里给大家安利一部英剧《布莱切利四人组》,团结这几个女人的是智商,战争时期齐心协力破密码,和平年代抱团侦破杀人案。
《欲望都市》里的女人像漂亮的纸杯蛋糕,《绝望的主妇》里的女人像多汁的苹果馅饼,而《布莱切利四人组》的女人像扎实的英国松饼。
二战时期,苏珊在布莱切利园与简、露茜、米莉等女同事一起秘密工作,成功破译了德军密报,准确预测了敌方战略部署。
战后,曾作出巨大贡献的她们各自回归普通生活不再联系,直到九年后,已是主妇的苏珊为调查一桩变态奸尸案,将大家重新聚在一起。
她们各展所长:有人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像“人肉扫描仪”那样记录信息;有人善于跟踪变化寻找模式,对犯罪现场进行因子分析,查找增量变化,通过“矢量整齐”推断凶手。
的确,每天报纸上的填字游戏,怎能满足拥有非凡才能的主妇呢!
//
拍女人的群戏,有一大类就是看女人互撕。
《宿敌》里,琼·克劳馥将市场上所有封面是女人的书都买回了家,翻完后她冷笑道:“所有写女人的书,都可以分为三类:天真无邪的少女、母亲和丑女。”
后来她慧眼识中了《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Jane?》,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兰闺惊变》。《兰闺惊变》的成功,开创了老女人间对撕的“疯妇惊魂”题材。
中国也有以闺蜜大撕特撕来作为主要剧情的。不知道还有人记得洪晃拍的女性电影《无穷动》吗?
在这部女性导演、并且全部由女性主演的电影里,洪晃的老公被人偷了,而她确定这该死的“当着她的面,掏了她的底,睡了她老公”的女人,就在她那几个闺蜜中。“鸡爪宴”就此摆开,各怀鬼胎的四个闺蜜嚼着鸡爪子,眼睛里射出冷光来。
不知道为什么,无论中外东西,女人群戏的人物设定都偏爱数字“四”,比如叶童主演的香港电影《等爱的女人》,邓萃雯等主演的港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内地拍的《小时代》系列……统统都是四朵花。
日本电影尤其钟爱四姐妹群戏:根据谷崎润一郎原著改编的《细雪》有岸惠子、佐久间良子、吉永小百合、古手川祐子,森田芳光导演的《宛如阿修罗》有大竹忍、黑木瞳、深津绘里、深田恭子,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记》有绫濑遥、长泽雅美、夏帆、广濑丝丝。部部都是美女云集!
血缘亲情之外,特别推荐一部应景夏天的连续剧《西瓜》。这部日剧在豆瓣评分高达9.3分!许多人将它视作“最爱的日剧”,将之列为每年夏天都要看一遍的经典。甚至有人说如果人生只能看一部日剧,那就看《西瓜》吧。
《西瓜》里聚集四个不同女子的地方叫“Happiness三茶”,取景地是三轩茶屋。这个神奇的世外桃源有点像去年名古屋电视台拍的日剧《伙食庄》,给非成功人士们提供食宿与慰藉,但更符合女性的理想。
小林聪美饰演的银行职员,因为同事卷巨款逃亡而受影响,搬入其间,结识了一个不如意的年轻漫画家、一个住了39年的大学教授,以及年轻的店老板。
自己变自由后,与他人的时间才真正开始。切开的西瓜、冰镇的黄瓜、摇曳的风铃、灿烂的烟花,还有令人安心的同居伙伴,营造了完美的夏天。
其实,《西瓜》的背景里也有金钱的气息,小泉今日子客串的银行职员卷款想纵情生活,但那就根本是场噩梦。
《西瓜》之后,“小林聪美式”治愈系列一部接一部出现,绵延着强大的生命力。《海鸥食堂》《眼镜》《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等等,主角是女性,都一再重复着相似的主题。
人只要走好属于自己的道路就够了,生活无所谓高潮,尽力流露出无所事事般的平淡与满足,就像在接受一种催眠,静下来,再静下来,反映着尽情雕琢理想生活的岛屿文化。
相似的面庞,散文诗般的画面,告诉我们:“气场相似的人终归是会走到一起的。”
※
※如果你也有故事想要分享,欢迎给我们投稿。投稿信箱:yanzhidian@73hour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