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2016-12-28 23:50:14)
分类: 杂志与书籍
http://s1/large/006zZ9r0zy77yd2qFhVab

内容简介
《艺术与视知觉》看起来,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它们似乎在大量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这一切都是想要帮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什么作品,他为什么或为了谁才创造了这些作品等等——组成的洪流中淹没了。由于总有人喜欢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谈论艺术,就不可避免地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艺术是一种使人无法捉摸的东西。

http://s1/large/006zZ9r0zy77yd2tG6zd7

所谓视觉,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

http://s1/large/006zZ9r0zy77yd2wiy80c

视觉形式动力的生成原因:给予直观感受——打乱平衡——极力恢复平衡——生成知觉对象(物理力学:最后的各力平衡状态……)

一幅画如果缺乏了”运动“这种性质,它的僵局性就会加倍,因为它是虚构的,如果它既不表现精神也不表现身体的运动,那么它又over了一次。

引用达芬奇的话传统——联想说——运动不是作品固有,而是观者根据自身经验而添加——暗示说——观者对运动的感知来自物体的视觉形象的暗示。

画家真正想要达到的效果或经验,是视觉意象的‘闪现’或‘暗示’,这些‘暗示’会引导我们体验它们的大体色彩和方向,而不是物体的具体而确定的轮廓或物体的某一细部。在欣赏者眼中,这些涂满画布的色彩和线条组合,乃是‘视觉力’的作用式样。
意象的生成过程:视知觉整体到部分的抽象选择视知觉——整体到部分、有机融合积极的选择能力——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
观看物体——主动探查——视觉像手指——手指运动:触动、捕捉、扫描……——视觉:主动性很强的感觉形式视知觉整体到部分的抽象选择=视知觉形式动力的创造活动——视知觉加工过程——补足、重构——目的意象”意“的生发

这段话描述了看一个东西视觉意象的产生过程,你的经验、记忆、分析都会对结果产品影响。下面这个例子,从左往右看,前面的经验告诉你最右边的图形感觉是正方形的一个角

http://s1/large/006zZ9r0zy77yd2AYEQ34

一个视觉形式的总体平衡可以并且经常是由各个局部中心的不平衡产生的方向性张力的相互作用而获得,这些局部张力丰富着整体结构,使它显得充满活力。

  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了,视知觉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对此,解剖生理学也证明了人的视神经实际上是脑神经的一部分,视神经与脑神经甚至有着一种一对一的联系。观看的过程,必然要伴随着大脑的话动。知觉意味着对事物意义的识别和判断。在这一判断过程中,阿恩海姆对知觉作了这样的解释:“所谓知觉,就是那些具有相对说来较为简约形态的模态和样式(我称之为视觉概念或视觉范畴),与刺激达到一致(或用之取代它)。”因此,知觉的过程必然包括抽象、分析、综合、补足、纠正、比较、结合、分离,在背景中分离和突出某物等方法。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阿恩海姆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视觉思维。
    在知觉对客观事物的把握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心理意象。这种心理意象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所谓心理意象,是具有一定的抽象程度能反映事物样式特征的形象。它比实际事物更抽象,但比概念要具象,居于中间。成为沟通两者的中介,将表象世界与抽象思维联系起来。阿恩海姆高度评价了意象在思维活动中所具有的作用;“思想是借助于一种更加合适的媒介——视觉意象——进行的。而语言之所以对创造性思维有所帮助,就在于它能在思维展开时,把这种意象提供出来。”他主张专门从事概念思维的人,必须时时将思维向意象回复,否则,就会陷人一种“贫血的思考”。

总而言之,无论是艺术还是视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可以解释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