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志与书籍 |
内容简介
《艺术与视知觉》看起来,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它们似乎在大量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这一切都是想要帮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什么作品,他为什么或为了谁才创造了这些作品等等——组成的洪流中淹没了。由于总有人喜欢用思考和推理的方式去谈论艺术,就不可避免地给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艺术是一种使人无法捉摸的东西。
所谓视觉,实际上是一种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
视觉形式动力的生成原因:给予直观感受——打乱平衡——极力恢复平衡——生成知觉对象(物理力学:最后的各力平衡状态……)
一幅画如果缺乏了”运动“这种性质,它的僵局性就会加倍,因为它是虚构的,如果它既不表现精神也不表现身体的运动,那么它又over了一次。
引用达芬奇的话传统——联想说——运动不是作品固有,而是观者根据自身经验而添加——暗示说——观者对运动的感知来自物体的视觉形象的暗示。
画家真正想要达到的效果或经验,是视觉意象的‘闪现’或‘暗示’,这些‘暗示’会引导我们体验它们的大体色彩和方向,而不是物体的具体而确定的轮廓或物体的某一细部。在欣赏者眼中,这些涂满画布的色彩和线条组合,乃是‘视觉力’的作用式样。
意象的生成过程:视知觉整体到部分的抽象选择视知觉——整体到部分、有机融合积极的选择能力——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
观看物体——主动探查——视觉像手指——手指运动:触动、捕捉、扫描……——视觉:主动性很强的感觉形式视知觉整体到部分的抽象选择=视知觉形式动力的创造活动——视知觉加工过程——补足、重构——目的意象”意“的生发
这段话描述了看一个东西视觉意象的产生过程,你的经验、记忆、分析都会对结果产品影响。下面这个例子,从左往右看,前面的经验告诉你最右边的图形感觉是正方形的一个角
一个视觉形式的总体平衡可以并且经常是由各个局部中心的不平衡产生的方向性张力的相互作用而获得,这些局部张力丰富着整体结构,使它显得充满活力。
总而言之,无论是艺术还是视知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可以解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