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头家娘“

2023-02-10 11:24:34

台湾的”头家娘“现象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

台湾作家杨渡先生的传体小说《100年漂泊 台湾的故事》里就说到了头家娘,他的母亲就是一个典型的”头家娘“。

上世纪70年代,是台湾从农业向工业化转型的时代,从农民转为中小企业主,中小企业在台湾快速增长。大陆的90年代也十分相似于此。时至今日,由于疫情,大陆的中小企业遭到重创,就企业本身,大陆的中小企业不断产生、不断倒闭已成常态。除了自然灾害、政策影响,其实企业本身也存在诸多因素,这些中小企业在用工的问题上,对工人在工作时间、薪资和人文情怀上都存在比较严重的苛刻因素。之所以我向读者介绍台湾”头家娘“,殊不知,她确实是台湾70年代中小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呢。

杨渡先生的父亲是一个有着创新思想头脑的农民,个性强悍。他开设的企业是制作工业用的锅炉,由于和日本的锅炉在技术上和设计上的差距,让他倍感不甘,在发现日本锅炉的传热新技术和新设备后,他曾去日本锅炉厂洽谈技术转让,但高昂的转让金和傲慢的态度让他父亲十分气愤,励志自己研制。经他反复研究、设计、试制,失败,再研究,再设计、试制和改造,终于自己设计出与日本锅炉相匹敌的锅炉。

这个锅炉厂的周围,是一些鳞次即彼的中小企业,还有大型的纺织厂,那正是大批的农村男女青年离开土地从农民的身份走向工厂成为工人的年代,他们不仅面临着新的生存方式,也面临着恋爱、婚姻和建立家庭的选择。

在这个时期,杨度的母亲也是从农家主妇走上了企业主贤内助的角色,她被工人们称呼为”头家娘“。头家,是老板的太太,而”娘“字,则富含了许多的内容。

杨渡先生在原文中写道:

父亲天性好”凤神“,喜欢风风光光出入。事业初有成,他就换了一辆日本原装进口红色跑车,显示他东山再起。当时有车的人不多,经济刚刚起飞,就算有车,也是买交际实用的黑色轿车。像他这么大胆买原装流线型鲜红色跑车的,这在我们乡下,真是开了风光之先。

杨渡先生讲述了一个故事,一天因为一个工人恋爱了,两个人情投意合之后怀孕了,这个男工家里去女家提亲,但是,女家却死活不同意女儿嫁给铁工厂的工人,无奈之下,这个男工想到请他母亲出面去提亲,在他母亲眼里,这些每天两手黑黑的工人是最踏实、有担当的男子汉,就一口应承下来,并且,特意坐上他父亲这辆红色跑车到了女方家里,也许是红色跑车的风光,也许是老板太太的面子,女家欣然答应了婚事,自此以后,厂里的这些工人们,只要是提亲都找”头家娘“帮忙,他的母亲也乐为帮助,头家娘顺理成章地成了媒人婆。

开着风神的红色跑车去提去提亲,后面再做两个小花童,简直再合适不过了。父亲的跑车常常拿来当新娘礼车,由阿鹿舅当司机,那时的工厂真热闹,工人结婚要请客,生小孩儿送红蛋,过年过节,新人还要带孩子来给妈妈抱一抱,感谢媒人婆的玉成,顺便领个小红包儿。那时的妈妈不只是一个头家娘,更像是工人共同的母亲。父亲生性强悍,管理工人是家长制的,命令下达,没有转圜余地,工人有什么事情都不敢跟他说,只能请妈妈帮忙。举凡提亲聘礼,结婚生子,邻居喜庆婚丧等一应之事,都有妈妈综理。

有时工人父母生病要送医院,谁家需要一点儿慰问的红包,谁家的孩子满月要送礼物等等,甚至夏天加班的工人需要喝一些冬瓜茶、仙草冰,冬天加班的工人需要一点红豆汤、热包子,好穿过夜风回家,都由妈妈照应。

”头家娘“三个字,等于是家长兼媒婆、会计兼厂长、总务兼仓库保管员,只有调度银行的钱发薪水的时候,她才回到一个财务长的角色。有了”头家娘“的公司,一切有了重心,头家在外面打拼业务、喝酒应酬、南北奔波,后方是头家娘看守着工厂,用她的细心管理工厂、用她的温情善待工人、用她的信用处理财务、用她的耐心,日复一日,包容男人在外面的奋斗与成败。这,就是1970年代,台湾中小企业成功的奥秘呦。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