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村乘船游江《闯关东之(十八)》

标签:
北极村黑龙江游船界河码头俄罗斯风光 |
分类: 游记 |
文、图/江边鸟
浩瀚的黑龙江如同一条清澈的玉带,蜿蜒地从北极村旁飘过。村东面的黑龙江畔有个游船码头,一块形态怪异的巨石上镌刻着黑龙江三个血红大字。界河码头上人声鼎沸、游船穿梭、热闹非凡。江畔有成片的松林,沿着江岸松树与其他树木一道,组成了一片浩瀚的森林。江岸的松林是一幅壮丽、神秘的画卷,这些松树不仅四季常青,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耐寒性,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全身翠绿,坚强不屈。
沿着石彻的堤岸走向游船,码头上是几间简易的建筑,几艘游船就停泊在那里。这是能乘坐百余人的双层游船,有护栏,船尾插着五星红旗。我们十团的游客集中上了一艘游船,游船启动后徐徐向下游开去。
北极村是东北的原生态村庄,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热门的景区。2004年,中国和俄罗斯签署最后边界协定,将两国国界以黑龙江为基本界限划清。黑龙江流淌在中俄边境,是中俄两国分界线。界河黑龙江也是北极村的一个看点之一,乘坐游船游览黑龙江也是北极村游的项目。这里江水没有受到污染,江水澄澈,可以清楚看到江水中的鹅卵石。站在船上,能看到江边的一些管理单位,还有北极哨所和中国海事办公楼。
江中有一些巡逻艇,还有一些渔政船,都是边防和政府部门的。北极村有很多的村民以打渔和旅游业为生,这里与世隔绝,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游船的运动带来了一种新的视角来欣赏这条著名的大江,随着游船的前进,可以深入了解这条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大江。
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位于亚洲东北部;中国古称羽水、黑水、浴水、望建河、石里罕水等,蒙语称哈拉穆河,俄语称阿穆尔河。黑龙江全长4350公里,其长度略次于黄河,居世界大河第8位,为中国的第三大河流,也是世界第一大界河。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额尔古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最北源石勒碦河,发源于蒙古境内的肯特山麓,南北两侧在洛古河村8公里处汇合,始称黑龙江。
乘船游江,是一种宁静而诗意的体验。阳光微煦,一丝簿雾在江面上悠然飘荡,像是大自然的神秘面纱。扶着船上的拦杆,极目凝望,江面的全景展现在眼前。坐在船头,或站立在船侧,或在船尾回望,能静静地享受着这个独特的视角,看着船在水面上划过,留下一条长长的水痕。
船缓缓前行,温柔地穿越着这平静的江面,带动着轻轻的水波。沿江风光如诗如画,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巍峨的山岭,嶙峋的山岩,茂密的森林,无际的绿草,那连绵不断的山峦,如画卷般展现在眼前。周围的山峦如诗如画,山峦的倒影在水中摇曳生姿,若隐若现,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中,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尽收眼底。
闭上眼睛,聆听着那江水的声音,那是一种宁静而深沉的声音,它似乎在述说着千百年来的故事。还可以听到船上发动机的轰鸣和船桨击打水面的声音,那声音轻快而富有节奏,如同美妙的音乐。
黑龙江在北极村地段都是山间开阔地段,中国一方相对平缓一些,俄罗斯一方山体更陡峻一些。
站在船上,眼前江两岸的景色在眼前展开,一片片美丽的田野、树林和草原迎面而来,又慢慢逝去。船缓缓前行,看到远方的山峦和白云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在阳光的照射下,江面的颜色变得更加蔚蓝,美不胜收。
游船在江上缓缓行驶,微风拂面,带来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远离喧嚣的城市和繁忙的人群,这里只有大自然的声音和美丽的风景。
随着船的行进,黑龙江对岸的俄罗斯风光也十分独特,引人入胜,自然风光非常丰富,绿色的草原和森林如画卷般展开,山川湖泊清晰可见。那里的村落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美丽风光,俄罗斯的小镇和村庄散落在绿色的原野上,建筑物和教堂的轮廓在远处若隐若现,看到了镇上居民在室外活动,看到了当地人在岸边劳作、休闲和娱乐。看到了带有卫星接收天线的房屋,看到了江边的哨亭,看到了民居,主要是平房,好像也是木刻楞式的民居,也有一些现代的混凝土建筑物。对岸停着两艘气垫船,应该是俄罗斯用来巡逻的。一个光着膀子的俄罗斯男子正在江边洗衣裳。
黑龙江中国的一侧是游船穿梭往来,欢歌笑语,相比对岸俄罗斯就冷冷清清了,没有看见一艘俄罗斯的旅游船。
半个小时的光景,游船掉头返回,原则上游船不能驶过江中线。
乘船游江,这是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感受到生活的平静和宁静。在这一刻,仿佛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世间的纷扰,只留下了青山和这片江河的宁静,如诗如画的景色让人感到沉醉。
在北极村乘船游江看俄罗斯景色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能够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类的智慧创造,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已是中午时分,江面的颜色也变得更深更蓝了,一群白色的水鸟在船边飞舞,它们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翱翔,为旅程增添了欢乐。
一路上相机不停地拍摄,捕捉着每一时刻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