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城浣笔泉游记

(2022-07-26 05:03:03)
标签:

济宁

太白楼

浣笔泉

诗人李白

分类: 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文、图/江边鸟

济宁有座太白楼,诗人李白饮酒处;在距离太白楼约一公里的浣笔泉路上,有个“浣笔泉遗址”,诗人李白写诗洗毛笔的遗址浣笔泉和太白楼是同期的名胜古迹。

浣笔泉位于济宁市浣笔泉路南首路西,属于重点保护单位。浣笔泉遗址经过环境整治提升后,又向公众免费开放了,这意味着久负盛名的济宁“古八景”之一的“墨华泉碧”已重现世人面前。

浣笔泉大门为二层三间式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白墙灰瓦,二层栏杆和房上也是雕梁画栋,尽显古色古香。下层中间一间为进出大门,两边为耳房。大门楼的两侧各有一列5间的房舍,与门楼形成一体。大门前耸立着“浣笔泉遗址”的石碑,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大门马路对面有个游客中心,难道参观浣笔泉这样的小景观也需要导游吗?在游客中心外面的墙上,有一幅雕刻,上面雕刻着李白的“任城县厅壁记”,雕刻应该是近代的作品。

进入大门,一片郁郁葱葱映入眼帘,这是一处韵致幽深、清逸静秀、文风四溢、诗咏律弹的氛围小院,叫人悠然自得,心旷神怡。在周围高楼的环绕下,显得格外静谧,犹如闹市区中的一片净土。

进门迎面是一块太湖石,那块太湖石高约2米,呈灰白色略带黄色,在漫长的岁月里,太湖石被大自然精雕细琢变得曲折圆润,姿态万千。进门南侧的草地旁耸立着“浣笔泉遗址简介”。根据史料记载,浣笔泉始建于明朝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原名墨华泉,当时主事白旆筑亭其上,在泉畔零星建设构筑物。明万历六年(1578年),当政者又在池旁立一面碑,上书“浣笔泉”三字。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增建北堂三楹,西池用石栏环绕,浚泉凿池并构方亭于泉上,名“墨华亭”,时任济宁知州著名书法家王毂书写“墨华”二字,并刻碑以记之。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浣笔泉是个不大的小院,坐西向东。南侧有墨华亭,北侧有碑亭,中间就是浣笔泉,浣笔泉的西面是一片园林。

在进门北侧的墙下有一方石碑,上书“浣笔泉”,是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那是1985年立的;而大门外的“浣笔泉遗址”石碑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是2013年立的,保护的级别提升了。

北侧碑亭是一个连廊式三间开的长廊,红柱青瓦,雕梁画栋。碑亭内存放有几块珍贵的碑刻,位居中央的便是“墨华碑”,听说在战乱年代,墨华碑曾被当做砌墙石砌入墙体内部,从而保存了下来。两侧还各有一块石碑,但由于年代久远,石碑上的文字和图案已看不清楚了。

碑亭外侧的墙下还有一方石碑,上面刻写着“圣泉”二字,这就是圣泉碑了。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在小院的南面是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墨华亭墨华亭是建在台基上的一个六角亭,红柱青瓦,亭顶上飞檐翘脊,六角高耸,飞檐立柱,亭台相间,清幽雅致,屋脊上还刻着一些怪兽。

在墨华亭不远处,耸立着一方石碑,已经看不清碑上的文字,应该是“新浚浣笔泉记碑”了。听说新浚浣笔泉记碑,曾被当作井口的脚踏石。

院子中央就是浣笔泉,是石栏相护的一泓池水石栏周长约八丈有余,栏内泉水潺湲,淙淙有声这就是诗仙李白当年挥毫作诗的浣笔之处。浣笔泉,最初只是普通的一个地下泉眼,因李白曾在泉上浣过笔,所以得了浣笔泉这个美丽的名字。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浣笔泉属于天井派,在明清时期,浣笔泉曾是运河的补给水源。相传,原来泉水碧透,因李白常常在此浣笔,清泉墨染,成为黑色。明万历间垒砌石栏,建筑方亭,种植柳竹。最初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地下泉眼,由于这里是当年大诗人李白在济宁的寓所,浣笔泉则是他写诗之余洗笔的地方。诗仙李白一家也曾在此度过一段幸福的时光,朦胧中仿佛能看到李白之妻同娇女平阳在泉边浣洗、淘米、戏水,李白则在泉边石几上书写诗章,顺于浣笔,斟酒小饮。平阳伸出小手捧起泉水,滴入砚台为父亲磨墨;一家人生活在这里,花前月下,散步、游园、嬉戏,月色溶溶,泉水淙淙,草虫啾鸣,繁花吐艳。

诗仙李白在济宁古城寓居长达23年,是李白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留有众多遗迹和诸多辉煌诗篇,李白在济宁的诗篇文章和珍迹墨宝多出自这浣笔泉边。浣笔泉的文化含量绝不亚于其它名胜美景这里历史厚重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积淀丰满。

听说原来的浣笔泉分为大泉头和小泉头,大泉头池围八丈八尺,小泉头池围五丈五尺,两个泉头有渠相连,渠长五十六丈,通长三百八十丈,会杨家坝至通心桥入运河。现存的浣笔泉是大泉头,相传当年泉水沸鼎,水色墨黑,四季涓涓不息;小泉头遗迹已经看不到了。

古老的浣笔泉经过整修后,池底一股清泉涌出,泉内水质清澈,池内几株睡莲,几尾鱼儿在睡莲间游弋嬉戏。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任城浣笔泉游记

遥想当年,泉水叮咚,清澈甘冽,可洗笔,可濯衣,可戏水,但因地下水位下降,浣笔泉泉眼早已干涸,只余下了一处遗址。

这里的新浚浣笔泉记碑、太湖石、墨华碑都是原有的文物,墨华亭以及管理所的仿古建筑都是整修时建的,现在的浣笔泉遗址还依稀残留着往日的风采。

浣笔泉西侧是一片园林,虽然看不到溪水纵横、垂柳依依的情景了,但也是花木扶疏,苍松翠竹,柳荫浓郁,风光旖旎幽雅恬静,独树一帜鸟声鸣鸣的幽静园林,已成为一处风影优美的园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