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
(2017-12-31 22:27:05)
标签:
117曾雅晴化学化工学院 |
分类: 广州市117中学 |
早在十一月份的时候,我就上了第一节公开课,很荣幸,我有机会再上一节公开课,以下是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活动性顺序
授课人:曾雅晴
一、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中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本课题涉及到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置换反应的定义,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第一次对一类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这样使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完整。
本节课的内容——金属活动性顺序,课本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并通过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有许多重要的应用,可用作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获得提高,而且学好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对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的金属制品已有一定了解。前面的章节中零碎地接触过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知识,例如一些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镁与盐酸的反应,实验室用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镁、锌被酸雨腐蚀,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等。但对金属的性质还没有系统、深入的认识。
通过前一段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已经熟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实验,有从观察现象到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金属和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
(2)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2)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学生独立学习、相互交流合作培养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金属和化合物溶液反应的原理、现象等。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实施效果与分析 |
引入新课 |
李阿姨买了一条金项链,比市场的价格要便宜多了,她担心是否为假的。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帮她辨别真假吗? 接下来我们就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来寻找其他的方法鉴别真金和假金。 板书: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金属和氧气、酸反应,回答鉴别真假黄金的方法 |
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
|
新 |
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们想知道铝、铁、铜、银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用什么办法证明呢? |
思考,回答 |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体会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互助、合作的快乐。在交流和表达中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
|
讲解:我们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这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 |
|
|
||
探究实验: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 |
思考,得出实验方案 |
|
||
最后统一以下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①
②
③
④ 第一、三组同学做实验①②,第二、四组同学做实验③④,进行实验,完成学案表格。 |
分组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
|
||
提问: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
回答问题,其余同学听同学发言,并补充回答 |
|
||
提问: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否得出铝、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呢? |
思考,集体回答 |
培养叙述实验结论能力 |
|
|
【小结】在上述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才能将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
倾听教师讲解 |
|
|
|
导思:更多的金属活动性怎样呢? |
思考,回答 |
以背景介绍启迪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探究精神。 |
|
|
讲解:请大家看到书本12页,书本上有归纳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倾听教师讲解 读教材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
||
提问:根据刚才的实验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
学生思考,回答: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概括总结的能力。 |
|
|
讲解: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比后面的金属活泼,也可以把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金属活性顺序表可以作为金属能否在溶液里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
倾听教师讲解 |
|
||
迁 移 应 用 |
同学们,现在你可以找到其他方法鉴别真假黄金了吗? |
思考,回答 |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
|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什么知识 |
回忆本节课内容 |
巩固知识点 |
|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一、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