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游米公祠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 |
分类: 自驾游中国 |
米公祠原名 “ 米家庵”
,位于襄阳市樊城区的汉江之畔,是纪念北宋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代四大书法家”的米芾而建的祠宇。
米公祠的正门,是四柱三间七牌楼硬山式建筑,文渊阁大学士——襄阳人单懋谦为牌楼亲题“米公祠”门额。大门牌楼综合了鄂西北历史传统建筑风格,典雅庄重。
进入正门,挡住视线的是一个青石屏风,正面雕刻的是清代王临摹米芾的山水画:“雾索蒙蒙树,烟云淡淡山,元章有遗法,妙处几人攀”,背面雕刻的是民间风俗画“五福拜寿”。
紧挨洁亭后面是西苑,苑内亭、台、榭廊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游鱼满塘。廊壁陈列着“宋代四大书法家”的石刻一百多块,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为米公祠留下的墨迹石刻三十多块。这些书法精品,是一座巨大的艺术宝库,每年吸引着大批中外游人到此参观,对宣传襄樊、创建文明城市起着重要的作用。
出了西苑,来到拜殿,它是米公祠的标志性建筑。大门外左右两边分别立有“米家山水”、“米氏故里”石碑。进入拜殿,位于正中央的是米芾的一幅自画像,画像的两边有副对联: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意思是:米芾虽是北宋时期的人,但他喜欢模仿唐朝人穿衣服,同时喜欢收藏晋代人的书画作品。上面横批“颠不可及”四个大字,相传有两种含义:一是说米芾的书法无人可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二是说米芾举止癫狂、性格粗旷,也是无人可比的。
穿过宝晋斋就进入第三进院了,里面是“仰高堂”,顾名思义就是瞻仰先祖遗风的地方,现在是米氏珍品馆。米芾的一些珍品都陈列在里面,还有另外三大书法家的书法精品以及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的书法石刻100余通。古代、当代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汇聚一处,显现出了米公祠作为一座书画宝库的艺术价值。
最后游的是东苑。东苑内植草种树,置假山石,庭院清静,碑石林立,怪石嶙峋,给人以清静幽深的感觉。
如果说“近处无风景”,我不赞同!米公祠的内涵和神韵,让襄阳人折服,是襄阳人的骄傲。
(本文由襄阳陈玲发布 2017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