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2016-12-16《牛城晚报》陈玲】
襄阳炒拨刀
襄阳炒拨刀,是襄阳市著名的特色小吃,但它不同于襄阳牛肉面那样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提起襄阳炒拨刀,不得不先说说它的历史。据说当年襄阳太守关羽带兵出征,路上食粮带多了怕坏掉,于是就把烫面(用热水和的面)烙成饼子。然而士兵长期啃这种干干的饼子,有些腻烦,为了变换口味,就把饼子切片炒着吃,可行军路上时间不等人,只见那关羽拿出他的青龙偃月刀,把烙熟的大饼一个一个往空中抛,大刀“唰、唰、唰……”,大饼被砍成片,一拨一拨纷繁落下。“襄阳炒拨刀”因此得名。
当然,后人没有关羽的那种“刀工”,“唰唰唰”的“砍”演变成“啪啪啪”的、名符其实的“拨”,其风范不减。必须是七八十度的热水和面,是这道小吃的要点之一;饧好的面放在大案板上,压成长长的长方形块,用一尺多长的长方形刀,向前“啪”一拨,一片面飞出去,在空中划道优美的弧线,不偏不倚落在想要它去的地方,再“啪”一拨,又飞出去一片,“啪啪啪”,动作连贯起来娴熟利落,节奏顺畅,宛如行云流水,很有抑扬顿挫的韵律感;拨好的面片,下开水锅八成熟,即捞入冷水中浸凉,再沥干;然后将大葱、姜末煸出香味,放入肉丝、黑木耳、切得细长的胡萝卜丝,以及青辣椒丝,加盐翻炒几下盛出;最后将原锅洗净置旺火上,下芝麻油将面条煎炒至金黄色,倒入肉丝等配料翻炒几下,加调料,起锅,上桌。金黄的面条泛着点点油光,筋道而不硬,焦韧而不糊;红绿相间的辣椒丝胡萝卜丝点缀其间,甜淡爽口、营养均衡;还有那花儿一样的黑木耳,硕然绽放,鲜美滑润。真可谓“一盘春色关不住,层层叠叠香袭来”,谋其千姣面,闻其百媚香,让人眼球大亮,胃口大开,馋涎奔涌。
吃炒拨刀不同于风卷残云般吃牛肉面,吃炒拨刀要斯文地细嚼慢咽,才能领略韧劲的冗长。我的一个同学最爱吃炒拨刀,百吃不厌,我特爱看她吃炒拨刀,那是一种享受。一盘金黄的炒拨刀端了上来,她彬彬有礼地接过去,用筷子轻轻地挑起一片,缓缓地送入口中,无声地、不紧不慢地咀嚼着,仿佛在细细地品味一段历史的余味悠长,其香润泽心灵,其味超尘脱俗,眉语目笑,使人为她的优雅着迷。如果你初来咋到,吃得猛些,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美食当前,谁能视若无睹呢?你就美美实实过次瘾吧。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由于“拨”的功夫不易操纵,和面、煮面的细节难以拿捏,拨刀只能纯手工操作,但现在能乐此不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襄阳炒拨刀几乎濒临失传。目前,襄阳市内能吃到炒拨刀的饭馆不超过三家,每为解一次馋,或宴请贵重的客人,或招待远道而来的朋友,不惜城东城西驱车赶往。有炒拨刀的地方,才是真正的襄阳特色饭馆,有炒拨刀的饭馆,家家生意火爆。
如果说襄阳牛肉面是开在荆楚饮食文化园圃中热烈奔放的一枝玫瑰,那么襄阳炒拨刀则是一朵娇艳的牡丹,优雅,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