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案例分析:观摩户外游戏《勇敢小兵》的思考

(2019-07-27 22:22:32)
标签:

杂谈

分类: 夏“实”

运用合理情境  构建活力教学

——观摩中班户外游戏活动《勇敢小兵》的思考

机关幼儿园 曲蕊

案例呈现

每个学期例行的推门听课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

今天早上是向日葵二班刘老师的执教时间,孩子们听说今天要和刘老师一起玩游戏,高兴地手舞足蹈。热身活动导入后,刘老师为孩子们精心创设了游戏情境。只见身着老虎服饰的角色扮演者舞着爪子凶狠地说:“我是大老虎,今天早上在幼儿园里我抓了一个没跟着老师,到处乱跑的小女孩,我来看看还有没有和她一样的小朋友?”“啊!小女孩为什么会被抓?能不能学她?小女孩现在非常的危险,让我们一起去把她救出来。”刘老师接着说。“哈哈……有本事你们就来吧!我在家里等着你们”老虎边笑边回家睡觉去了。“听说那只大老虎最讨厌别人用飞盘砸它的房子。现在我们就一起好好练习飞盘,学好本领,去找它救人,好不好?”孩子们听了刘老师的话怯怯地回应着“好”!

游戏环节到了,刘老师请孩子们排队拿飞盘,只见紫君和妍妍两个宝贝木木地站着。我轻轻地走过去笑着问:“宝贝,怎么不去拿飞盘呢?”两个宝贝躲到我的怀里小声地说:“老师,那个老虎好可怕,我不敢!老师,你会保护我们吧?”我坚定地回答:“当然,老师当然会保护你们。刘老师说大老虎只会抓乱跑的宝贝,你们这么乖,老虎肯定不会伤害你们的!”“可是,我们还是怕……”两个宝贝又往我怀里缩了缩,直到活动结束都不肯去拿飞盘,更别说去参加游戏救小女孩了。

案例分析

情境创设法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与幼儿互动使活动的氛围更加活跃,这样更容易使幼儿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案例中不难看出,孩子们在活动开始前是充满兴趣的,但是情境创设后孩子们则是惧怕的、不敢尝试。分析创设情境失败的原因:

一、脱离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在幼儿意识中,每一个动物都有善良的一面。即使大老虎高大凶猛,也会成为庇护小动物们的好伙伴。老师创设了老虎抓走了在幼儿园快乐玩耍的可爱小女孩游戏情境,不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孩子们会时时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可怕的喜欢抓小女孩的老虎抓走,无法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去。

二、创设了负能量情境。在活动中老师以幼儿拿飞盘去砸老虎的房子,营救小女孩为游戏情境,运用了“抓”“砸”“打”等字眼,充满了满满的负能量,不符合幼儿教育的原则。

教育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幼儿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幼儿理解教材,并使幼儿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在于激发幼儿的情感。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巧妙的创设情境,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和发展,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  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创设贴切情境。

《指南》在“说明”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科学领域也明确指出: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创设情境时需要从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贴切情境,从而拓展幼儿知识结构,为幼儿提供学习的思想基础。

二、  了解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适宜情境。

教师创设情境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还要考虑到幼儿学习兴趣和心理需要,创设积极的正能量情境,使幼儿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在教学活动中也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具体化多样化,结合幼儿的特点创设适宜的情境,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三、  提供丰富材料,创设趣味情境。

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多样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强的材料。培养幼儿对活动内容的持久兴趣,激励幼儿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四、  渲染语言气氛,创设宽松情境。

幼儿年龄小,他们喜欢新奇、鲜艳、有趣的物品。活动中,教师尽可能用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激情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为幼儿创造一个开放宽松学习环境。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为使幼儿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能够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要根据幼儿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设计各种游戏,以满足幼儿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幼儿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作为教师,要不断挖掘幼儿的学习潜力,创造出适合幼儿,而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和学习。 

 

 

二〇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