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后感

(2019-12-17 19:39:02)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心得

最近,读了《教师如何做课题》这本书。这几年,我有幸作为课题主持人的身份,承担过省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北滘镇教研室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工作过程中,压力与成长如影随形。此刻,忙碌中的我冷静下来,回顾课题研究给我带来的成长印迹,并尝试写一写关于课题研究的困惑和思考。

首先,课题从哪里来?主要观点:问题催生课题;知行合一。

工作至今,经过省级课题和镇级小课题研究工作的锻炼,我慢慢发现,教育

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往往就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点”。

对小课题而言,可以抓住一个小的“点”进行探索。在真正确定课题研究之前,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查找论文、书籍等文献,让自己的思路、观点更为清晰,最终确定这个“点”是否值得深挖、应该怎么深挖。

小课题的“问题”从教学实践中来,课题研究的成果又为教学实践服务,正好体现的是课题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一特点。

这里想提到“知行合一”这个话题。知,是指思想、认知。行,是指行动、实践。对于课题研究、教学改革等,抓住思想上有疑惑的“点”,在行动的路上探索、修正,这就是“知行合一”。而在小课题探索的过程中,阅读、思考、写作、交流、实践这五大法宝必不可少,这些法宝让我们的“知”更为丰富、有内涵,让“行”更有力量、方向更加清晰。

怎么保证小课题研究顺利开展?主要观点:计划引领,踏实执行。

小课题的研究一般为期一年,区级以上课题的研究时间则更长。课题立项后,需要确实在实践中探索。因此,课题的研究计划是很重要的。

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要根据实际,确定好课题研究计划或实施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的实践研究过程中,研究计划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稍作变动、修正,以得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计划和方案确定好后,在落实过程中,要谈到的是“执行力”的问题。不过,小课题可以一个人主持,没有课题组成员,这就需要课题主持人自觉按照计划落实研究工作,自我掌控好自身的执行力。

如果不是小课题,而是研究时间比较长、课题成员多的大课题,那么,围绕课题研究工作,“执行力”显得更加重要,比如课题主持人跟进到位,组织好课题组成员、安排落实好每一步研究工作。当然,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学校领导的重视、课题组的凝聚力等等也有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