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过庭《书谱》高清单字精讲

(2019-10-19 13:44:37)
孙过庭《书谱》高清单字精讲

释文序话

  • 这段文字,虽然简单,但以往注释和译文皆不尽如人意,有些字词的注音和注释不够精确,甚至是谬误,让人觉得不知所云,所以重新注译。

  • 第一,王羲之说,自己的书法与钟繇、张芝都在一个层次上、一个水平上,不相上下,并驾齐驱,类似于说一等奖有三个人。而具体比起来,张芝第一,王羲之自认为比张芝差一点点,但也不是太服气,原因是自己没有下那么大的死功夫!而与钟繇比起来,认为自己已经超越了他,没有疑问。

  • 第二,抗行、雁行的“行”字读音,有的注释为“háng ”,吾以为不对,这个读音一般用作名词,而此处却是动词,读音应该是“xíng”;当、或、耽等字的解释有的译为“应该、有的人、爱好”,我认为应该是“可以、或者、痴迷”更为准确,更符合王羲之此段话的意义表达。

  • 还有一个“犹”字,我见过的译文,都给漏掉了,根本没有译出,但我认为这个字很重要,能够准确表达出王羲之的意见。王羲之说,我虽然比张芝差一点点,但我跟他比,仍然不相上下,“仍然”一词,将王羲之无比的自信之情,溢于言表。

1

| 又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1190569637120_wm.jpg

  • “又”字上面开口要大。

  • 下面起圈眼要低,而且是空中行笔,不露痕迹。

  • 反捺顺势藏锋起笔,折向右侧,自然出锋。

2

| 云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1370131925575_wm.jpg

  • ”云“字体型较小。

  • 第一侧点高起,中宫紧缩。

  • 最后的“打点儿”放纵,非常随意。

3

| 吾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1500240350981_wm.jpg

  • “吾”字向右倾斜,体现欹侧之美。

  • “吾”字写法,一笔而成。“横折折”为第一组,至尽处挑笔向上,写下一笔,有游丝连带。

  • “吾”字第二组其余部分,连续圆折,最后出钩,锐利。

4

| 书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2030193249517_wm.jpg

  • “书”字草法变化不大,但却仪态万方。

  • 此“书”字“竖”变“斜长点”,很短很小,为第一组。

  • 第二组为其余部分,但第一横折有断笔,“撇折”与最后的“方点儿“亦有断笔,有跳跃之感。

5

| 比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2420099932304_wm.jpg

  • ”比“字类似四个左右连点儿。

  • 前面两个左右连点儿为第一组,露锋顿笔写第一点儿后,提笔顺势再点再起,非常轻巧。

  • 后边的两个点类似”对应点“,露锋顿笔写第一点儿后,提笔向右斜下方竖切,转笔向左斜下撇出,运笔沉实厚重。

  • ”比“字用笔要巧,但不能浮滑,左轻右重。

6

| 之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2550427365554_wm.jpg

  • ”之“字一般也是分两笔写,但善于变化。王羲之《兰亭序》被人称道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之“字变化极其丰富。

  • 此”之“字,”侧点“空中一落,逆向左回锋,随之向下一落并斜切,直下行笔,顺势再一个圆折。

  • 一直向下的顺势笔法,在草书中运用极多,但千变万化。

7

| 钟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3120880270352_wm.jpg

  • ”钟“字”金字旁“的写法比楷书”金“字一点也不省事儿,但先竖后横,贵在变化和连贯,这是第一组。

  • ”重“字第一个”平撇“,要重,为第二组。

  • 其余部分为第三组,头部重而向左倾斜,尾部轻而小。

  • 圈眼上大下小,清晰可辨,对比感觉,上部疏朗而下部紧密。

8

| 张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3260989164698_wm.jpg

  • ”弓“字表现为精典的草符,下部向右倾斜,横竖钩,简洁明快。

  • ”长“字上下皆放,中间紧缩,正直不偏。

  • 注音”张“字左右下部齐平,放中有收,恰到好处。

9

| 钟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3400927180953_wm.jpg

  • ”钟“字右边”金“字为通常的简写草符,上正下斜,靠向右侧。

  • ”重“字转法与”7钟“有所不同,而且圈眼极小,却非常提神。

  • ”重“字主体亦向左靠拢,上重下轻。

  • 重字要变化,这是书法的铁律!

10

| 当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3550348540972_wm.jpg

  • ”当“字的草法,第一头部类似于”小“字,要放,要斜。这是第一组。

  • 中间要收得紧,类似于一个”3“,第一圆转要小而短,第二个圆转要大而长。这是第二组。

  • 其余部分为第三组。竖折后挑起后,先写横,再写竖,至尽处有左出平钩儿之意。

  • ”当“字非常优美,体会欹侧归于平正的奇妙之美。

11

| 抗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4090379395416_wm.jpg

  • ”抗“字体会上开下合、上疏下密的结字法。

  • ”提手旁“头部向左倾斜,提法夸张。

  • ”亢“字头部紧缩而下部放大,对角线收缩在草书中的应用很广泛。

12

| 行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4250363837977_wm.jpg

  • ”行“诠释了行云流水之美。

  • 单人旁或双人旁的草符都是”一竖“。

  • 一竖下直,抖然而起,圆转后再挫笔,然后一泻而下,飘逸如黑发之瀑!

13

| 或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4410160187004_wm.jpg

  • ”或“字的草法笔顺变化,堪称神妙!

  • ”右尖横“和”斜钩“为第一组,厚重欹侧。

  • 中间部分为第二组,连贯两个挑点儿后提笔向上,写撇,笔至力尽后,顺势折笔,写横,又有点类似于横点儿。

  • 最后一点如高峰坠石,天外飞落,力有千钧。

14

| 谓过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4520613289535_wm.jpg

  • ”谓过“两字连带,”谓“为第一组,最后一点顺势而下,连接”过“字起笔。

  • ”过“字连续两个左圆转后起圈眼,再向左行笔。

  • 最后的右弯圆劲有力,是”走针儿“的草符,左右旋转如太极图之美!

15

| 之张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5040472396213_wm.jpg

  • ”之张“二字连写,”之“字轻巧并向左倾斜,成俯势,第一点为第一组。

  • 然后与”弓“连写成为第二组,仍然向左倾斜。

  • ”长“字头部却是向右倾斜,左右倾斜而重心很稳,中线很直。

16

| 草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5290941841907_wm.jpg

  • ”草“字是通常的草书写法。

  • ”草“字头高起,完全中锋,细匀而圆劲。是第一组。

  • 第二组,类似于”千“字。

  • ”草“字没有圈眼,干净利落,体现草书简洁之美。

17

| 犹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5410566525414_wm.jpg

  • ”犹“字也是上开下合。

  • 上面开且伸展。”犬“旁为经典写法,圈眼要圆要大,头部向左倾斜。

  • 右面两点要高挑起笔要开张,而下面要收敛。

  • ”犹“字如男女跳交谊舞,左面伟岸如男,右面婀娜如女,似在旋转起舞,美不胜收。

18

| 当雁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5550112622271_wm.jpg

  • ”当雁“两字连写,第一组为”当“字左边的连结旋转,细劲而漂亮。为第一组。

  • ”当“字右边部分连带而下一点,空间距离近而且顺势而下,非常巧妙。为第二组。

  • 第三组为”厂“字,欹侧但厚重。

  • 第四组为其余部分,圈眼较多,但左右旋、大小眼皆有变化。

19

| 行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6050831141940_wm.jpg

  • ”行“字草书简化为两笔,即两竖。

  • 方笔的运用使草书流转中见刚劲。

  • ”行“字如上下穿梭,非常流利,字型一般较长。

20

| 然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6190581721347_wm.jpg

  • ”然“字一个”下覆横“贯穿左右两部分,非常遒劲!

  • 左正右斜,上开下合。

  • 最后一笔,连续挫笔,富有弹性。

21

| 张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6320190136548_wm.jpg

  • ”张“字左收右放。

  • 特别第一撇和最后的钩儿,极尽夸张,极尽伸展,而使中宫极收。

  • ”张“字右面倾斜向右,富有动感。

22

| 精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6420440432370_wm.jpg

  • ”精“字字型较长,方圆兼备。

  • ”米“在草书中改变笔顺,先竖后横,便于左右呼应。

  • ”青“字”青字头“的圈眼与”月“字底的圈眼连成一体,令人眼缭乱。

23

| 熟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6520549312672_wm.jpg

  • ”熟“字因为上一字”精“比较长,所以变得比较扁。

  • 左侧向右倾倒,似枕在”丸“字上,安然如睡。

  • 最后四点水,草符为两头尖横,是通常的写法。

24

| 池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7060361612037_wm.jpg

  • ”池“字上合下开,左倾右靠,非常端庄。

  • 注意“三点水”的写法,有点方为水。

  • 竖弯倾斜而圆润,非常优美。

25

| 水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7180549284248_wm.jpg

  • “水”字写得非常随意。

  • 极富帛书味道。

  • 有灵魂之美!

26

| 尽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7530423474457_wm.jpg

  • “尽”字为孙过庭的写法,非常具有楷书的字型意味。

  • “尽”字上宽松而下紧缩。

  • 难在笔顺。先连续两个横折,然后是挑点,最后是竖折折横钩儿。

  • 整体协调性非常讲究,必须熟练后才写得有草书味道,不可死滞。

27

| 墨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8060470365645_wm.jpg

  • “墨”字整体向左倾斜。

  • 整体中间放而上下收。

  • 墨字的笔顺先横折再挑点儿,这是第一组。

  • 然后中间的“土”字,左侧起圈眼。为第二组。

  • 第三组为最后的“土”字,右起写竖,无圈眼。

28

| 假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8220423421644_wm.jpg

  • “单立人儿”向左倾斜,而笔画秀丽,笔笔分明。为第一组。

  • 右侧先“平撇儿”,再写竖,上细下粗。为第二组。

  • 第三组,露锋起笔,顺时针左旋起圈眼,然后向下向右竖弯,最后暗收。

  • 草书的暗收笔法更有味道,可以想见书者安静而得意之态。

29

| 令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8370345810668_wm.jpg

  • “令”为常用写法,笔画也简单。

  • 重在草书的味道,“撇折”向左倾斜,再向右上斜,撇短横长。

  • “撇点儿”非常有讲究,要有节奏,“撇”快且有弧度,提笔不离纸,然后向右顿笔,迅捷而轻快。

  • “令”上面向右斜,下面向左斜,草书意味浓厚。

30

| 寡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8500860549564_wm.jpg

  • “寡”字草书字型偏长,微左斜。

  • 要掌握“宝盖头 ”的草书写法,省略了左点儿。是第一组。

  • 第二组是“横竖”,要粗壮有力。

  • 第三组横竖起而连续旋转,起圈眼后,顺势带出,写长横。

31

| 人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9050594583051_wm.jpg

  • “人”字在草书中经常这样写。

  • “撇”起笔方,“捺”笔是反捺,两头尖。

  • 注意撇捺的角度,撇较直,而捺较平。

32

| 耽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9280766807653_wm.jpg

  • 注意掌握“耳”字的草符写法。

  • 右边向右倾斜,并从圆见方。

  • “斜撇”起笔见方且直而有力,最后的“竖弯”,非常轻巧,全字由斜而反正。

33

| 之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9420375298461_wm.jpg

  • “之”比较规矩,基本为行书写法。

  • 第一点和横折笔基本平行。

  • 最后一捺,斜度较大,基本是下行。

34

| 若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39530391746248_wm.jpg

  • “若”字两点很关键。

  • 一是开头两点高起开张。

  • 二是起圈眼较大,要流畅而自然。

  • “若”字上下皆放,中间收,不可囫囵一个。

35

| 此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40050015837210_wm.jpg

  • “此”字的左伸右缩,疏密有致,极具美感。

  • 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宽疏不到位,左右比例要达到三比一,这样的对比度才见神采。

  • “此”字向右斜上倾斜,最后一笔向左回锋,终于反正。

36

| 未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40200047284834_wm.jpg

  • “未”字书写的要点在于,中间要收,最后两点要放。

  • 钩要方,点亦要见方,体现力道。

  • 两横要圆转,这样方圆对比,自然产生美感。

37

| 必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40320343784064_wm.jpg

  • “必”字笔顺是个问题。

  • 要先写“斜撇”起笔见方,行笔直而有力。

  • 第二笔“心钩儿”,有遒劲。

  • “三个点儿”,要笔断意连,主要看起收笔的方向,就是空中运笔的轨迹。

  • “三个点儿”,很夸张,也很放纵,很有草书味道。

38

| 谢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40440640722601_wm.jpg

  • 左边一竖,是“言字旁”的草符。

  • 右边的圈眼,也是这个字的“眼睛”,必须圆润而有力量感。

  • 圆转的力度要通过速度来体现,前提就是要熟,要准确,不可随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39

| 之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40550187285559_wm.jpg

  • “之”字第一个侧点,非常有味道,起笔尖锋,向右斜下顿笔,一扭,再向左出尖儿,笔法很讲究。

  • 接下来顺势两转笔。

  • 最后收笔却是很实,结尾直接收笔,干净利落。

40

| 此乃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41080733607872_wm.jpg

  • “此乃”二字不仅连笔而且借笔,妙不可言,特殊的字在一起,才可能有这样的奇思妙想和神奇魅力。

  • “此”为第一组,连续行笔。

  • 第二组,“竖弯”收笔向上时,突然翻笔向左斜下撇出,并带钩起。

  • 第三组,最后的“横折折弯钩儿”,用笔圆实遒劲,速度不快不慢,力在其中。

41

| 推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41220077281865_wm.jpg

  • “提手旁”为草书常见写法,注意起钩儿要方,见力道。连带右边“撇折”为止,为第一组。

  • 下面的圈眼是第二组,要圆转有力,最后的钩向上挑并见方,这才有劲儿。

  • 最后是一点,要实,要重,要有力。

42

| 张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41330264996778_wm.jpg

  • “张”字左右皆正,并平行。

  • 左右间距大,别有韵味。

  • 体会留白之妙,空白让人轻松,给人想象的空间,十分珍贵。

43

| 迈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41450780902027_wm.jpg

  • “迈”字第一组,上面两点,高挑但收缩,很巧。

  • 中间部分向左倾斜,上面仍然收,起圈眼的时候再放,特别是最后的圈眼要活!

  • 最后的一个“弧”,代表“走针儿”,很小,并不包围,这是草书的特点。

44

| 钟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41570326110910_wm.jpg

  • “钟”字的金字旁相对较大,几乎与右边的“重”字相等。

  • “重”的“平撇’方笔非常锋利,体现方笔之美。

  • 圆转笔气息连贯,提按有度,很有张力。

45

| 之意也 |

http://userimage8.360doc.com/19/0626/09/12181639_201906260942100904674490_wm.jpg

  • ”之意也“非常连贯如同一个字,这是草书的神奇!

  • ”之“是第一组,”意“第二组,”也“是第三组。

  • ”之意”二字纵向连贯非常顺势,左右几乎等宽,速度均匀而迅捷。

  • “也”字突然横向放纵,最后一笔高昂,然后飞白而下,却戛然而止,既痛快淋漓又收放有度。

  • 又云:“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xíng ),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xíng ),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dn )之若此,未必谢之。”此乃推张迈钟之意也。

  • 王羲之又说:“我的书法和钟繇、张芝相比,跟钟繇可以抗衡,或者说超过他。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仍然可以不相上下,但张芝草书更为精妙纯熟,原因是张芝练习书法,太勤奋了!反复涮笔,把池水都染黑了,假如我象张芝那样专心用功到痴迷的程度,未必逊色于他。”言下之意就是,王羲之认为自己比张芝差一点点而推崇张芝、认为自己与钟繇并驾齐驱甚至超越钟繇。

  • 当:可以。

  • 抗行:抗衡、并行,犹言势均力敌或并驾齐驱。

  • 或:或者。

  • 过:超过。

  • 雁行:并排如大雁飞行,犹言不相上下。

  • 池水尽墨:指张芝学书的故事。晋卫恒《四体书势》:“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然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 寡人:原为古代君主的谦称及诸侯夫人的自称,晋人习惯自称寡人,意为寡德之人,自谦之词。

  • 耽:沉浸,痴迷。

  • 谢:逊色、不如。

  • 推:推崇。

  • 迈:超越。

    孙过庭《书谱》高清单字精讲提要

    孙过庭《书谱》的伟大在于书与论合璧。书法理论高屋建瓴,书体论、创作论、审美论、批评论都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书法承二王,得其旨要,也是临习“二王”的入门和捷径。

    孙过庭不是坐而论道,不是夸夸其谈,用自己的作品说话,用自己的理论指导,相得益彰。所以无论从书法理论的攻读,还是小草书法的临池,孙过庭的《书谱》都是最佳的选择。

    小草书法,笔断意连,空无妙有,妙在断,神在连,而不是一团乱麻,恣意挥洒。小草的难度表现在放松、放达、放纵中能够做到收敛、含蓄、平和,温文尔雅,翰逸神飞。这在《书谱》中尤为突出。学习小草,必须掌握和熟悉四个概念:

    • 草符:替代楷书偏旁部首的简写,即是草书符号。它是根据汉字组成的规律,将组合字分为左、右、上、下、中五类,每一类又据偏旁和部首的不同,分成若干代表符号。草符是特殊的书写符号,是固定的写法,大小、长短、左右等稍有变化,都有可能成为另一个草符。

    • 姜白石在《续书谱》一文中说:“草书之体,如人坐卧行立,揖逊忿争,乘舟跃马,歌舞擗踊,一切变态,非苟然者。又一字之体,率有多变,有起有应,如此起者,当如此应,各有义理。”书法有法,楷、行如是,而草书更甚。

    • 圈眼:圈眼是草书圆转用笔,在钩环、盘纡、萦带中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圈圈。没有圈眼不成草书,圈眼过多是毛病。圈眼是有规矩的,是有成法的,不可胡圈乱绕。

    • 使转:使转笔法用在曲折之处,其特点是暗过,不露棱角痕迹,圆而不方,浑圆而遒劲,含蓄、深沉、耐人回味。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不能使转,就不能写好草书。

    • 节奏:指行笔的快慢,也就是迟速。孙过庭《书谱》云:

    • 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返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讵名赏会!非夫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

    • 这段话的具体赏析以后再讲。我们在孙过庭《书谱》精讲中,多以分组和节点来说明,没有节奏就没有变化,就没有神采。

    孙过庭《书谱》高清单字精讲系列,笔者主要想就3700多个字的形体、写法、笔法、神采等进行讲解。怎么写?怎么连?怎么绕?是个重点。因为很多书法爱好者,之所以对草书望而却步,一个难题就是不知道是怎么绕的?以致瞎绕,不遵古法。

    但言不能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重在点化。同时就《书谱》中重要的书法理论进行解读。没有书法理论的指导,临池只是照猫画虎,难得其要,事倍功半,而只读理论,不读帖,不拿笔,也只是纸上谈兵,应力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也是笔者的初衷和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