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专项训练》教学设计
(2017-06-14 10:17:03)教学目标:1、提升学生诵读古诗词的能力与水平。
2、强化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继承与弘扬。
3、探索阅读教学朗读指导的落实途径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探索阅读教学朗读指导的落实途径与方法。
教学方法:示范指导、启发训练
教学环节
一、领悟诗的内涵
1、诗歌是文学的一大样式,是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劳动, 由劳动者集体口头创作,并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后来才具有独立形式.我国古代称入乐的为歌,不入乐的为诗,现在所说的诗歌主要指诗而言.分类如下:
⑴从作者分
⑵从格律分
⑶从表达方式分
⑷从发展历史分
词和曲常识
2、试将所学诗歌进行分类
⑴古诗
观沧海 龟虽寿
⑵古体诗
望岳
⑶绝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⑷律诗
次北固山下
⑸词
西江月 浣溪沙 如梦令 水调歌头
⑹曲
天净沙.秋思
二、佳篇名作诵读(先听录音欣赏视频,再有感情地朗诵下列诗词)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三、佳篇名作吟唱(先欣赏视频中的诵读与演唱,再由学生进行诵读,也可演唱)
1、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2、佳人曲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3、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