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离园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2017-03-13 15:43:04)《幼儿园离园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延川县东关幼儿园 贺海海
一、选题背景及界定
幼儿活泼好动,爱玩儿、会玩儿,每天从一早来园开始,老师和孩子们似乎都像一些上了劲的发条,一刻不停地在运转,入园、早餐、上课、做操、户外游戏、午睡、上课、吃饭一天下来时间被安排的满满的,离园环节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最后环节,现代教育都提倡一个轻松自然的环境氛围,这是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前提。而幼儿园的离园活动往往是最容易被老师忽视的活动。一般幼儿在离园前总是比较浮躁、兴奋,在幼儿抱衣服,玩玩具,教师发东西,家长接的过程中……总是要老师来维持纪律,经提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但情绪变化较大。
离园活动作为画龙点睛的一笔,在一日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向家长反映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是家园互动的一个窗口。
本课题研究的任务是在课题“幼儿园离园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操作,将“优化幼儿离园活动”的研究过程设计了五大领域的课程,在保证幼儿每天离园活动时间的基础上,从精心优化活动目标、活动器械、活动场地、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效提高幼儿离园活动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我主要就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整理、归纳,活动的废旧自制性、游戏器械的一物多玩性进行研讨。增进了幼儿与教师离园活动的动性等.每天得活动活动都有明确的活动目标;围绕目标,从活动的多维效应、多种角度建构离园活动的形式,掌握活动教育策略:多给幼儿一些自由的活动空间,使孩子从狭小的空间走出来,充分发挥幼儿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使活动更具特色的魅力。在幼儿快乐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游戏性”“参与性”和“实用性”及“自主性”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在本次离园活动研究中,我提前收集相关资料,通过各种形式对此活动进行观察、研究、行动、分析、总结,促使幼儿能通过有趣的离园活动学会有秩序、有组织、有规则的进行离园活动生活。
二、研究内容
(一)注重幼儿离园教育活动的内容设计。
教师要充分利用离园的环节,在丰富有效的活动中使幼儿快乐有序地离园。我将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地与户外游戏活动、艺术课程、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设计离园教育活动内容。让幼儿既能有序地掌握游戏活动内容,又能在活动中等待着家人的到来,并带着愉快的心情离开幼儿园。
1.离园教育活动与幼儿园的户外活动相结合。保障《幼儿园教育纲要》所规定的幼儿在园两小时户外活动。我将有效通过本园的特色活动——幼儿游戏课、自制游戏玩具等。既锻炼了幼儿的体质,又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健身游戏活动中结束一天的幼儿园生活。
2.离园教育活动与艺术课程相结合。教师让孩子通过音乐活动来组织离园教育活动,同时组织让家长一起参与,共同享受游戏活动的快乐,使幼儿开开心心地离开幼儿园。
(二)幼儿离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设计。
离园活动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具有重要的“点睛”作用,应该富有教育性和趣味性。根据我园部分幼儿家长来园接孩子较晚、分散的特点,设计有效的组织形式开展离园教育活动。
1.因为离园教育活动是幼儿园一天生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家园互动的一个最好窗口。向家长展现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让家长看到幼儿园完整的教育过程。因此,设计一些家长参与性较强的游戏,如户外投沙包活动、排球活动,可让家长帮孩子计数,在家长的参与下开展离园教育活动。
2.根据家长来园接孩子有早有晚、带有随意性的特点,在下午4:10——4:30这一特定时间里,我们将同龄段的孩子组织在一起,以游戏、艺术课程等活动形式为主开展离远活动游戏。
三、研究对象与步骤
研究对象:东关幼儿园
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6年4月——2016年6月)学习相关文献,收集资料,订个人课题研究学习计划及实施方案。
2.实施阶段(2016年6月——2017年2月)具体实施内容
6月-7月:根据制定的“幼儿园离园活动的实施与研究”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行实证性研究。
8月-9月:重点在班内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具有微笑特色的离园教育活动。邀请骨干教师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培训,再对原有的离园教育活动进行多元化设计,并及时实践、反思。
10月-11月:课题结合五大领域,实践离园教育活动儿歌、自创游戏,开发多元化离园教育活动实验。并收集活动图片,整理观察记录与活动反思。
12月-2月:开展家园同乐为目的,离园教育教研活动。并有针对性地深入部分幼儿,探究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实施情况。
3.总结阶段(2017年3月)收集整理,形成报告。
3月:
整理研究资料,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活动方案、案例、观察记录、经验论文等)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反思、调整,修改方案,调整目标,使研究更富有成效。
2.文献资料法:通过查找相关的文献,进行活动。
3.个案分析法:对幼儿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典型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系统的分析。
4.经验总结法:对游戏中的案例进行相互交流,不断总结经验。
五、研究成效
《幼儿园离园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这一微型课题共开展了六多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带领孩子们开展了多次的离园活动,成效也很显著。通过各种活动的结合,提高了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了真正的快乐,成为游戏的主人。在一次次的研讨和交流中,对幼儿有了全面的深层次的了解。组织教师写好相关的经验和反思。根据活动的需要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制作了大量的活动材料,使活动更丰富多彩。全面提升幼儿园离园活动的质量,使孩子们在幼儿园一天生活中画上圆满的句号。
六、问题讨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