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彩云名师工作室情景教学——培训会心得(梁雅娟)
(2016-11-10 08:41:38)| 分类: 成果共享 |
应彩云名师工作室情景教学
梁 雅 娟
3月26--27日我们一起参加了应彩云名师工作室情景教学培训会“在情景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这次活动主要由全国著名幼教专家应彩云老师和她名师工作室三位成员(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刘凌;
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杨隽 ; 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顾莹
)为我们进行的培训,两天的学习给了我一个新的视野、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同时我也反思了自己以往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学习中的几点感受:
一、从体验中追求活动的实效性
以往的集体教学活动我们往往会突现出自己的特长而剥夺了许多幼儿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们为了目标的实现而出现帮幼儿回答或抢答的现象,活动中教师成为了主体、幼儿则是帮助教师表演的道具。但是通过此次培训我看到了上海名师杜绝这一现象的主要方法就是课堂中的各个环节要朴实、实用、生动、简单,教师的引导要及时跟进、准确到位。在我们的活动中当引导不能激发幼儿时我们就会盲目的加入环节、利用各种手段刺激幼儿,所以有时会呈现出来的活动环节过多,时间拖延,这样往往会分散孩子思索的方向和注意力。但刘凌老师所讲的大班《小矮人的南瓜》为我们展现的是一条清新的故事发生和发展的路线,教师步步的引导、幼儿的贯彻与模仿,真正的把孩子和教师带入了故事的情景中。活动中老师通过讲述故事并组织孩子们运救的游戏及介绍大脚巨人后问:“你们需要大脚巨人帮忙吗?”(需要)故事继续发展,大脚巨人吃了100个南瓜,只剩一个南瓜了”此刻“你们还需要大脚巨人帮忙吗?”(不需要)还好留了一个明年继续种,猜猜能长出多少个南瓜,怎么运回家,明年我们还需要大脚巨人帮忙吗?思考续讲故事,活动过程中教师始终尊重孩子的选择,一步步让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理由,让孩子不仅了解了事情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启发了孩子的逻辑思维。
没有华丽的包装、复杂多样的环节,只是几张图片教师却能让所有的孩子进入到故事中去,关键在于教师每一个环节、每一句引导都紧扣活动目标;活动中没有成人化的语言、没有教师的概括总结,只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思考抢答就解决了课程思考的活动目标。充分体现了教师永远为幼儿的发展服务、活动永远是幼儿发展的阶梯。我们的老师只是为幼儿的成长搭建好每一步阶梯的横木而不是总在阶梯的上面牵着孩子走。
二、从兴趣中追求活动的价值性
我们一直提倡提高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但是兴趣我们要从哪里提升?是不是活跃的课堂就一定是优质课堂呢?应老师一节大班的《向“0”敬个礼》为我解开了这个疑问。
应彩云老师她抓住了孩子“我想玩”的心理,教师的教学任务“我要你跟我学”的目的,从故事情节中开展幼儿思维练习。应老师仅仅抓住了幼儿爱玩的天性,引导孩子边看图片(数字宝宝乘坐小汽车)边讲故事,“0”先生去兜风,“1”先生无聊的在家数数,于是他们一起出发了,在路上遇到了,3、7、8、9都向他们敬礼、鞠躬、猜猜他们看到了谁?(10)其他数字纷纷来到了“0”先生身边,都想跟他交朋友,“0”先生的朋友是谁?(40、30、60、50)其中还设计了猜心事的游戏,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弄清楚了跟“0”先生在一起就会有变化现象。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解决了活动难点,同时还让孩子们乐在其中,积极参与、大胆表现。活动中孩子的学习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教师紧紧跟进,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想法。最后,通过引导孩子总结出原来都瞧不起“0”先生,现在发现站在“0”先生身边数字就会变大。
应老师的这节课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活动中的兴趣不是外在形式的兴趣,而是学习过程的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孩子想学、愿意学、积极学。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就要让孩子真正的走进活动中,真正体会学习的快乐,只有这样孩子们追求到的教育价值一定是深刻的,所留下的痕迹才能对其一生有影响。
三、从体验中追求生活的幸福感
当下,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每一个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宝贝,孩子得到的是家长几乎全部的爱,给孩子最好的,一直是父母的追求和为之不断努力的方向。二孩的开放,很多家庭将迎来二娃,同时也将面临如何安抚大娃情绪的重大问题。杨隽老师的情景阅读《我做哥哥了》,野田做哥哥为什么不开心呢?猫妈妈抱着弟弟妹妹、猫妈妈为弟弟妹妹冲奶、没时间照顾野田,有一天猫哥哥带弟妹去散步,哥哥先爬上树,弟弟妹妹也跟着爬上去了,可是下不来了吓哭了,猜猜他们可能对野田怎么说?野田哥哥把弟妹一个个从树上背下来了,突然遇到了危险,一只大灰狼来了,哥哥野田会怎么做呢?野田哥哥用智慧想办法救了弟妹,弟妹都夸赞了哥哥。通过一次真正的生活体验使野田感受到了照顾弟妹帮助弟妹的快乐和幸福。
这次培训我有幸听到了四位名师的讲座,我对各位名师多才的教育有多崇拜之情。通过绘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幼儿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而是强制性的要求孩子怎么做,给孩子带来了逆反的心理。尊重个体,多观察、多了解、多沟通、多实践、多总结才能不辱使命。
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培训的精神和内容却是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实践体会的。我喜欢这样的培训,也渴望有更多的老师和我一起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我们能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给自己不断充电,为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增光添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