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哥拙文(128)——养“肉”记
(2024-10-19 13:45:32)分类: 方哥下水拙文 |
养“肉”记
题记:学生写花草,与生同乐,亦写之,前几届写了一篇《花草不是无物》。这次,结合自己这几月的养“肉”所见、所感……小“肉”不是无情物,一花一草真朋友。生命同源,万物可敬;养花护草,有益身心,有利环境,劳逸结合。动笔记之,虽拙,乐之!拙论:写景、描物之文:一层就景写景,以物状物,此起步作文也;二层景中有情,物内含意,此吾等所求也;三层景人合一,物我一体,此大师美文也,如放翁之梅花、似东坡之飞鸿……
我把多余花盆,一些茶叶盒子,一些药店买来的放百合、决明子等的塑料盒子,都“化废为宝”,从乡下取来泥土,作为多肉植物的“家”。
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养多肉植物的乐趣,有三点——一是在于观中减少眼疲劳,二是在养中看生命长大,三是在做中满足童年乐趣。
我专门从百度里看了如何养多内植物的方法,还从花店处买了两盆多肉植物。当然,多肉植物有许多品种,我也识不清。
“依样画葫芦”,种之,乐此不疲。
我先从自己有的多肉植物中,小心翼翼地掰下叶片来。哦!可不要折断,如果,一不小心,稍用力的话,这些“肉”片,很容易断,很娇贵,如有脾气的大小姐,得好心侍候。
娇滴滴、嫩绿绿的“肉”叶,一片片、三角形、椭圆形,甚是可爱,似初生的婴儿,你似乎听到,那离开母体时的天籁之音,又似刚破茧而出的彩蝶,一望世界的可爱,一展桑软的翅膀。
“家园”中的土,是要干燥的,表面尽量平坦,放好之后,每天,我都会看几次。我静等“肉”发。
一早起床,进书房,入“乐之”小花园,吸新鲜空气,观各种花草,特别是这些刚加入的、二十几位新成员。晚饭后,我会细观之,蹲下身,睁大眼,不放过细微的变化。
有时,把“肉”片重新摆一下;有时,找个“兄弟”或“姐妹”做个伴;有时,浇一下水。一开始时,我还和普通花一样浇水,三、五天浇水一次。后来,听同事说,“肉”的浇水要和别的花不同,要从盆壁渗入,不要浇在“肉”的身上,也不要多浇,否则,水太多,肉吸了要烂掉。
上网一查,多肉植物的浇水,原来是一门大学问——
对新手来说,肯定是小心谨慎会保险一些。“宁干勿湿”这个原则很多人都明白,多肉植物少给水旱不死,最多状态不佳,但是多给水很有可能会涝死。这个观念因此也造成了花友普遍认为多肉植物的习性本是“喜旱”。
其实多肉植物并不是“喜旱”,而是“耐旱”,这两个含义相去甚远。多肉植物原生地环境大家也都有所耳闻,是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干旱少雨的地区。“耐旱”其实是它们迫不得已才进化出的一种生物机制。
于是,这些小“肉肉”,每天都有新变化,渐渐大起来。
原来“肉”叶下面的丝,慢慢钻入泥土。而作为生命的“发源地”—— “肉”叶,慢慢地变成一片枯叶,然而,还是紧紧地连着新的,渐长大的“肉”花。直至最后融入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