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快乐案例(101)——一蹦又是三尺高

(2022-04-02 17:21:12)
标签:

一蹦又是三尺高

分类: 方哥写作案例



一蹦又是三尺高

   


窗外春雨绵绵,滴答作声。

办公室内,我正专心地批改学生的作文,一篇篇作文让我仿佛看到了学生的音容笑貌。

朱敏同学的《扮鬼脸》描写生动、细致,鬼脸的夸张、滑稽,就好像在我的眼前,让我忍笑不禁;黄俭同学的《男孩哭吧不是罪》则让我也为之动容,字虽写得“东倒西歪”,但感情却真挚动人。写了小作者心爱的伙伴——狗,从狗和人亲昵到听说爷爷要杀狗,不忍看杀狗、到杀狗后痛哭……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张楸璐的《饭桌上被逼得无路可走》虽然题目有待修改,但我还是没有“下刀”。这“逼”中是一份爱,一份情……陈实同学的《给鱼做人工呼吸》童趣盎然,童心灿烂……

批改学生作文其实真的是走进学生心灵的一条捷径。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学生那水晶似的童心,那桃花样的笑脸;听到学生那天籁般的童言,那银铃像的欢声。虽这其中也有白璧微瑕,但这好似百花园的几枝败草,又有何妨?好好利用之,说不定可以成为滋润花朵的养料。

改着改着,学生作文中一高兴就是“一蹦三尺高”一个、两个、三个、四个……     

 请看: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外婆要包饺子,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徐洪琦《过年三天乐》)

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拍了拍我的肩,对我满怀笑容地说:“今天,带我去‘扫荡’儿童公园”。话音刚落,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钱王男《“扫荡”儿童公园》)

……

看着这些“一蹦三尺高”,心里总不是滋味,我没有学生“一蹦三尺高”的高兴劲头,有的只是思绪如窗外的春雨,绵绵不断。为什么,学生一高兴就“一蹦三尺高”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呢?我该如何让学生避免这种现象呢?……

批改了五十几本作文后,我一直思考这个问题——学生鲜活的言语变成了公共语言,毫无个性。这种现象很普遍,原因多方面的——是因为学生套起来省力,是因为学生缺少真实的体验和观察,还是我们漠视这种公共语言的泛滥……

这种公共语言,已成为一种模式,如:心里一着急就是“热锅上蚂蚁”,眼睛总是“炯炯有神”,提起老师就是“蜡烛”……并不是说这些语言本身不好,但“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就成了“鹦鹉学舌”,毫无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成为一种套话,让人麻木,不能激起读者任何想像和联想。

有人曾说“第一个把美女比喻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美女比喻成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美女比喻成鲜花的是蠢才”。虽然,这话有点过头、有点尖刻,但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再好的语言,当它已成为一种模式后,就失去表现力,就为僵化,就成为语言的“尸体”。

古人曾有“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自不俗”、“文章最忌随人后”等许多论述言语创新的观点。言人所未所言,写人所未写,独出机杼,独树一帜,这是用词也是谋篇、构思、立意的高境界!

如同样写愁,古人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他内心的“愁”是可以剪,可以理;但“愁”太多、太乱了,“剪不断,理还乱”,把难以言状的离愁形象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女词人李清照更是写“愁”的高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她这时的愁是动态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而《武陵春》中“愁”又发生了变化,“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她这时的愁是有重量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当然,我们要求学生也不是词词创新,句句求异。但我们要把这个高要求告诉学生。老子《道德经》上有一句话“取法乎上,得乎中也”。学生有了这种“人云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说我不谈”的理念。他在遣词的时候,以后乃至选材立意、谋局布篇时,才能为“苦心经营”、“亮出个性”。他在修改时才能有“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的劲头和勇气。

我得从这“一蹦三尺高”入手,解剖“麻雀”,进行这方面尝试,让“一蹦三尺高”“蹦”到九霄云外去,让学生鲜活言语回来!怎么入手呢?“一蹦三尺高”不是写高兴吗?解铃还需系铃人,还得从“高兴”上下功夫,得先从学习经典写高兴片断入手。

我翻箱倒柜,上网搜索,以及从自己记忆的读过书中找到了不少描写“高兴”的句子。如:

“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又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上旋转。”(《我的油布伞》)。  

“但当一架风琴(这在当时是稀有的)开始以庄严的鸣响震撼着礼拜堂,使礼拜堂里充满了天使般优美声音的时候,公爵夫人抬起了眼睛,她的脸上除了虔诚和敬畏的神情之外,还流露出无限的喜悦;这时候你看她一眼,准会把她当作一个圣徒,她仿佛在奇异的幻景里看见了敞开的天堂。”([]显克微支:《十字军骑士》第44页)

“老三三步两步跑到马车边,也喜得眼睛囫囵着,牙齿白露着,擎起两只蒲扇大的手,将思嘉伸给他的手牢牢捧着。他把西瓜瓤一般红的舌头伸着,全身都摇着扭着,脸上象是抽了筋,荒唐得象一头猎狗在玩把戏。”([]密西尔:《飘》第928

“每逢他遇到新朋友,或是接见属员,他的大眼会看见个奇怪的东西似的,极明极大极傻地瞪那么一会儿,腮上有肉往下坠;然后腮上的肉慢慢往上收缩,大眼睛里一层一层的增厚笑意,最后成为个很妩媚的微笑。微笑过后,他才开口说话,舌头稍微团着些,使语声圆柔而稍带着点娇憨,显出天真可爱。这个,哪怕是个冰人儿,也会被他马上给感动过来。”(老舍:《且说屋里》《老舍短篇小说选》第157页)

“吃过早饭,爸爸带我去颐和园,这是我第一次去颐和园,心里甭提多高兴啦!一路上,我只觉得天空是那样的蓝,那样的辽阔,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大地是那样的宽广,高楼是那么雄伟,就连太阳公公发出的万道金光,我也觉得格外灿烂。我们乘着汽车在公路上飞奔,可我还觉得它驶的太慢太慢,我恨不得插上一对翅膀一下子飞到颐和园。”(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我一眼就认出是鞋盒,高兴地跑过去,打开纸盒。好漂亮的鞋呀,红皮面儿,粉鞋底儿鞋面上还有一只金色的小蝴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一看就招人喜欢。我喜滋滋地爬上床,小心翼翼地穿上新鞋。真是不大不小正合适,新鞋既轻又软,穿着舒服极了。我站在床上,左看看,右瞧瞧,越看越爱,我不禁得意地在床上走来走去,嘴里还哼着流行歌曲呢。”(小学生优秀作文选)

上面例子有名著中的、有教材中,也有小学生自写的。写高兴感受从动作、神态、心理多方面入手写……

又一堂作文课了,在互问好后。我绷着脸,故作惊讶地说:“我们不少同学得了一种怪病?”

“啊!”学生情不自禁,脱口而出,一脸茫然、不解。

心急的学生已逼不及待地问:“方老师什么怪病?”

 小张更是说:“我很健康啊!能吃能睡,没有怪病啊!”

“这种怪病叫流行性‘一蹦三尺高’!”我有意把“一蹦三尺高”加重了语气,拖长了音。学生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种,病人的症状是只要一高兴,他就要‘一蹦三尺高’!”学生们是一片哗然……

“你们不相信是吗?我有实例。”我边说边把开课件上的上述几个学生写“一蹦三尺高”的实例。

学生边读边笑,总算豁然开朗。

这时,我一本正经地开始切入正题,“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一高兴要用“一蹦三尺高呢?”“小徐,你说说理由。”

他低着头,红着脸,搓着手,小声地说:“我没想过,反正用惯了,写作时,描写高兴了,我就情不自禁地用上了”         

“ 小钱 ,你呢?”我注视着他,慢悠悠地走到他身边。

他侧着身,站起来,推了推眼镜,俨然像个老学究,慢条斯理地说:“还不是以为优美词语,用起来方便,又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

 好一个“情不自禁”!好一个“优美词语”!

原来是学生们以为好词好句,一用既省力又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没想到“马屁拍到了马脚上”,我没领情,反而还看作是一种病!

接着,我给学生讲了古代炼字的故事。如“春风又绿江南”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等,并要求学生尽量用自己的个性的心情、动作、语言等来描写高兴的感受,不要用“套”词,别人用过的我们尽量不用。随后,出示了上面几例描写高兴的实例,让学生仔细读读,说说他们好在哪里。学生们时而读,时而议,时而悟……,言语创新的种子在此播种。

趁热打铁,我让学生每人写几句自己高兴感受的句子,但不能用上“一蹦三尺高”。同时,我宣布一条制度:首创加分法,以后写作文时对学生首创的活用、引用、妙用、趣用等词名,实行专利命名法,进行加分,别的同学若用的话,就不能加分。

不一会儿,创新的“一蹦三尺高”诞生了——

我打开试卷,一看,呀,100分!我不禁做了个“V”的手势。下课后,我捧着试卷,一边看,一边还发出“啧啧啧”的声音。放学了,我匆匆把试卷放进书包,走出了校门。回家的路上,我走得很快,希望妈妈能早点看见我的试卷。回到家里,我就喊:“妈妈我得了100分!”妈妈走出厨房,接过试卷,看了看,说:“真不错!”我听了,心里像抹了蜜一样甜。(蒋楠楠)

“俺们老百姓今个真高兴......哈哈赚了钱。”他一边哼着歌一边大步走,喜笑颜开,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从哪家精神病院跑出来的,或中了五百万的表情似的。(蒋丁聪)

看着试卷上鲜红的分数,“99”。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失声狂笑起来。我现在恨不得马上放学,身上长出翅膀,瞬间飞回家,向妈妈报喜……(赖龙飞)

 今天,哥哥在我家玩电子游戏,我在外面写作业,正写到一半时,突然听见“哈哈哈哈”的大笑声,我嚷嚷道:“吵什么!我还要写作业呢!”便大踏步地朝哥哥走去,他一看见我,就抓着我的胳膊前晃后晃,晃得我头都晕了!他朝我大声喊道:“我游戏100级了!!”接着他“卟哧”一声笑了出来,他笑得前仰后合,合不拢嘴,只见他趴在地上,拿拳头直敲地板,一手捂着肚子,一手抓着我的衣角直说道:“我升级了,升级了……” (吴璇涵)

   “我评上三好学生了。”我把奖状放进书包袋里,手不时的伸进口袋里,怕被别人给拿走了。我一口气跑到家,想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妈妈。(何紫艳)

    “我终于放假啦!”我都高兴死了,紧紧勒着的流氓兔,在家里转了又转,心里想着;“我要好好玩玩!”(俞博怡)

这是真的吗?我激动极了,忍不住向四周张望:没人,这钱是我的了。我搓了搓手,又拿起那张大“票子”,尽量放慢了我的脚步,走到了昏暗的路灯下。“真的,我发了!”好运之神终于眷顾我了!回家的路途不再孤独,我紧紧攥住了钱,快乐让我不由地连转了几个圈. (周琦)

 我走在路上,嘴里哼着欢快的歌,抬头望着天空,天空仿佛更蓝了;树上的鸟儿也“叽叽喳喳”的唱起了歌;路边的小草翩翩起舞;清风吹拂着我的脸,我的心情,像气球一样,迅速升温!(余晨馨)

……

临下课了,我布置一道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我推荐了不少名著)摘录描写高兴感受的句子,看看妙在哪里!

这样一系列的过程,是不是把“一蹦三尺高”“蹦掉”了呢?我不知!但我可以肯定,学生以后写作文时,肯定多了一份个性,多了一点自我。

作文的过程就是写作主体把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生命力尽情释放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充满童趣的言语倾吐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绿洲、春风、红日、小桥、流水、人家。

让个性化的童言“一蹦三尺高”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