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作文(805)——游三坊七巷

标签:
游三坊七巷 |
分类: 学生快乐作文 |
方哥作文教学语丝:
这是第三次写景文章,在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是《记金华的双龙洞》、《长城》、《颐和园》《七月的天山》。从课文中可以学到写好一篇参观游览的文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是要努力把握住游览参观所见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的基本特点,内容要真实。怎样才能获得真实的内容呢?这得依靠观察。只有边参观游览边调动各种感官去全方位地观察,全方位地体验,才能把握住游览时所见到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的基本特点,也才能得到真实的内容。
二是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去写。游览一个地方,必然会观察到许多值得写的东西,如果此时不加选择,将观察所得平铺直叙地写出来,那么写成的只能是一篇“流水账”,这样文章就失去了吸引人的力量。
三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有顺序,条理清楚,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常用的有这样几种思路:
(1)移步换景法。用这种思路写游记类文章,作者犹如一位导游,按照脚步移动的先后顺序,写出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景物,也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游遍全景。
(2)分类摹写法,也叫总分法。掌握了参观访问的材料之后,先给以分类,然后一项一项叙述、描摹。这种方法包括先总写后分写、先分写后总写及先总写后分写再总写三种。一般可以先总后分。总写部分一般担负着总体介绍、概括叙述的任务,而分写则既可以按方位分几部分写,也可以按时间分几个时段写,还可以按景物种类逐个来写。
另外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既要写景,又要抒情,要使笔下景与作者胸中情统一起来。人常说“触景生情”,我们游览一个地方总有不同于以往见闻的感触,所以,写游记或参观访问记,应该追求情景交融的最佳效果,使游记中的景与情统一起来,这样的文章才会景真情也真,真可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游三坊七巷
暑假培训班终于结束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福州了,原本上次寒假就要去的,因为疫情耽搁了。
要问来到福州去哪儿玩?三坊七巷当然是首选,那可是人气景点第一名。三坊七巷,西边有三个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边有七条巷:杨桥巷、朗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走着走着,我们又来到了小黄楼。大家别以为他的名字叫小黄楼,墙的颜色也是黄色的,其实它是灰色的,和他的名字可真是名不副其不实。但它可是文物保护单位,顿时让我心生敬畏。
走到黄巷的尽头,一眼就看到了两对面的衣锦坊。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其中的水榭戏台最具有特色。这是一个木制结构的平台,四根柱子支撑着,下面是清水池塘,中间隔着天井。我想以前在这里观看戏剧演出的人肯定很爽,而且都是大土豪。如果我能在这种地方看上一场戏剧,那该多好呀,我又在做白日梦啦!之后我们又去了文儒坊,听说那里因文儒辈出而得名。
从文儒坊出来,我们就来到了三坊七巷的中轴——南后街。南后街全长1000米左右,一眼望去,街上挤满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有两颗高大的榕树,上面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和红红火火的大灯笼,街上一下子显得十分热闹。两旁都是商店,里面的物品应有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店铺的上方也都挂着一个个大红灯笼,好像盘旋着一条红色的飞龙,安静地守护着这条南后街。
这就是福州的三坊七巷,它不但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建筑也很有特色。我看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值得大家去游一游哦!
游白云山
放暑假了!我可太开心了,因为爸爸今天带我去白云山玩。
我们走了不到十分钟,就从山脚到了一条小溪边。小溪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溪中有许多小石子。咦?是什么小动物在小石子的附近游泳?哦,原来是一只只小虾呀!我连忙跑去拉爸爸下水抓虾:我把小虾往爸爸那边赶,爸爸等小虾近了,连忙用捞子用力一捞,把我赶过来的小虾全都抓了起来。我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发现小虾像玻璃一样是透明的,可以看见他红色的心脏、肝脏、黑色的肠子……而老虾呢?它们是黑色的,或者是青色的。它们的身上有的长满了绿色的青苔,有的上面都是灰色的脏东西。我把小虾叫做“玻璃虾”,把老虾叫做“千年虾”。
从小溪向上走六十多分钟就到了梅花鹿的天堂!那里生活着许多梅花鹿。我非常地激动,因为一只小鹿正跟着一头母鹿在散步,后面还跟着一只傲慢的公鹿!我仔细地打量着这只公鹿,它的皮毛非常有光泽;褐色的毛上有一个个不规则的小白点;一对庞大的犄角像两棵参天大树,就是没有绿叶;犄角在太阳下闪着寒光……它用洪亮的声音,向我、向整片树林示威,好像在保护自己的领地,威风凛凛。我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南瓜条和爸爸一起喂梅花鹿,那只小鹿好像很胆小,一直躲在妈妈的身后,我只好给鹿妈妈喂食……
我和爸爸在白云山的“旅行”真愉快呀!你喜欢上白云山了吗?
游西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你也许去游玩过了许多地方,也许欣赏过了许多风景,但你是否去过风景秀丽的西湖呢?今年暑假我就有幸地走进了西湖,进行了一趟西湖之旅。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映入眼帘的就是断桥了,它长8。8米,宽8。6。断桥的柱子上雕刻着许多动物的样子,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白蛇传的故事,“有缘千里来相会,须往西湖高处寻。”在这儿,白娘子终于找到了许仙。
沿着苏堤继续向西,前往花巷观鱼,湖中一条条鲜红的小鱼在绿水中游弋,像是碧波中跳动的红色宝石,使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不禁让人遥想当年,苏轼也曾站在此处欣赏风光,缅怀之情油然而生,我怎能不为西湖的美景而感到骄傲呢?
游江滨公园
江滨公园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走进公园便是大草坪。一眼望不到边,只有那可爱而又充满生机的绿色。小草们知道了春天的到来,忙着探出头来。它们真像一个小精灵啊!风一来小草们像是在跳着舞,像是在望着远方,像是在鞠躬。风过后小草们还是不知疲倦的玩着好像一个贪玩的孩子。草坪上还开了几簇花。是杜鹃花还是野花?当然是野花了。但色彩毫不比牡丹逊色。像个小姑娘抬着头优雅的站着,微微的笑。这花儿要是多点就成了一个出色的花园了。在这野餐、谈心、很是休闲。
走过大草坪路过山坡,踏进树林。迎面而来的便是一股凉意,几百棵大树的绿荫合在一起在这乘凉,用舒服来形容更合适不过了。这简直是把巨大的遮阳伞。一缕缕阳光照射在树林边。地上像铺上了金毯。在这树林中、慢步走着树是美的,什么都是美的。树林使我们忘记烦恼。
这江滨公园虽然不出众也没什么特别,难道不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吗?
(方哥提示:同学们,仔细读一读,小作者是否有游览顺序,而且条理清晰, 是运用了移步换景法,还是用分类摹写法,在游览过程中把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把特点写具体,融入自己的情感,是不是景物描写转换自然,用上过渡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