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马方阵(125)——《漫画的启示》说课稿
(2020-05-19 16:22:44)分类: 团队活动足迹 |
解读教材 把握学情 落实要素
——五年级下册习作《漫画的启示》说课
庵东镇西一小学 王雪丹
一、解读教材,明确编者意图
《漫画的启示》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教材选编了华君武的两幅漫画:一幅讽刺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不良思想和不顾事物发展规律的荒唐行为;另一幅则讽刺了社会上无视规则、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整合统编教材五年级之前有关看图说话和看图习作的表达类篇目及要求,如下:
年级 |
题目 |
要求 |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
口语交际《父与子》 |
能读懂多幅漫画故事,想象故事的结尾,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
二年级下册园地四 |
看图写话“鸡蛋壳的用处” |
能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的一天的经历写下来。 |
三年级上册习作二 |
看图续写故事 |
1.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2.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
三年级下册习作四 |
看图画,写一写 |
1.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展开想象。2.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能与同学分享习作,并能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 |
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
漫画的启示 |
1.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可笑之处。 2.能借助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
相比二、三年级的表达训练,本次习作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不仅把漫画的内容写清楚,更要写出自己从中获得的启示。
二、摸清学情,把握本课难点
1.分析教材,明确学生知识欠缺点。
统编语文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漫画是《父与子》在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但我们这一届五年级学生1-4年级使用的是人教版语文教材,所以没有机会学习到这篇漫画的口语交际;人教版教材中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启示”单元,该单元的口语交际是“生活中的启示”,习作出示了漫画“文明只差一步”要求:“观察发人深思的漫画写一篇习作”。由于本届五年级学生从五年级上册开始使用语文统编教材,因此也没有机会学习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单元内容。
年级 |
题目 |
要求 |
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 |
“看图讲故事” 漫画是《父与子》 |
能读懂多幅漫画故事,想象故事的结尾,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 |
人教版教材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
漫画“文明只差一步” |
观察发人深思的漫画写一篇习作 |
那么这届五年级学生又接触过哪些相关的内容呢?经过梳理,1-4年级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和五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如下: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园地四,看图写几句话“假山上姿态不同的小猴子”;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我看到了……”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二单元习作“漫画”老师。我们可以发现本届五年级学生在这一节习作课上,是第一次接触讽刺性漫画,也是第一次尝试联系生活事例写启示。
题目 |
要求 |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园地四 |
看图写几句话“假山上姿态不同的小猴子” |
仔细看图、自由说说,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最后写下来。 |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第二单元口语交际 |
“我看到了……” |
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和习惯: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多个角度地看。 |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第二单元习作 |
“漫画”老师 |
把可爱的老师用文字“画”出来 |
尽管学生平时对漫画并不陌生,如《爆笑校园》《父与子》等等,但也多是以搞笑为主的漫画读物,看漫画的关注点在于“搞笑”,并不能完全看懂漫画的“讽刺”意图。
2.课前调查,把握本课教学重难点
为了摸清学生的真实学情,在没有进行相应教学的情况下,我请西一小学五1班的38位学生进行了试写:用一节课时间,根据教材内容完成一篇习作。除一位同学不成句、不成段的习作之外,共收到37篇习作。经过归类整理,发现:
在漫画选择上,有21位学生选择了漫画一“植树与乘凉(”,16位学生选择了漫画二“假文盲”,没有同学写教材以外的漫画。
在写漫画含义和启示上,21篇写“植树与乘凉”的习作中,只有6篇能大致表达出“坐享其成”或“不劳而获”的漫画意图,其中2位同学能简单地结合“守株待兔”、“干活偷懒”的事例来谈感受。很多学生没能关注到小树苗、铁锹、水壶之间的联系,只注意了画中的人物和对话,错误地以为这幅漫画的意图是“做事要有耐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乘到凉”“要乐于助人”等;16篇“假文盲”的习作中,基本都能正确理解漫画的内容,其中12篇能表达出“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没有公德心”“不能自私”等符合漫画意图的观点,约有一半以上的习作列举了“年轻人在公交车上无视让座标语,抢占爱心座”,“人们在公园里无视爱护小草的宣传语,践踏草坪”“爸爸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等符合漫画意图的事例。
根据课前调查,我摸清了学情:
漫画二“假文盲”,学生基本都能理解漫画所表达的意图,联系生活实际的事例也比较容易选取,存在的问题是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联系生活写好启示。
漫画一“植树与乘凉”学生观察图片不全,理解图意有难度,从而无法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写好启示。
因此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看懂第一幅漫画的含义漫画的含义”,“联系生活选取与漫画意图相符的事例,写好启示”,以此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三、统筹规划,确定教学目标
1.把握单元要素,明确习作总目标。
第八单元主题是“风趣和幽默”,表达要素是“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本次习作的难度较以往有所增加,既要写清楚图画的内容、还要有自己受到的启示。
《漫画的启示》教学目标:
1.能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可笑之处。 2.能借助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 |
2. 根据学生学情,确定课时目标。
根据课前调查,我将第一、二课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漫画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仔细观察图画和文字,思考图中事物间的联系,读懂漫画内容,深入思考,领会漫画“可笑之处”。 2.联系生活,正确选取与漫画意图相符的事例,能写出自己的看法,获得一定的启示。 3.能根据习作要求欣赏同学的习作,提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 |
《漫画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根据漫画讽刺对象,通过人物描写或场景描写,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和讽刺意图。 2.选取合适的开头和结尾完成整篇习作。 3.能根据习作要求欣赏同学的习作,提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 |
四、展开教学,反思教学过程
我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板块:
板块二观察思考
板块三结合范例
板块四联系生活 |
(一)第一板块
1.先通过观看抖音视频中的漫画,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说出视频中画的是“漫画”(板书),能带给我们“开心”的感觉,发现漫画常常能让人会心一笑的特点。
2.再通过对比教材中两幅漫画让学生说说发现,谈谈漫画的其它特点。根据学生的发现,简单介绍漫画: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图画,画家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或事,给人以启示。
3.最后板书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写“漫画的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短视频,一下子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因为学生是第一次在课堂上接触漫画,在这个板块中简单地了解漫画特点。
第二板块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看懂漫画。出示课本的两幅漫画。
1.先让学生选择其中一幅漫画,仔细观察,画了什么?指导他们做到“两个读”——读图画,读文字,来发现漫画内容。
2.再通过同桌讨论全班交流这幅漫画的“可笑之处”,指导学生联系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展开联想、想象分析画面含义。
如:第一幅漫画,通过思考铁锹、小树苗、滴水的水壶之间的关联可以发现小树苗是刚刚种下的;再结合人物与对话的,发现这个坐着的人的可笑之处:因为只有小树长成大树才能给人遮阳,他这么得等好多年,由此推断出这个人的言行违背了常理常情。
3.小结发现了漫画中的可笑之处的方法:用眼观察漫画中的图画和文字,用心思考画面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漫画的可笑之处。
4.让学生用刚才的方法自主观察并思考另一幅图画,说说可笑之处在哪里。
5.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仔细观察漫画,读懂了画面内容,经过认真思考,明白了漫画讽刺的对象。
设计意图:根据课前调查已知学生对第一幅漫画的内容理解有难度,我在这里通过先“用眼观察”漫画的图画和文字,再“用心思考”画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分两步教会学生看懂漫画内容,然后再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方法去实践——看懂另一幅漫画,这就是“学习金字塔”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 “对所学内容马上应用”,这类学习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接着引导学生漫画的讽刺对象。最终达成观察漫画,读懂图意,发现可笑之处的教学目标。
(三)第三板块
第三板块目标是教学生学会联系生活选取正确的事例,联系事例获得与漫画含义符合的启示。
1.通过创设情境,出示一位同学例文,经过第二板块的学习学生都以能看懂两幅漫画的含义,很快学生便能发现例文的错误:文中事例与漫画的含义不相符。
2.于是便请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帮助这位同学寻找合适事例。通过这个环节,选取的生活事例要与漫画含义相符。
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得出: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选取的事例必须与漫画含义相符。从而达成了预设的教学难点。在帮助同学选取正确事例时,锻炼了学生的辨别事例与漫画含义是否相符的能力。
3.最后通过出示相关图片,总结学生说到的生活事例,再回到课文中的漫画,引导学生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来谈谈从这幅漫画中获得启示或明白的道理。
很多孩子都能说出“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自食其力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功” 类似的观点,甚至还有学生会引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啥都不中就啥也没有”俗语来说启示。基本达成了联系生活说好启示的目标。
4.因为担心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不足,我再次出示同学例文,虽然选取的例文有误,但也有一些优点,请学生再次阅读划线句,引导他们发现:过渡自然通顺,引用名言,表达简练。
反思:这里也是本课设计中的一个失误,这么一引导,使学生清一色使用例文中的过渡句,套用例文中的格式:先写一段事例再写一段启示。束缚了一些原本可以发挥得更好地学生的写作思路,有点得不偿失。
如果让我重新再上一次,我会考虑到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自由表达,因此会把这个环节去掉。“先写后教,以学定教”,先让学生尝试写作,再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来制定教学。如果万一有学生不会写,或在表达上有不足,我会在点评学生习作的时候,寻找一些优秀的的学生习作,发挥学生习作的榜样作用,从而来进行语言表达上的指导。如:这几位同学在内容转换时,用上了连接词,使两部分内容的过渡自然顺畅;这几位同学,用了名言警句使启示更加简练,文章耐人寻味,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1.通过前面板块,学生们会看漫画,能聊启示,他们的心里肯定已经有了感想和启示,于是我请学生选择其中一幅,要求这节课先不写漫画的内容,而是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来写写漫画的启示,如果学生有自己喜欢的其他漫画也可以写。
3.大约10分钟,看到大部分学生能写完片段了。
4.于是进行第一次讲评,由老师进行讲评示范:根据评价标准一一点评打:选取的事例正确,过渡顺畅。指出不足:写的启示有点重复,请其他同学帮忙想一个语言简练的启示,最后在同学的帮助下用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不努力学习,自然就考不出好成绩。”
5.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查自评,然后正确使用的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中的不足之处。等完成修改以后找身边的同学互换,根据标准进行第二次评价。
6.再请一对同桌交流展示之间的评价。你给他评了几颗星,并说说评星的依据。
再次明确:练写的内容是:联系生活的事例和启示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来写漫画的启示。练写的三个要求。
7.最后请学生结合板书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学会了如何看懂漫画:观察漫画中的图画和文字,联系画中事物思考漫画的深层含义;如何写好启示:写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选取符合漫画的事例,写好启示。
意图:通过老师的评价示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尝试自评、同桌互评,从而掌握本课的习作要求——能借助标题或提示语,联系生活,写清楚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在反复修改中养成习作后修改的习惯。这里也是设了了“学习金字塔”中的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通过自评、互评、提处修改建议将所学的内容立即应用,更好地使学生达到本课:“联系生活选取正确事例,写好启示,关注语言的自然通畅”的教学目标。
最后再次结合板书回顾一节课的学习收获,使学生真正在这节课中学有所趣(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板书设计:
漫画的启示
看漫画观察、思考
写启示联系生活实际 符合漫画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