驽马方阵(8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及点评
(2019-09-04 12:50:19)
标签: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教育 |
分类: 团队活动足迹 |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及点评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懂课文,体会秋天的美。
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走近秋天(5分钟)
1.欣赏秋景。
同学们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凉爽的秋天就要到了,让我们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欣赏秋天的美景吧!请大家仔细观看,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播放视频)
2.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看到的景色。
3.出示课题。秋天的天蓝蓝的,叶子红红的,果实漫山遍野。那秋天的雨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6课《秋天的雨》。(板书)
4.出示学习目标。
二、复习字词(2分钟)
复习字词(学习课文前,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识记情况。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一起开火车来读一读,读得要干脆、果断、声音响亮。
看来大家的字词掌握的都很不错。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秋天的雨里。
三、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拿出笔,边听课文,边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文中画上横线。)
2.明确: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有一盒颜料、藏着好闻的气味、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中心句)(板书)
3. 同学们听的真认真,在作者眼中,秋天的雨千变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如诗如画的秋雨里吧!
四、品读感悟
(一)打开秋之门
1. 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秋天的雨是一把怎样的钥匙?清凉的、温柔的。
2.它是怎样打开秋天的大门的?轻轻地,趁你没留意。
3.朗读指导: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在读的时候我们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轻柔、悄悄的)。指名读
(二)品悟秋之美
秋天的大门已经打开,就让我们一起欣赏秋天的美吧?(出示学习要求)
A、颜色:
1.大声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秋雨有哪些颜色?在文中圈起来。
2.它把这些颜色给了谁?在这些颜色的装扮下,它们又是怎样的?
黄色:银杏树——扇子,扇走炎热
红色:枫叶——邮票,邮来凉爽
金黄色:田野——金色的海洋
橙红:果树——你挤我碰
紫红、淡黄、雪白等:菊花——频频点头(开心、满意、感谢)
这么多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五彩缤纷意思,近义词。)
3.朗读指导。读出秋天的色彩。(教师示范指导银杏树和枫叶,学生指导其他。)
秋天的色彩让我们沉醉!秋天的雨里又藏着哪些好气味呢?现在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闻闻吧
B、气味:
1.秋雨里,藏着哪些好闻的气味?
2.还有哪些气味?(如板栗又香又甜,幽幽的桂花香等)
3.小朋友的脚被勾住后,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4.让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课文。
秋天不但有五彩缤纷的色彩,还有好闻的气味,勾住了一群小朋友。不但如此,秋天还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呢,看看他会说些什么?
C、吹喇叭:
1.秋雨吹起小喇叭,他会对动物植物们说些什么?
秋雨吹起小喇叭,他对(小喜鹊)说:
(小喜鹊小喜鹊,快去造房子吧,)冬天就要来啦!
小松鼠小松鼠,快去储存粮食吧,
小青蛙小青蛙——加紧挖洞吧,
松柏松柏——快穿上厚厚的衣裳吧,
杨树柳树——快脱下叶子准备过冬吧,
秋雨飘荡在大地上,他对所有人说:冬天就要来啦!
2.听了秋雨的提醒,动物植物都在加紧准备过冬了。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紧张、忙碌、充实、开心、期待)抓住:加紧、舒舒服服、油亮亮。
3、朗读指导:读出忙碌、紧张、开心。指名读。
五、总结:
1.秋雨是一曲丰收的歌,更是一首欢乐的歌!(板书)
2.师生合作梳理课文内容。文章结束了,根据同学们概括的内容就可以变成一首小诗,想听吗?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更是一首欢乐的歌!
3.说话练习: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给了,像_________,
结束语:同学们描述的秋天也很美丽,秋雨就像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通过这扇门,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四、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解读文本还是不够深入,比如在仿说练习时,完全可以将课文中另外几个句子进行类似的仿说训练,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课文中为什么没用同一种句式去描写秋天的景物。在引导学生进行表演读时,学生的准备不是很充分,因而,学生还不能创造性地将课文中的语言加以运用。
《秋天的雨》教学点评
在教学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有一定的语文意识,能够从课文中提炼信息,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重视学生的审美意识。也能够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意识,在言语的实践过程中,在动态中学习语言,让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更加深刻,更加有形象感。但是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方哥的话:感谢刘老师的辛勤付出及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