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驽马方阵(86)——《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及点评

(2019-09-04 12:50:19)
标签: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育

分类: 团队活动足迹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及点评 

 

龙井市安民小学校  刘羽婷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懂课文,体会秋天的美。

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走近秋天(5分钟)

1.欣赏秋景。

同学们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凉爽的秋天就要到了,让我们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欣赏秋天的美景吧!请大家仔细观看,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播放视频)

2.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看到的景色。

3.出示课题。秋天的天蓝蓝的,叶子红红的,果实漫山遍野。那秋天的雨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6课《秋天的雨》。(板书)

4.出示学习目标。

二、复习字词(2分钟)

复习字词(学习课文前,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识记情况。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一起开火车来读一读,读得要干脆、果断、声音响亮。

看来大家的字词掌握的都很不错。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秋天的雨里。

三、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拿出笔,边听课文,边思考:在作者的眼中,秋天的雨是什么样的?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在文中画上横线。)

2.明确: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有一盒颜料、藏着好闻的气味、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中心句)(板书)

3. 同学们听的真认真,在作者眼中,秋天的雨千变万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如诗如画的秋雨里吧!

四、品读感悟

(一)打开秋之门

1. 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秋天的雨是一把怎样的钥匙?清凉的、温柔的。

2.它是怎样打开秋天的大门的?轻轻地,趁你没留意。

3.朗读指导: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在读的时候我们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轻柔、悄悄的)。指名读

(二)品悟秋之美

秋天的大门已经打开,就让我们一起欣赏秋天的美吧?(出示学习要求)

A、颜色:

1.大声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秋雨有哪些颜色?在文中圈起来。

2.它把这些颜色给了谁?在这些颜色的装扮下,它们又是怎样的?

黄色:银杏树——扇子,扇走炎热

红色:枫叶——邮票,邮来凉爽

金黄色:田野——金色的海洋

橙红:果树——你挤我碰

紫红、淡黄、雪白等:菊花——频频点头(开心、满意、感谢)

这么多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五彩缤纷意思,近义词。)

3.朗读指导。读出秋天的色彩。(教师示范指导银杏树和枫叶,学生指导其他。)

抓住: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频频点头。

秋天的色彩让我们沉醉!秋天的雨里又藏着哪些好气味呢?现在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闻闻吧

B、气味:

1.秋雨里,藏着哪些好闻的气味?

2.还有哪些气味?(如板栗又香又甜,幽幽的桂花香等)

3.小朋友的脚被勾住后,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4.让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课文。

秋天不但有五彩缤纷的色彩,还有好闻的气味,勾住了一群小朋友。不但如此,秋天还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呢,看看他会说些什么?

C、吹喇叭:

1.秋雨吹起小喇叭,他会对动物植物们说些什么?

秋雨吹起小喇叭,他对(小喜鹊)说:

(小喜鹊小喜鹊,快去造房子吧,)冬天就要来啦!

小松鼠小松鼠,快去储存粮食吧,

小青蛙小青蛙——加紧挖洞吧,

松柏松柏——快穿上厚厚的衣裳吧,

杨树柳树——快脱下叶子准备过冬吧,

秋雨飘荡在大地上,他对所有人说:冬天就要来啦!

2.听了秋雨的提醒,动物植物都在加紧准备过冬了。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紧张、忙碌、充实、开心、期待)抓住:加紧、舒舒服服、油亮亮。

3、朗读指导:读出忙碌、紧张、开心。指名读。

五、总结:

1.秋雨是一曲丰收的歌,更是一首欢乐的歌!(板书)

2.师生合作梳理课文内容。文章结束了,根据同学们概括的内容就可以变成一首小诗,想听吗?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的小喇叭。

秋天的雨,是一曲丰收的歌,更是一首欢乐的歌!

3.说话练习:想象一下,秋天的雨还会把颜色分给谁呢?照样子写一写。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给了,像_________

结束语:同学们描述的秋天也很美丽,秋雨就像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通过这扇门,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在作者笔下趣中见美,美中更见趣,这样交相辉映,给人带来阅读的享受。文章以散文的形式描写秋天的雨。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的语言华丽活泼。课文以秋天的雨为线索呈现的场景繁多,内容丰富,句式多变,但结构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其总的特点就是美,特别适合朗读。因此确立了以朗读为主的教学思路,力求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去理解美,感悟美,创造美,从而学会欣赏美。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把握整体,局部突破

    开课时通过教师的朗读,让学生再一次走进文本,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紧接着引导学生将每个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找出来组成一首优美的小诗,继而以小诗为线索展开教学。为了突破重点,我抓住第二自然段中的关键词“五彩缤纷”来进行朗读指导。在朗读中遵循学生的个性体验,并没严格按照课文中句子的排列顺序来指导学生朗读,而是根据学生的爱好选择性地进行朗读指导,真正体现了顺学而导,以生为主的教学原则。对句子的朗读指导并没有过多理论上的要求,只是用了一个动作,一张图片,让学生对整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既有了形的感知,又有了情的体验,学生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朗读真正感受到秋雨的颜色美。

 二、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

    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词句,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结合单元训练的重点对本文的重点句式“它把什么颜色给谁,像什么”进行了朗读指导,并进行了说话的迁移训练。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根据文本特点,我力求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的教学环境。精美的课件、新颖的板书设计,让学生从视觉上、听觉上都有一种美的感受。因此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在快乐中积极主动地深入文本,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受秋天的美丽。 

四、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学习秋雨的颜色时,将秋雨的味道巧妙地融入其中,这样既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连贯性,又大大节约了时间。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第二自然段时主要以“读”为手段,而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则采用了学生喜欢的方式——表演读。通过表演,让学生互动,师生互动,这样学生真正走入了文本,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解读文本还是不够深入,比如在仿说练习时,完全可以将课文中另外几个句子进行类似的仿说训练,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课文中为什么没用同一种句式去描写秋天的景物。在引导学生进行表演读时,学生的准备不是很充分,因而,学生还不能创造性地将课文中的语言加以运用。

 

《秋天的雨》教学点评

 

在教学文本的过程中教师有一定的语文意识,能够从课文中提炼信息,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重视学生的审美意识。也能够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意识,在言语的实践过程中,在动态中学习语言,让学生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更加深刻,更加有形象感。但是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1.整体的教学要关注文本的特点,本文是一首散文诗,而语言文字的训练,一定要体现在美读、品味、想象、应用等四个方面,立体推进。而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形式比较单一,应形成层层递进,有立体推进的过程。

     2.层次一定要分明,通过感知、品味、积累、分析、运用、鉴赏活动等过程让学生深入地感受课文所涵盖的内容及语言的奥妙。

     3.教学过程中应先有整体感知的过程,然后进行品味,通字、词、标点等关键部分,让学生抓住这些特点深入挖掘,然后再用朗读的形式读出来。

 

(方哥的话:感谢刘老师的辛勤付出及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