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鹿塞古城周围十公里范围内有汉代烽燧遗址(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标签:
鸡鹿塞古城汉代烽燧遗址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旅游文化 |
分类: 陪你一起走长城 |
鸡鹿塞古城周围十公里范围内有汉代烽燧遗址十几处,站在城墙之上,脚下依然感觉坚固无比
[2021年10月2日(周六)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乌拉嘎查]
图文/玉文丽华双行记
鸡鹿塞位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的巴音乌拉嘎查北2公里哈日格乃山口西侧,距沟底高约19米的山坡台地上,全部用片麻岩牙和卵石砌成。
在鸡鹿塞周围十公里范围内有汉代烽燧遗址十几处,作为防线和报警之用,鸡鹿塞和烽燧共同组成了汉王朝西北边陲的军事要冲。
在哈日格乃山谷两侧的拐弯高处,就建有烽燧或亭障,在此谷中全长有烽台9座,距离不一,大小各异,是做为防御与报警的。
秦汉时期,就开始在这一条条山谷间的高地上,修筑要塞,防御匈奴。尤其是汉武帝在汉军击退匈奴后,下令在阴山的诸多谷口修建了城塞,屯以重兵防守。
中原王朝离都城最远的防御战便在这一座座古老的军事要塞前,拉开了序幕。
站在沟谷之上的城墙上、烽燧边,不难想象那时站立城墙上的兵士,带着怎样高度的警惕或惶恐,眼睛盯着谷内的方向,一旦发现来敌,便有了白天放狼烟,晚上点堆火的战时警报系统。
我想,那时的狼山,一定有很多的狼,狼烟成就了那时的报警系统,也成就了狼山的名称吧。
站在城墙之上,千年间的山风劲吹,历史的温度消退了,甚至因为少有人来而透出一种冰冷,但石头的力度依然在,脚下依然感觉坚固无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