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2022-03-24 21:13:06)
标签:

“高阙塞”遗址

巴彦淖尔市

乌拉特后旗

旅游

文化

分类: 陪你一起走长城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

[2021101日(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

图文/玉文丽华双行记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高阙塞是一处战场,战国属赵此地是古代黄河的最北端(黄河未改道前),与阴山离得最近,控制着北方草原通向河套的交通咽喉,易守难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绝佳的军事要塞。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高阙塞”位于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青山镇)西南18公里处达巴图音苏木固察公路X717西侧,阴山南麓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前、一个紧扼山口的高坡上,东侧是达巴图沟,西侧是查干沟。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山沟的两侧,有两座对称高耸的暗红色山峰(乌拉山与狼山),十分高大,形似双阙,故称“高阙塞”。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高阙塞”有南北二座方形古城,北侧的方形小城是战国晚期赵武灵王所筑的高阙塞,略呈方形,城墙用较大鹅卵石垒砌而成。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南侧较大的石城为长方形,城墙较窄,曾出土了汉代的铁釜、铁甲片和箭头等。是汉代沿用此城时重新扩筑的城池。二城建筑风格明显不同。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在城址北墙及西墙外的缓坡上,有一段东北、西南走向的石墙(赵长城),墙体虽遭毁损却依然隐约可见,用不规则石片垒砌,中部填以砂石。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此墙东北至达巴图沟沟口,与沟对面山坡上的石墙遥遥相对,向西南延伸与石城西面的一个小山包相连,山包顶部有一个石砌的烽火台遗址,古城和烽火台扼查干沟两侧。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此墙东北至达巴图沟沟口,与沟对面山坡上的石墙遥遥相对,向西南延伸,与石城西面的一个小山包相连,山包顶部有一个石砌的烽火台遗址,古城和烽火台扼查干沟两侧。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历史上,高阙塞曾是匈(后来的突厥等族)汉之争的主要军事要塞,秦汉时期的多次战争都以夺取此要塞为目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4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胡人。”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遣将军卫青、李息出云中,至高阙……”《史记·匈奴列传》载:“汉以卫青为大将军,将六将军,十余万人,出朔方、高阙击胡。”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高阙塞”为历代诗人骚客吟咏,如明朝诗人卢楠诗云:“高阙塞头战旗横,居延川里少人行,黄沙欲渡李陵墓,明月长悬苏武城。”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古时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登临古城,举目四望,夕阳笼盖,内心温暖如馨,旧时的纠葛恩怨都已过去,今日的和平安祥更应珍惜。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巴彦淖尔“高阙塞”遗址,汉匈之争的主要关塞(陈玉文、张丽华旅途见闻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