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2020-10-19 19:27:04)
标签:

井陉天长镇

北关大石桥

又名逸仙桥

石家庄市井陉县

旅游

分类: 属于我们的古镇慢时光

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启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名逸仙桥据说当年与北京卢沟桥齐名

[2020年10月6日(周二)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北关]

图文/玉文叶子双行记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井陉天长镇的大石桥又叫逸仙桥,桥西端接东关东大街,桥东端与河东村边的307国道成丁字交接。它是城关一带连接绵河两岸的重要桥梁通道,也是井陉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桥梁建筑。据说当年与北京卢沟桥齐名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大石桥位于天长镇北关镇入口处,绵河之上,G307道旁,自古以来,从东关进入天长镇,必须通过这座大石桥。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大石桥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至今已有230多年历史。大桥长109米,宽6.4米,高8米,共11墩12孔,全部用大青石拱砌而成。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大桥东西桥头各置一对5尺多高的石狮,桥两侧为高三尺的青石栏板和石望柱,望柱顶端雕有38对狮、猴、鹰等动物形象的动物石雕,因此大石桥又有小芦沟桥之称。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但大石桥与芦沟桥又有不同,芦沟桥的石雕是各色各样的狮子,大石桥的石雕则是狮、虎、猴、鹰什么动物都有。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走近细看,雄狮昂首怒视方,或猕猴静坐若有所思,或苍鹰飞落捕捉白兔幼狮爬在母狮肩头上戏耍玩闹雕刻风格或粗犷或细腻,造型生动、线条流畅,是清代雕刻的艺术珍品。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可惜的是,因多次遭遇洪水冲毁,加之文革的破坏,大桥西侧若干石雕毁坏严重。清代的雕塑只剩一个个模糊不清的轮廓,但是仍能看出这些小动物生动可爱的造型。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历史沿革清乾隆以前,昔日河东以东、以南的村庄,因无桥梁沟通,要想进城非常不便,只好一靠渡船,二靠枯水季节架木桥通行。到了乾隆年间,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交通问题成了头等大事。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于是,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由井陉知县徐时得倡导拨银与县中士绅捐银修建桥梁,历时数年始成。建成的桥梁为连拱形式,全部用青石砌成,因此称“大石桥”。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原为12孔,长20余丈,宽2丈,高6丈。桥东西端各置有一对高5尺的石雕狮子桥两侧为高三尺的青石栏板和石望柱。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大石桥建成后不久,便遇上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和嘉庆六年(1801年)的绵河大水。两次大水共冲垮大石桥东端桥墩六孔。直至民国十七年(1928),才动工修复。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1929年补修完整,竣工时邀请城关一带知名士绅商议给桥命名。因当年孙中山坐火车到山西视察,曾在井陉车站停车,接见了井陉官员和当地知名士绅,于是大家将此桥命名为“逸仙桥”,并镌刻匾额嵌于桥孔之上。如今桥上已不见“逸仙桥”匾额。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1966年8月,绵河发水,又将大石桥东端五孔冲毁,到1967年补修完整,通行至今。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现在的大石桥全长一百零九米,宽六米,高八米,共十一孔是城关一带沟通绵河两岸的主要通道,而且同一桥保持着三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特色。不同时代修建的桥孔,风格略有不同。从桥洞的吸水兽位置,就能很清楚地分辨出来。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西端六孔是清乾隆时原建筑,桥面上还保存有初建时的三十八对石望柱雕刻。中间留有民国时重修的一孔东端四孔为建国后新修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井陉天长镇北关大石桥又名逸仙桥(图:玉文/文: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