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草原上的狼毒花(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高山草原上的狼毒花2019年6月29日内蒙古乌兰察布高山草原旅游 |
分类: 花前月下,爱相随,情相伴 |
人生很短,做一个有趣的人。一个有趣的人,内心一定是丰盈充足的,不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下都可以把生活经营成一首诗,在苦闷的日子里,笑出声来。——叶子题记
高山草原上的狼毒花
(2019年6月29日周六 内蒙古乌兰察布)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的高山草原上,像飘带一样的公路两边,盛开着一丛丛、一片片或白色或多色的花,它叫狼毒花,牧民们因它含毒的汁液而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狼毒花,华北地区的百姓俗称“闷头黄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花两性,很美丽,供观赏,根可以造纸。“狼毒”是这种花的学名,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狼毒或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月腺大戟的根。
狼毒花根系大,吸水能力强,能够适应干旱寒冷的气候,生命力强,周围草本植物很难与之抗争,在一些地方已被视为草原荒漠化的"警示灯"。而在高原上狼毒的泛滥,最重要的原因则是人们放牧过度,其他物种少了,狼毒乘虚而入。
虽然是在夏初,此刻高原上的温度和风却如秋天般的寒冷和凌冽。草尖上有的像火柴头般的红骨朵,有的已经开了花,狼毒花在如秋天般的风声里,在落日的余晖下闪烁着耀眼的光泽。
据说,它是草原蜕变成沙漠的最后一道风景线,有人说它比狼还毒,给人带来的是恐惧和死亡的威胁。但是,人们也都知道,从沙漠里走来的人,看到它,便看到了希望,知道它的后面就是生命和胜利。也只有它能够在最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存,并奇迹般地开花结果。
从植物学上来讲,狼毒花又叫火柴花,有瑞香科狼毒、大戟科植物狼毒、月腺大戟狼毒。我们在内蒙古乌兰察布高山草原上看到的是瑞香科狼毒,花苞的时候,是红色,开的花,却是雪白的,一株上可以开10~20朵,5个花瓣,花朵的直径不到0.5厘米,小而娇艳。
1.瑞香狼毒,又名:断肠草、打碗花、山丹花、闷头花、一把香。虽为草本,但其根茎多已木质化,这种狼毒长不高,从蔸部簇生出一从枝茎,但茎上不分枝。叶子披针形,有点像杉木的叶子。狼毒的花期为五到六月,圆球状的头状花序,与臭牡丹花类似。狼毒花有黄颜色、白带紫色,花美且香。狼毒花的果实为不常见的圆锥形,可用于播种。
狼毒喜旱,一般长在向阳的高山坡地、草地和河谷滩地。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狼毒确实并不好惹,是一种剧毒之物,常用于杀虫。
2. 狼毒大戟
这种狼毒属于大戟科大戟属,为多年生的草本,茎秆不分枝,而地下根则有点像商陆的人参状地下茎。总体来说,看到狼毒就会想起常见的猫眼草泽漆,因为它们长得太像了,毕竟它和泽漆同科同属,渊源很深。
大戟科狼毒的花不如瑞香科狼毒的花引人注目,极其普通平常。狼毒喜旱,常生长于干燥的草原、丘陵坡地、植物稀少的砂石山坡和松林下。与泽漆一样,狼毒有毒,也对得起这个名字,其根可入药。
3.月腺大戟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叶互生;叶片狭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2厘米,先端圆,基部楔形。杯状聚伞花序,排成复伞形;伞梗5枝,基部具卵状披针形或三角状长卵形的叶状苞片4~5枚;每枝再分2枝,分枝处有三角卵形或广卵形苞叶2枚,小枝先端具2片较小的苞叶及1个杯状聚伞花序;雌雄花同生于萼状杯形的总苞内,总苞先端4浅裂,腺体4个。蒴果光滑无毛。花期5~6月。生于山坡或林下草丛中,分布几遍全国。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2600-4200米干燥而向阳的高山草坡、草坪或河滩台地。
分布范围:多见于我国的东北、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其根、茎、叶均含大毒,根可制成药剂外敷,有祛痰、止痛等作用。亦可做农药,用以防治螟虫、蚜虫。但人畜绝不能食之,否则会导致死亡。【采集】春、秋采挖,去茎叶、泥沙,晒干。
主要价值 经济:狼毒的毒性较大,可以杀虫,根还可提取工业用酒精,根及茎皮可造纸;药用:根入药,有祛痰、消积、止痛之功能,外敷可治疥癣。还可治疗肺结核,胃肠道紊乱,牛皮癣,肿瘤等。
狼毒逐水祛痰,破积杀虫。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巴结、皮肤、骨、副睾等结核,疥癣,痔瘘。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破积聚,饮食,寒热,水气,恶疮,鼠瘘疽蚀,蛊毒。 ②《别录》:疗胁下积癖。
③《药性论》:治痰饮,症瘕。
④《滇南本草》:治胃中年深日久饮食结住,积久稠痰,状粘如胶。攻虫积,利水道,下气,消水肿,吐痰涎。
⑤《本草通玄》:主咳逆,治虫疽,瘰疬,结痰,驱心痛。
⑥《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下气杀虫。治痰饮停留,骨膜发炎,结核顽疮,酒齄鼻。
附方
①治积聚,心腹胀如故者:狼毒四两(锉碎,醋拌炒干),附子三两(炮裂,去皮脐),防葵三两。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五丸,以利为度。(《圣惠方》狼毒丸)
②治卒心腹症坚,两胁下有气结者:狼毒二两,旋覆花一两,附子二两(炮)。捣筛,蜜和丸如梧子大。服二丸,稍加至三丸。
③治心腹相连胀痛:狼毒二两,附子半两。捣筛,蜜丸如梧子大。日一服一丸,二日二丸,三日后服三丸,再一九,至六日,服三丸,自一至三以常服。
④治阴疝,阴丸卒缩入腹,急痛欲死:狼毒四两,防风二两,附子三两(烧)。蜜丸如桐子大,服三丸,日夜三度。(②方以下出《补缺肘后方》)
⑤治水肿:绵大戟细末,每股五分,滚水服。忌盐一百日,乃泻去黄水,其肿自消,如泻不止,冷粥补之。(《滇南本草》)
⑥治一切食积、痰积、虫积、气积、痞块疼痛,胸膈肚腹膨胀,饮食不消,面皮黄瘦,单腹胀:绵大戟为末,米糊为丸。如马豆子大,每服七丸,滚水送下,以利为度。(《滇南本草》)
⑦治淋巴结结核:一未溃或已溃者:狼毒切片,用水煮烂,除渣取药液,加热浓缩成膏,洗净伤口,外敷。二已溃者拔脓毒:狼毒一斤,蛇蜕八分,花椒一两,松香五钱。将狼毒煎制成膏,其他药研成细末,撒入并搅拌均匀。外敷。三愈合淋巴结结核伤口:狼毒一两,蒲公英根一两。煎成膏外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⑧治睾丸结核:狼毒、核桃、白矾各等量。烧存性,共研细末。每日一次,每次一钱三分,开水送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⑨治疠风癞疮:狼毒,童便浸炒,研末。每早晚各服五分,温酒下。(《张三丰仙传方》)
⑩治干癣积年生痂,搔之黄水出,每逢阴雨即痒;狼毒,醋磨涂之。(《圣惠方》)
⑾治久年干疥干癣及一切癞疮:狼毒(微炒研细末),轻粉减半。和匀,干疥癣癞疮,搔破搽之;湿者干掺,数次效。(《永类钤方》)
⑿治脏腑内一切虫病:川狼毒杵末,每服一大钱,用饧一皂子大,沙糖少许,以水同化,临卧空腹服之,来日早取下虫效。(《集效方》)
⒀治外伤出血:绵大戟研末撒于伤口。(《云南中草药选》)
药理作用 抗肿瘤:狼毒水提取物作用10-40g(生药)/kg、醇提取物2.5-20g/kg腹腔注射,连续10天,对小鼠肝癌、Lewis肺癌均有抑作用;水提取物10、20g(生药)/kg、醇提取物2.5、5.0g/kg静脉注射,连续6天,对小鼠肝癌也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69.5g(生药)/kg、醇提取物26.09g/kg灌胃,连续10天,对小鼠肝癌也有抑制作用。
用药禁忌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1.《本草经集注》:大豆为之使。恶麦句姜。
2.《药对》:畏占斯、密陀僧。
3.《本草汇言》:脾元不足,真气日乏者,不可妄施。
4.《得配本草》:畏醋。
5.《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孕妇忌用,慢性胃肠溃疡慎用。
6.《全国中草药汇编》有大毒,中毒则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孕妇可致流产。冲捣时需戴口罩,否则易引起过敏性皮炎等。
用法用量
1.《中华本草》内服:煎汤1-3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醋磨汁涂;或取鲜根去皮捣烂敷。
2.《全国中草药汇编》:0.9~2.4克;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粉敷患处。
药材来源
临床应用:治疗皮肤病
取月腺大戟洗净,剥去老皮,切碎,加水煎煮,直至用手一捻即成粉末为止;然后用纱布过滤,药液继续煎煮浓缩至一定粘度,冷后涂布患处,每日或隔日1次。或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0.18g,头5天临睡前内服1片,第6-10天早晚各1片,以后增至旱、中、晚备1片,一疗程为20-30天,个别延长至35天,总剂量7-12g。曾用上述稠膏治牛皮癣30例,13例痊愈,16例好转, 1例无效;用片剂治牛皮癣22例,基本痊愈2例,显著好转11例,好转7例,无效2例。稠膏亦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15例,均有较好 疗效,一般涂药3-10次即可见效。本品有毒,口服片剂有胃肠道紊乱(如胃纳减退、恶心、肠鸣、腹泻、腹痛等),头昏痛,乏力,体重减轻等反应,除1例因腹泻次数较多而终余病例暂停服药或减少剂量,均自行好转。另外发现部分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及血小板数略有下降,应用维生素 B4或 B6后均恢复正常。
治疗结核病
先制成狼毒枣,其法取狼毒放入锅内,加水煎煮,把大枣放入笼屉,约蒸二小时半即成;狼毒与大枣按3:4配制。成人每日3次,开始服狼毒枣每次10粒,视副作用有无,逐渐递增或减少,每次最多20粒;或第一周每日130g(约30粒),第二周每日225g(约45粒),第3周以后每日300g(约60粒)分 三次食后内服,连服三个月为一疗程;间隔1-2周,视情况可再 给第二疗程。曾治疗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皮肤结核、副睾结核、结核性角膜炎及肺结核,均有一定疗效。30例肺结核服后症状改善者22例,体重增加2-23市斤者28例,病灶进步18例,痰菌转阴9例,血沉下降14例,恶化者仅1例;对其他肺外结核,凡能耐心服用者,均有不同疗效。副作用有恶心、头昏、便溏等,经减量或停药后即消失。此外,蒸狼毒枣所剩在锅内的狼毒液经过滤后,用文火浓缩成稀糊状泥膏,可作局部治疗剂,治疗皮肤结核、癣疥、各种慢性皮炎、酒齄鼻、秃疮及各种顽固性溃疡等,均有一定效果。
治疗肿瘤
取狼毒 1钱放入200ml水中煮后捞出,再打入鸡蛋2只煮熟只吃蛋喝汤。用于治疗胃癌、肝癌、肺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等25例,治后症状减轻,少数病例可见肿瘤缩小。也可用狼毒与鸡血藤、苡米、半枝莲等制成复方狼毒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20-40ml,加入5%葡萄糖液行静脉滴注;或制成复方狼毒片内服。治疗20例晚期胃癌,在术前用药可以缓解症状,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在末后用药,可以巩固疗效,稳定病情。用药后一般具有止痛、增进食欲等作用。常见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晕、轻度腹泻,未发观对肝、肾及神经方面的毒性表现。
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狼毒大戟制成煎剂或丸剂,每次剂量相当于干品0.5g,每日3次,饭后服。治疗299例,观察10天,显效52例(17.39%),好转170例(56.36%);具有较好的平喘、化痰及镇咳、消炎作用,尤以平喘作 用显著;多数服药后 l、2天自觉出气省劲,痰易咯出,5天后咳嗽次数和痰量减少,食欲明显增加。但副作用较大,病人服水剂30分钟后即出现胃不适,口腔咽部发麻,头昏恶心,或腹泻、腹痛,停药后3-24小时,可自行好转;丸剂均有腹泻症状,对久热伤津、咽干舌燥、声哑、呕吐、恶心者不宜用。用上述的狼毒枣也可治疗本病,每次服3-5个,每日3次,副作用较水剂或丸剂明显减少。对278例观察 1个月,基本治愈21例,占7.6%,显效119例,占42.8%,仅个别有轻微口干,极个别有轻微肝功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