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口村护宁寺(原关帝庙)(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护宁寺(原关帝庙)2019年6月8日准格尔旗大口镇旅游文化 |
分类: 陪你一起走长城 |
人生很短,做一个有趣的人。一个有趣的人,内心一定是丰盈充足的,不论在什么样的处境下都可以把生活经营成一首诗,在苦闷的日子里,笑出声来。——叶子题记
内蒙古大口村护宁寺(原关帝庙)
(2019年6月8日周六 准格尔旗大口镇)
内蒙古准格尔旗龙口镇大口村护宁寺,旧称“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二00九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破土重建重修,占地面积4200余平方米,二00九年农历七月竣工,并恢复每年农历十三的传统古庙会。
护宁圣寺,寺观壮丽,依山傍水,古刹风貌,更展雄伟,和谐安宁。
说到大口村的护宁寺,就不得不说一说大口(莲花)古渡。鸡鸣一声三省知的内蒙古准格尔旗龙口镇大口村,古时这里曾是一个较大的渡口和市口,也是口里人走口外的路口,故得名“大口”。
据大口村康熙四十八年(1708)所刻的“市口碑记”所载,这里是古代林胡族的地方,明朝初年才被开垦为耕田。由于黄河两岸人民要求有个方便的交通和集市贸易场所,朝廷恩准在大口开设市口。
崇德五年(1641年)由于战乱,曾一度将市口迁移到了陕西黄甫川。康熙四十三年(1703年),战乱平定后,大口又成为“妇子宁止,室家盈止”的富庶之地。
地方官为了感激皇恩,让神灵保佑人民永享太平,捐资修建了一座供奉龙王,河伯,关圣的三神庙。清史稿地理志也有“河曲东北河水左读自偏关入,迳城西大迪渡……”, “四方商贾皆愿出其途”的记载,说明大迪渡是河曲与大口之间水路的统称,大口村也是当时商贾集散之地。
大口渡彼岸就是河曲的西口古渡。西口源于河曲人走西口,也叫走口外,河曲人到内蒙古一带生存。因为到内蒙古只有那一个渡口,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现在人就称作西口古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