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显通寺铜殿(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显通寺铜殿2018年9月22日山西五台山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中国宗教文化之旅 |
五台山显通寺铜殿
(2018年9月22日 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显通寺坐落在台怀镇,它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建寺最早的一座。该寺历史悠久,珍贵文物很多,是佛教圣地中的一颗明珠。
在显通寺内最珍贵也是最值得一看的文物,是千钵文殊铜像、铜殿和铜塔、无量殿、华严经字塔和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的大铜钟。
铜殿是显通寺铜铸艺术中最杰出的代表,位于显通寺后面的高台上,是一座用青铜铸件组装而成的纯粹金属建筑物,人称“显通铜殿”。人们说“显通、显通、十万铜”就是指它。
铜殿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殿高8.3米,宽4.7米,入深4.5米,用铜十万斤。据说是按照万历皇帝的意图铸造的。由于是下令铸造,为了取“万”字的吉利,所以铸造此殿的铜来自全国一万家,共用铜十万斤,殿内铜壁上铸有小佛一万尊,意味着祝李太后万寿无疆。
显通寺铜殿是我国仅有的三铜殿中的一座。另外两座,一座在浙江的普陀山,一座在四川的峨眉山。不过就其建筑艺术和美观俊雅而言,那两座都不及这座铜殿,而且峨眉山的铜殿早已在战火中焚烧坏了。
铜殿为重檐歇山顶,外观两层,内为一室,四角四柱,柱础似鼓。殿内上层四面6扇门,下面四面八扇门,殿内四壁上有小佛万尊,金光闪闪,灼灼照人。
殿中央供奉着高3尺的铜铸文殊坐狮像,造型美丽。殿内四壁铸满了佛像,号称万佛。
铜殿每面门扇的上端都铸有精细的花卉鸟兽图案。细看门上的图案,各不相同,合起来却能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正面横梁上的“二龙戏珠”和“双凤朝阳”更是活灵活现。明月中,桂树下,有一只玉兔昂首竖耳,目不转睛,胡须似动,十分机警。
莲下仙鹤图中,一朵莲花正在盛开,一朵已结莲子,花上扑蝶,蜻蜓款款飞来,荷叶下,一只仙鹤双脚入水,嘴里叼着一条小鱼。一幅幅铸画,铸法精细入微,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第二层的四周,有大约1米高的铜栏杆,其24面门上均有各式图案。殿脊的两端有铜铸的似龙非龙的宝瓶,光芒四射,耀眼夺目。
铜殿常被称为金殿,一方面是因其金碧辉煌的外观增添一处胜景,而另一方面则因得到历代亲王的支持,起到了稳定当时的政治经济局势的作用。看那迎风傲立的铜殿,吹不倒的铜旗杆,更吹不散“天下太平” 的忧患!
铜殿前下方左右两则,各矗立着一座铜塔,两丈多高,亭亭玉立,铜锈斑斓,古趣盎然。于1607年(明万历35年)铸成。
近年来,寺庙筹措168万元,用25公斤黄金贴金,使铜殿金碧辉煌,光芒四射,耀眼夺目。这座铜殿造型优美,结构完整,布局巧妙,图案丰富多彩,是异常宝贵的古代艺术珍品。
如果说木结构建筑唱出了我国古典建筑的主旋律,那么仿木结构的五台山显通寺纯铜建筑无疑是黄钟大吕的音节。
相传,明朝穆宗驾崩前后,少主年幼无知,皇亲李良发动了宫廷政变,接管了江山,就将娘娘李彦妃和少主打入了冷宫,想绝明朝后裔。这少主就是后来的万历皇帝。
大臣徐彦昭和杨波进入冷宫行谰,李娘娘又气又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把少主交给了徐、杨二人带走,让他们好好抚养。后来少主当了皇帝,惩除了奸臣。为了感谢母恩,就决定在五台山为李娘娘建造一座铜殿。
据记载,这座铜殿是明朝名望很高的佛灯和尚(山西平阳人),在现在太原市郝庄村南建起了高达13层的两座大塔(宣文塔)后,正在兴建永祚寺(即双塔寺)的过程中,又奉万历皇帝的命令,到显通寺“传戒”时建筑的。
据《清凉山志》记载,铜殿是五台山高僧妙峰于明朝万历年间,集全国十三省布施,用十万斤铜铸成。妙峰大师曾以舌尖之血和着朱砂书写《华严经》。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拜其为师,人称为“人天师表”,“法门砥柱”。
妙峰大师曾铸有三座铜殿,一在南京,一在峨嵋,一座在五台山,规格样式完全一样。前二者已失,显通寺的这座,是国内仅存的了。这座铜殿优美的造型,完整的结构,巧妙的布局,生动的图案,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高超的铸造艺术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