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花桥——嘉兴梅花洲八景之一(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香花桥2018年春节假期嘉兴梅花洲旅游 |
分类: 属于我们的古镇慢时光 |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始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香花桥——嘉兴梅花洲八景之一
在石佛寺旁边,还有一座古桥,至今屹立,就是香花桥。香花桥位于石佛寺南面长生河上,南北向,系单孔石拱桥,东西两端桥首均刻有“香花桥”字样。北侧可见石阶五级,南侧可见石阶三级。桥护栏系新添。桥东侧有柱联:“波涵汪泽贯千流,钵传石佛归宗风。”
现香花桥桥墩西侧北边并列两石,左石刻“候选州同知,信官张广涵,独建香花桥,乾隆壬辰岁。”行书。右石刻“前建乾隆壬辰岁,信官张广涵独建,重建光绪甲午年,信官朱采助赀,本学广文王震元助椿木。里人冯学古、陆瑞生冯学艺仝助赀。”正书。由此可见,此桥重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至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再次重建。
香花桥周边景色宜人,桥下是个水池,夏季睡莲盛开,幽香阵阵,周边是绿树鲜花,四季盛开,每每路过,空气中流动的是鸟语花香。凤桥著名诗人潘鸿谟在《寺门步月》中写有“香花桥晚风”的句子,让人浮想联翩,有沁入心脾之感。香花桥由此而得名。
梅花洲的龙脉传说与梅花洲八景中的香花桥和莲花池也有关系。龙脉指的是由吉福桥行至东岸开始一直到三步两爿桥止,三步两爿桥桥为龙须,两颗千年银杏树为龙角,环抱着中间的青莲池可谓龙戏珠也。
关于香花桥和青莲池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明朝初期,政局还不稳定。一次,朱元璋与开国宰相刘基(伯温来)到这里,发现水脉相依,地势奇特,揭竿起义打天下的朱元璋一眼看出此地非凡,有龙气汇聚,想起自己便是揭竿与龙气聚集之地,便担心此地会不会出现第二个自己,于是龙颜大怒。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便叫刘伯温想个破解之法。刘伯温是个饱学之士,此时早已被这里秀美的景色所折服,自然不忍毁了这美丽景致,于是对朱元璋说:“此地虽聚龙气,按理说,当从中斩断,但我朝基业尚不稳固,若斩断龙气恐引来上天降罪,落下天灾于百姓。要我说,斩龙气不如压制龙性,再大的龙气也难成大事。”朱元璋也觉得刘伯温言之有理,便降旨叫刘伯温在此压制龙性。于是他便在这里修建一座青莲池作为龙珠,修香花桥为珠篮,也算破了此地的龙气,后来此地相继建成多处建筑。
还有一个说法是讲,香花桥是通往保圣寺的必经之地。善男信女,四方游客,或坐船,或坐车,或步行,三五结伴,成群接队,前来朝山进香,瞻仰古迹。
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每天都普降曼陀罗花,只有多福多寿的人才能得到这种花,只有勤修善根的人才能闻到这种花香。游客们来到香花桥,就有 “咫尺西天”的感觉,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