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五当召玛尼墙(图:玉文/文:叶子)
标签:
五当召玛尼墙2017年10月22内蒙古包头旅游文化 |
分类: 中国宗教文化之旅 |
人,不过是这大千世界的匆匆过客,既然来了,就该留下点什么,至少能够证明我们来过。于是,在2016-11-02 15:17:59,我开启了我的博客生涯。——叶子题记
包头五当召玛尼墙
(2017年10月22日 内蒙古包头)
在距包头五当召不远的地方,有一面玛尼墙高二米,总长度七十米,是内蒙古地区规模最大、工艺最精的玛尼墙。石墙整体由无数个刻有六字真言的石块堆积而成,加上转经筒里的六字真言,此玛尼石墙共有十个亿的六字真言。
石墙上还刻有西方三圣等共八尊佛像。石墙后面立有五米高的七十杆尊胜幢经幡旗,象征着胜出一切烦恼违缘,证得圆满究竟果位。
墙体上有不少佛龛,这些佛龛中安放着各种各样的彩绘石刻佛像,玛尼墙的风景和动人细节就在这些供奉上。
这些供奉的嘛呢石多刻六字箴言,简短的六个神秘字符,在每一个石头上各有不同呈现,它们或以本色示人,或被点染以红、绿、黄各色。
除了这些六字箴言外,还有就是刻着大段经文的石板,另一些就是的画有各种佛像的嘛呢石,这些嘛呢石还在旁边装饰着一些具象征意义的图案,你可以感受到雕刻绘画师的别具匠心。
佛龛里供奉石头上刻画的图案内容大都是各种佛像或奇异的神兽,图案线条流畅,造型生动,显示出制作者高超的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当你慢慢沿着嘛呢墙而行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是一个嘛呢石的大汇展,每一块石头都是那么的精美,灵性,都有生命、力量,堪称藏传佛教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嘛呢石,以在石头上刻有"嘛呢"即梵文佛经中的六字真言而得名。六字真言为"唵嘛呢叭咪吽"六字。藏传佛教认为,常念"嘛呢"死后可不入地狱,或少受地狱之苦,甚至可以升至极乐。
可以说,嘛呢石是古老的藏族传统文化中,对宗教崇拜所持态度的概括和具象表现。虔诚的藏族佛教徒永远相信,只要连续不断,持之以恒地把他们日夜默念的六字真言纹刻在石块上,这些石块就会有一种超自然的灵性,能使他们洗清此世的"罪过",并能引领他们走进他们神往已久的西天净土。
在藏传佛教文化中,将此生的磨难和清苦,看成是来世幸福的基础。因此,纹刻嘛呢石这种即能表示虔诚,又能带来“磨难(繁重艰巨的劳作)的信仰表现方式为广大藏族佛教信徒所接受,并使其精神发扬光大。
随着他们不倦的纹刻,久而久之,大小不一的嘛呢石便越来越多,他们被整齐有序地堆放或垒叠在一起,便成了嘛呢堆和嘛呢墙。
在众多的嘛呢石中,还有多幅佛像石刻画,这些石刻画生动形象,线条流畅,一如一本书中精美的插图。和嘛呢石一样,石刻画也是藏族人民智慧和才华的体现,对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OM MAŅI PADME HUM)”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源于梵文,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六字大明咒是“唵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至高无上,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久远劫前,观音菩萨自己就是持此咒而修行成佛的,佛名正法明如来。
中国人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由来已久,认定他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尊者,因此自古以来持诵观世音菩萨圣号者众多。
嗡嘛呢叭咪吽,这六个字称作六字真言又名六字大明咒,像征一切诸佛菩萨的慈悲和加持,特别祈诸观世音的加持,因此在藏民心中有着无可比拟的神圣感,观世音菩萨深深关爱众生。
藏文"六字真言"是梵文的转写,开头的嗡(aum)是代表众佛"身密"的种字,是多数密咒共有的前置词,也称"持宝"字。结尾的吽(hum)是代表众佛"意密"的种字,共有五个部分组成此字,象征"五种佛智"。中间嘛呢(mani)叭咪(bedmei)是"珍宝"、"莲花"或"宝莲"。这两个词是并列的观音名号。全文的意思是:"具足佛身、佛智的观世音观照!"。
六字真言定为观世音菩萨的明咒,"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要身、语、意相应,与佛成为一体。"嘛呢"二字是梵文,是如意宝的意思,表示宝部心,又叫"聚宝"。"叭咪"二字是莲花的意思,表示莲花部心,比喻佛法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永远纯洁。"哞"字表示金刚部心,是祈愿成就的意思,必须依靠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果,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佛的境界。
佛教中的六字明咒的代表功德。观音号称"莲花"和"持莲大师",其意有三: 
1.观音属事部"莲花种"主佛;
3.莲花象征"出泥不染"、"超尘脱俗"的高尚品格。观音利众慈悲心号称第一,故以"莲花"为名。雪域藏地,佛经称"观音教化"之地,吐蕃松赞干布号称"观音化身",西藏古王宫称"布达拉"就取观音佛国"普陀"之名,历代达赖喇嘛号称"观音化身",故在藏语中称"巴格尔强瓦",意思是"持白莲"。因此在藏传佛教中普及率最高的佛号算"六字真言"。藏族男女老少无人不知"六字真言",对"六字真言"的研究在藏传佛教中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