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 文:叶子)

(2017-06-15 08:24:18)
标签:

武夷山崖居

天车架

2017年春节

福建武夷山

分类: 厦门-泉州-武夷山-福州行记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中有一独特的奇观,它就是古代崖居。它是古代山民居住的原始形式,既能起着防兽、防盗作用,又能巧化天然山体为屏障,利用天然岩罅为宅居,节约建筑材料。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武夷山古崖居(天车架)位于水濂洞景区、章潭涧南面、丹霞峰岩腰一条狭长岩洞之中,为武夷山现存十数处古崖居之中保存最完好的人文名胜之一,相传宋代就有山民穴居于此。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清咸丰4年至7年(18541857),太平军两度进入崇安(武夷山市),城中富豪纷纷在武夷山各处天险构筑避难所,此是其中之一,构建时用天车(旧式轱辘)从岩底起吊木料至岩腰狭洞之内,再依势架设木楼。木楼恍若空中楼阁,上仰悬崖,下临深涧,正面无路可攀,当年太平军在此围攻富豪多时,未果。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但后山有小经可通,奇险无比,曲折盘旋,顺悬崖裂隙而涉,方可达,难怪太平军也无法攻破崖居。庆幸,否则该景点将不复存,天险留物。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天车架”嵌于崖壁半腰的一条东高西低、长约百米的岩罅中,上下相距数十米,崖居者通过木制的“天车”(辘轳)上下升降以便载人和传送物资。崖居建筑为土木结构,巧如空中楼阁,东端为膳食区,完好地保存着民用的瓮、石臼、舂杵、土灶等遗留物。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中部为起居区,深广各数十米,建有两层木楼房,梁、柱、檩等均保存良好;西端装有4副辘轳,绞盘和辘轳架等仍可使用。崖居东端、中端和西端有木梯、栈道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住宅群。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崖居遗址上有一段摩崖石刻,文曰:“北斗峰旁有铸钱场焉,岩超壁立,虽戎马纷来,攀越莫上。时,发逆(即“长毛”,系对太平军的污蔑称呼)扰崇,予乃择险至此,架天车,开旷石,接泉饮,其门户侧、广、深各五丈有奇……”据地方志记载:清咸丰七年,太平军攻陷崇安县,击毙县令莫自逸,军威迅猛,后北上浦城。崖居者当在此时之前避难山中,构建崖居。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他们架“天车”,以便人与物自如上下;“开旷石”,以拓宽崖居面积;“接泉饮”,以保证充分的饮水源。岩刻所记载的山中曾有私设的铸钱场之事,恐系传说,无可稽考。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崖居者在此居住数月,俟太平军过境后即返回豪宅,崖居即无人居住。41年后,为避免传说中的红毛鬼(指洋人)扰崇,又住进了蔡氏的大姓士绅,他们在崖居的石砌矮墙上嵌了“蔡义礼智房,光绪二十六年 月”的碑石。入住者蔡氏大姓套用儒家伦理道德“三纲”、“五常”的格言为其各个房头的儿子命名。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五常”为仁、义、礼、智、信,蔡氏望族入住“天车架”的房头分别为二房蔡义、三房蔡礼和四房蔡智。文物和地方志工作者还涉险登临崖居考察,挖掘出“洪记衣箱第十八号”的竹制行李牌、乾隆通宝铜钱和三寸金莲绣鞋等物品,当时蔡姓各个房头仓促出城,携妇带仆登山避难的情景一一在目,恍在眼前。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与崖居并为山中文化奇观的有崖葬(既架壑船棺)和崖寺。崖寺建在狭长的岩罅中,寺庙虽小,但举凡知客厅、山门、佛殿、后殿、香积厨、留宿处等均依序排列,一应俱全,香火鼎盛,正应了一句老话“螺丝壳里做道场”,殊为山中奇观。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从霞滨峡口,沿章堂涧往西行约里许,便可看到雄峙如城的丹霞嶂半壁有几个毗连的岩洞,洞中有几幢小木楼就崖构架,或藏洞内,或临崖畔,上下悬梯,左右环栏。从下望去,俨然空中楼阁。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丹霞嶂岩洞,上倚危崖,下临深渊,地势十分险要,乍看似乎无路可攀。但只要从山后绕道火焰峰而上丹霞嶂顶,尔后从山顶的岩洞口顺梯而下,便可到达其中。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明明是建于崖壁间的悬楼,为什么又叫天车架呢?这是因为当时施工时为节省时间,所用的木材均是从岩底直接吊上去的。悬架在洞外的几根杉木,便是当时安装天车——一种起重机械的架子。“由表及里”,故当地人便称之为“天车架”。此可往丹霞岩口经“后土”山寨门便可进入。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神秘的古代武夷山崖居(天车架)(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