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 文:叶子)

(2017-03-29 20:16:21)
标签:

福州鼓山

梅里舍利窟

“海会塔”

2017年2月4日

旅游

分类: 厦门-泉州-武夷山-福州行记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

(2017年2月4日 福州鼓山)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海会塔位于鼓山梅里景区的舍利窟。舍利窟有许多高僧合葬墓塔,除了安置当山历代祖师的“最胜幢”外,还有一座建于北宋年间的“海会塔”。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海会塔的“海”在佛经中是众多的意思,“海会”则是佛教圣众会合之处,形容德行之深与数目之多,譬如大海,“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海会”用作墓的总名时,取海众同会一穴之义,也叫“普同塔”,指众僧的纳骨塔。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海会塔,风字形,墓塔呈八角。据《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记载:“普同塔在钵盂峰之下,面双江而绕万岫,极称形胜。创造于宋大观三年(1109年)。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宋大观三年(1109年),第十九代住山有需禅师建海会塔,内分三圹,左右藏海众灵骨,虚其中以待住持……后需之嗣第二十二代邦靖禅师,每升座手握木蛇,时人称木蛇和尚,住持有年,一旦日方中集众上堂,玄机雷动,退座而寂,火化以小瓦棺盛其遗蜕。藏于中圹上位石龛内……。”由此可知,邦靖木蛇是第一个归葬入塔的住持。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宋政和二年,僧体建造塔亭,后基址废坏。清同治十二年春,三次担任住山的净空领大众重建。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因邦靖木蛇禅师之后的几任住持都单独建塔,海会塔日渐颓败,一直到崇祯三年(庚午1630年),“监寺(弘晓等)始伐石修葺,启其圹以古骨石尽归于左,而空其右以待方来,中圹石龛外则仍虚之也。”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明崇祯三年(1630年),监寺弘晓等重修

清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年)八月二十日,涌泉寺监寺比丘法愿见海会塔自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永觉元贤禅师入主鼓山至今,“历今凡五十有余载。僧众云来而右圹亦满。”乃“慨捐衣钵,复启塔重修,乃移两旁骨石归于中。左圹全虚,而右圹余者十分之一,后来者左右俱可进也。既封复造石座高尺余,盖满三圹而塔身巍然峙立于上,牢实坚固且无雨水渗入之虞。复作塔围二重以障山水,至此而塔功大备。”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监寺法愿重修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续胜幢塔主了堂禅师

了堂禅师为108代当山住持,原是独立建幢供奉,后幢毁,归入海会塔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鼎彻,清代曹洞宗僧,号了堂,江南甘泉(位于江苏)人,俗姓韩,为韩愈五十三世孙。少读书,究性理。游鼓山参谒道源一信禅师,得其印可(印证认可),继游圭峰(今陕西县东南),研习华严,读洞上五彻于五位宗旨,俱有契发,阅大愚三玄三要等颇有独到见解嘉庆六年(1801年)继“继云鼎善”任涌泉寺第一百零八代住持,主鼓山二十一年,世称“鼓山了堂鼎彻”,是禅宗西土七十四世、青原(云门、曹洞、法眼三宗皆出青原)三十一世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有清一代,先后有涌泉寺第九十四代住持永觉元贤禅师、第一百零八代住持了堂鼎彻禅师、第一百二十六代住持妙莲地华禅师、第二百二十八代住持振光古辉禅师、第一百三十二代住持盛慧隆泉禅师五大得道高僧归葬海会塔内,个个都是德行崇高、智珠在握,对鼓山的中兴起了重大的作用。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永觉元贤禅师(1578-1657),福建建阳人,俗姓蔡,初名懋德,字暗修,是明末清初曹洞宗寿昌系鼓山法脉(即鼓山禅、鼓山系)的创始人,从1634年到1657年,前后住持涌泉寺达二十三年,使鼓山终成“八闽丛林之冠”。元贤及其门下所形成的曹洞宗“鼓山禅”在整个清代非常兴盛,座下弟子常有200余人,临终时印可“为霖道霈”为嗣法弟子。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妙莲地华(1824-1907),福建归化人,字妙莲,号云池。光绪四年(1878年)投鼓山奇量出家,次年依本山怀忠受具足戒。他志愿深闳,威仪简重,以净土为归,为修复鼓山大殿,远渡台湾苦心募化,获布施乃返,整建殿堂。光绪十年(1884年)继承奇量法师任涌泉寺第一百二十六代住持,第二年杖锡南游,先后抵达群岛,回来后发愿重建福建龟山崇熙寺。1891年在马来半岛槟城创极乐寺,自任开山,作为鼓山下院,这是南洋有中国寺院的开始。后回福建福州重修白塔寺,并筑龙阁。又短暂住持过漳州崇福寺,引退后归极乐寺设普同塔。三十年(1904)奉旨赐紫,自北京请回大藏经二部,极乐寺、崇福寺各得一部。并帮助修复了雪峰寺、崇福寺、林阳寺等禅宗名刹。61岁时,将极乐寺务交付本忠,回到鼓山,重修天王殿。光绪三十一年(1905),于崇熙寺圆寂。从1884年到1902年,他前后主持鼓山十九年。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振光古辉,湖南湘乡人,1906年至1924年继圆朗古月禅师任鼓山涌泉寺第一百二十八代住持。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盛慧法师(1874-1959),又我隆泉,俗名王佳福,福建福安坂中乡湖口村人。十九岁入空门,礼鼓山文明禅师为师,次年依振光古辉受具足戒。学律三年,遍参南北名山大刹,云游南洋诸岛,东渡台湾海峡。他通晓佛理。宏扬佛法,深受佛徒绅士推崇。返回鼓山后任首席监院,总揽全寺大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继承虚云古岩禅师衣钵,任鼓山第一百三十二代住持。“七七事变”时,盛慧向南洋华侨劝募巨额捐款,上缴资助抗日之用,他返回福安,在赛岐创建金钟山万寿寺,建立闽东临济宗支派,重建韩城南郊观宗庵,为女众修行道场,并发扬百丈祖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优良传统,促其建立香厂,自食其力。同时在韩城湖山三宝寺建立福安县佛教会,任会长,直至解放前夕。解放后,他被选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1953年至1955年,以福建省佛教代表身份出席全国人大。1959828日,圆寂于鼓山涌泉寺,享年85岁,舍利分置于寿宁、福安两塔安藏,以资纪念。他住山达二十年,先后两次接替虚云,两次接替圆瑛,四任住持。
鼓山梅里舍利窟——海会塔”(图:玉文 <wbr>/ <wbr>文:叶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