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陶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2016-12-29 17:16:17)海门市教育科学规划微课题
《亲子陶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研究》开题报告
1.
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灵,任凭孩子怎么捏、揉都会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丰富,出现的作品越是充满童趣的美。陶艺制作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因为哪怕完成一条粗线,也要经过搓、磨等等工序,更不说完成一件小作品了。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上釉后烧制成彩色的瓷器,一定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更有信心。
现在许多陶艺培训班都允许父母陪着孩子,与孩子一起做一件陶品的过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动手的过程是亲切的。这对亲子关系是一种促进。玩陶土能带给孩子快乐。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在每一个孩子的眼里,世上的万物只分为好玩与不好玩的,而陶艺无疑属于好玩的行列。带给孩子一份快乐的心情是每个爸爸妈妈都希望的,当孩子们通过自由地玩陶土,随意地糊泥、用力敲打泥巴、捏塑泥块等等所获得的快乐,不正是爸爸妈妈的希望吗?
2.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国外陶艺的发展状况陶艺是一个国际性的艺术语言,尽管是处于不同的时代,世界陶艺的发展也有着相应的共同特性。
我园近几年一直在研究“陶艺教育与开发幼儿潜能的研究”,研究陶艺教育对幼儿潜能开发的可行性,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适合幼儿的集体陶艺教育课程。随着陶艺课题研究的深入,我们开始对一些问题进行反思:以教师主观安排的活动内容和计划会不会压抑幼儿的积极性,幼儿的个性有没有得到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怎样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如何让陶艺教育活动在深入幼儿的生活?
3.研究的目标、内容
具体的目标:
1.幼儿发展目标:针对幼儿发展的特点和主题教育的目标,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区域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让他们充分享受陶艺创作的乐趣。从而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
2.工作目标:设置开放的幼儿园陶艺公共区域,为幼儿和家长提供自由玩泥的空间,使陶艺特色教育深入家长心中。
将《规程》与《纲要》的精神落实到我园的教育实践中,构建陶艺区域活动课程,完善我园的陶艺园本课程。
3.教师发展目标:理顺教育关系,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角色的转变,为区域活动的指导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专业水平。
研究的内容:
1.亲子陶艺课程的操作策略研究。
2.陶艺活动中促进亲子情感的研究。
4.研究过程与方法
1.准备阶段(2016.8—2016.9)
2.实施阶段(2016.10—2016.6)
围绕课题的各项内容开展研究,撰写有关论文,设计活动方案、活动案例。
3.总结阶段(2017.7—2017.8)
5.预期研究成果
1.建构了幼儿亲子陶艺教育活动的目标;
2.创设开放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陶艺公共区域,保障幼儿自由活动的空间,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3.亲子陶艺组织活动多样化,调动了亲子活动的积极性。
4.初步建构了亲子陶艺活动的指导模式和操作流程。
5.亲子陶艺特色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