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归樵:一诗一得(941—950)||周正环咏物诗浅析

(2022-08-15 00:16:41)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评

归樵:一诗一得(941—95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941

登马邑古城

郑雪峰

马阵边声杳旧埃,龙沙北望客登台。

二千年后神犹凛,天际奔云莽荡来。

诗人登台北望,将“马阵边声”的历史联想与“天际奔云”当下情景相互挽合,造成时空叠合之美的艺术效果。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归樵)

 

 

942

丁香

郑雪峰

亭亭细影淡梳妆,浅浅春愁静倚廊。

除却相思能沁骨,人间惟有紫丁香。

“细”“淡”“浅”“静”唯美中相思如紫丁香般忧郁而未吐。可与“相思只在,丁香枝头”对读。(归樵)

 

 

943

观兵马俑

刘庆霖

鲸吞六国鬼神惊,秦俑依然气势宏。

若使我生千载上,定邀嬴政夜谈兵。

“秦俑”之“气势宏”联想到“鲸吞六国”之史实,诗人意犹未尽,思接千载,“若使我生千载上,定邀嬴政夜谈兵。”以超越时空的激烈壮怀,反衬嬴政之帷幄运筹。(归樵)

 

 

944

洪塘大桥暮望

留取残荷

人字青山夹海阔,鸥影东西万点雪。

金山寺外怒潮生,卷起洪塘桥畔月。

于宏阔的场景中,突出“桥畔”之“月”,虚实相衬,以增强画面视觉冲击力度,“卷”字动态描摹,点睛欲飞。(归樵)

 

 

945

辛丑中秋

廖国华(湖北)

劳人思万千,夜月逢三五。

人祝月无亏,月祈人有谱。

窥人种疫苖,对月闻砧杵。

谁解未归人,幽情对月吐。

错落分承,句句不离“人”与“月”,诗句灵妙浑圆,字字致理,句句致情。(归樵)

 

 

946

丁亥中秋天山夜归

星汉(新疆)

路转秋风外,家居雪岭西。

寒河冲石怒,明月压山低。

碧落浮人语,青云碍马蹄。

归途星斗少,恐是远林栖。

“寒河”“明月”“碧落”“青云”“冲石怒”“压山低”“浮人语”“碍马蹄”视听结合,相互衬托,天山景物更具立体感,读之若身临其境。气象雄逸,造语奇峻。浑厚而不失圆润。(归樵)

 

 

947

中秋祭内

李元洛(湖南)

共度中秋六十年,相怜相守月圆天。

我君去后中秋月,月到中秋再不圆!

三叠中秋,两复月圆,寓中秋之思与哀内之痛于往复回环之嗟叹中,不禁随君怅然耳。(归樵)

 

 

948

中秋雨

李荣聪(四川)

去年中秋雨,今又雨中秋。

谁将天化了,来洗异乡愁。

五绝最忌复字,然此诗却因复字而倍觉传神,诗人将洗不尽的乡思愁寓于中秋雨的兴象之中,此诚复字之妙用也。(归樵)

 

 

949

望月打油

李树喜(北京)

月亮悠然天上走,阴晴圆缺莫须有。

可怜自作多情人,为酒为诗找借口。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更能增添作者对人之可怜多情的感叹。(归樵)

 

 

950

中秋赏月述怀

刘庆霖(北京)

莫谓人间路万重,一壶浊酒笑临风。

手提明月行天下,怀抱诗灯挂夜空。

“手提明月行天下”“怀抱诗灯挂夜空”思出常规,借助超现实的手段,获取独到的艺术表现力。(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诗词赏析·周正环咏物诗浅析||江淮吟苑第290期


周正环,1951年出生,号石缘居士,安徽明光人。曾从事工、农、兵、医、教等职业,退休前系高校法学教授、律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会长兼会刊《安徽吟坛》主编,芜湖诗词学会会长兼会刊《滴翠诗丛》主编。出版诗集《心旅诗存》《石缘吟草》,编注《历代绝句六百首》《皖雅续集》,主编《滴翠诗丛选粹》《安徽当代先贤诗词选》等。

 

  析 人 简 介

 

金长渊,安徽合肥人。1950年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原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合肥市庐州诗词学会副会长,《庐州诗苑》执行主编。现为安徽省诗词学会顾问、《江淮吟苑》副总编。曾责编过《炳烛诗书画》、《诗词创作与研究》。有作品集《涓埃集•韵语》、《涓埃集•诗谭》《涓埃集•文薮》《涓埃集•乡音》等。

 

写在前面的话

       前不久,由中华诗词学会组联部供稿,云帆诗友会微刊以【会长风采】为专题,刊载了安徽省诗词学会会长周正环先生的部分近作诗词专辑。一共辑录了30首诗词。笔者读后,觉得每一首都堪称精品,非率意之作,值得反复吟咏、咀嚼和翫味。

       中华诗词学会在十四五规划中特别提出,要重视诗词评论。有鉴于此,产生了对周正环先生诗词作品的赏析和评点之冲动。这倒不是因为诗主系省诗词学会领导而过于拔高奉承。笔者多年前曾出版过个人诗词评论专集《涓埃集 · 诗谭》,其中既有对名家诗词的评论,也有在长期担任诗词刊物编辑过程中,对素昧平生的普通诗家优秀诗作的评论和赏析,且在一定范围内对诗词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中华诗词学会的部分领导和中华诗词研究院的专家对笔者的拙著诗谭卷颇感兴趣,曾经专门要过此书。

       下面,笔者就云帆诗友会推出的周正环先生的三十首作品,根据题材,划分为三种类型【咏物诗】、【游历诗】和【感怀诗】,分别作些浅探,谈谈个人粗浅的阅读心得,不见得准确,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引起大方之家对优秀诗词作品的欣赏探讨,进一步推动我省诗词创作的健康发展。

       这里之所以叫赏析而不叫点评,是因为不敢居高临下空发议论。曾见到有名家对诗友们的诗作评点非常粗糙和抽象 ,以“妙哉美哉”,“巧寓深意”,“生动有趣”几个字敷衍,并没有针对作品内容说到诗主的诗好在哪里,对读者没有启发作用。鉴于此,笔者在赏读过程中,有的文字稍长了一些, 敬请诗主和读者批评指正。

 ——金长渊

 

 

山雨

带雾飘红雪,含烟润绿枝。

岭头云作画,涧底水吟诗。

【赏析】

       咏物诗,所要吟咏的就是诗题的“这一个”,要切题,要形象逼真。这首五绝,通过“带雾”“含烟”几个词素所表达的意象,极具形象思维。几个动词炼字炼得恰到好处,首二句的飘、潤富有动感。三四句用的是拟人笔法,山头上飘动的云彩似乎在作画,山涧淙淙的流水犹如诗人在吟诗。短短二十个字,极具画面感,如诗如画,声色俱佳,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诗律艺术上说,虽然绝句不要求对仗,但这四句诗,如唐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一样,平仄对立,词性对等,对仗毫无斧凿之痕,浑然天成,恰好是两副不可多得的佳联。读者诸君仔细品味后,会拍案叫绝!

 

 

古井

只眼观天象,清波静不扬。

恒温容四季,世态任炎凉。

【赏析】

       起句就不同凡响,用比拟手法,把井人格化了,形象贴切。井口朝上,似乎是人的一只眼睛在观察天象。井中清清的碧波,深邃,沉静,从不喧扬。唐代孟郊《烈女操》中有句:“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古井并非无波,只是“不起、不扬”而已。古井之水任凭世态炎凉,一年四季总是保持着正常温度,从容、包容。说是写井吗?是也;说是写人吗?也是!

 

 

咏莲

红粉动瑶池,清新透绿衣。

有缘登法座,未敢薄淤泥。

【赏析】

       古今咏莲花之诗多矣。但这首绝句首二句重景趣,转结重理趣。莲花代表清净,一尘不染。虽然它生长在污秽的泥塘之中,但是依然影响不了它,开出芬芳美丽的鲜花。因为有此含义,所以佛教一般的法座是莲花座。结句没有局限于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的诗意表达,而是更进一层:无论莲花如何“动瑶池、登法座”,也不敢鄙薄养育它的“淤泥”,乃不忘其根本也。这是对诸多莲花诗常见立意的一种突破。       

      由此可见,写好诗,也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否则,就物写物,难以超脱物的本身。

 

 

泥土

泥墙风雨摧,塑像踞莲台。

记得来时路,同为土一堆。

【赏析】

        按说,泥土是最平凡普通不过的了,有什么值得吟咏的呢?但在诗人眼中,连高坐在莲台上最为圣洁的菩萨塑像,也离不开泥土,原本也是同为一堆土。这样,就赋予了平凡之物的不平凡之特质。

庙堂上高踞莲台受人膜拜的塑像,和庙堂外饱经风雨摧残的泥墙,或许就是来自同一堆泥土。诗中只说了“记得来时路”,那么归途又将如何?千载之后,二者会不会又“同为土一堆”呢?诗中没有明说,而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就留给读者去体味了。

 

 

围棋

入局苦相争,纹枰意纵横。

任人评黑白,我自计输赢。

【赏析】

       咏物诗,应以紧扣诗题的内涵为旨要。写围棋,棋子的颜色是黑白分明,棋盘线条是纵横分列。对弈双方一旦进入围杀,总是在苦苦相争,一决输赢;而局外人则可能会更多的去“评黑白”。对于世事人生,无论是入局者还是局外人,你究竟是重“黑白”,还是重“输赢”?这永远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终极追问。短短二十个字,写尽了纹枰特质,言简意赅,以少少许胜多多许。

 

 

钟点工

四出奔忙赛秒针,家贫敢不惜光阴。

年华似水分时卖,到老何尝值寸金?

【赏析】

        诗忌直说,首句用“秒针”比拟钟点工的忙碌运转不停,总在与时间赛跑,奈因家庭贫困才珍惜光阴不敢懈怠啊。第三句笔锋一转,——时间匆匆,岁月滚滚。青春岁月,很快就随着时光溜走了。美好的时光像水一样地流走,只留下无尽的怆然;数十年光阴就像哗哗的流水就这样分为每一小时每一小时地被卖掉了,老来何所依靠?人们都说“寸金难买寸光阴”。这里却是逆向思维:对于终日辛劳的钟点工而言,半世光阴也未必值得寸金啊。作为多年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诗人,结句七个字,对现实生活中弱者的同情,尤能体现出其人道主义情怀。

 

 

筷子

百年修得此生缘,冷暖沉浮乐并肩。

众口铄金浑不怕,敢尝百味在人先。

【赏析】

       咏物诗,常见的有两个角度,一个是以我观物,还有一个就是以物拟人。以我观物,就是用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物状。以物拟人,就是赋于物品人的性格,写物即是写人。

       这首咏筷子的七绝,既赋其形,——肩并肩,冷暖沉浮不离不弃;又传其神——百味先尝,无惧众口铄金。可谓形神毕肖。

 

 

黄山飞来石

当年底事谪尘埃,空负擎天济世才。

翠竹幽兰风雨伴,今生不愿再飞回。

【赏析】

       首二句把飞来石比作被上天贬谪到荒山野岭而又具有擎天济世之才的人,空有抱负,怀才不遇。第三句一转,既然来到了山间,有翠竹幽兰风雨相伴,那就既来之则安之,不愿意再飞回天堂了。“托物言志”哉?

 

 

雪岭云杉

亭亭秀出白云边,浴雪凌寒质愈坚。

不羡庄樗称散木,长材志在柱青天。

【赏析】

       雪岭云杉林分布在新疆天山南北坡、昆仑山西部、准噶尔西部山地等处。从作者所发近作连在前后的登青城山珠穆朗玛巩乃斯草原和高原朝圣者一组诗来考量,此诗应该是作者西游途中的所见。就像茅盾抗战时期去新疆途中见到白杨树而后写的《白杨礼赞》一样,不过,一是散文,一是七绝。

        首句一个“秀”字,亭亭玉立于白云边,描摹云杉之形,白云边和结尾的柱青天,用夸张的笔法,极言其高,(有资料介绍云杉最高可达45米)。次句刻画云杉之神, “浴雪凌寒”紧扣题目的雪岭(可见诗题无一废字) 。肖华写红军过雪山草地“野菜充饥志愈坚”,此处写云杉的材质之坚硬,乃是双关。转结处,意在强调云杉志在柱天立地,不像樗树那样因无用而苟且性命,表达了积极用世的志向。这也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吧。

       顺带解释一下,庄樗(chu)一词,典出《庄子集释》卷二中〈内篇·人间世〉。惠子对庄子说樗树质地不好,不能成材。后遂以“庄樗”喻无用之材。散木,原指因无用而享天年的树木。后多喻有人为了全真养性而遁世、遂不为世之所用。

 

 

钞票吟

世间几版彩印纸,惹得多少悲与喜。

思君夜不寐,爱君竟成痞;

依君作奴婢,贪君忘羞耻。

坑蒙拐骗亦寻常,自提头颅为君死。

挥撒逐飞花,聚散随流水;

无度成恶魔,有道即天使。

买得豪车与名邸,买得风光多旖旎;

买得幕后磨推鬼,买得台前长有理。

买妇却难得芳心,买友未必成知己;

买药无由享健康,买命终将再不起。

       君不见硕鼠穴中积如山,巧取豪夺犹未已。君不见追赃量刑始恨多,抛却行囊空一体。

结局同归零,此君何足倚。

便焚冥钞万千缗,安得黄泉买朱紫!

 

【赏析】

       这是一首古体仄韵诗。虽是杂言诗,用的是平水韵上声四纸部韵,在仄声韵当中,最好还是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虽然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并不强调一韵独用,但此诗一韵到底,足见诗人用韵严谨。诗中对钞票进行了精准描摹和刻画,对钞票的利弊(主要是弊端和副作用)进行了深刻批判剖析,其中妙句多多,警句随处可见,堪称解剖刀。古风从格律上没有严格要求。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但该诗中对句的使用,如“挥撒逐飞花,聚散随流水;无度成恶魔,有道即天使。”(注意:我这里说的对句,而不是对仗,它不要求像律诗对仗那样句中平仄相间,上下句平仄对立,而只是词性对等),无疑增加了诗句的对称美。另外,排比的运用,例如:连续八个“买~,买~”,如此,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吟咏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感染力,增强了作品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首古风,发挥了诗歌“怨”的功能,怨刺不平,对唯利是图,唯钱是尊,一切向“钱”看的歪风俗气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和批判。有人说,古风对平仄要求不严,容易写。其实不然,像《钞票吟》这样的一首古风,比十首格律溜都难,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

 

       以上一组咏物诗,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句不犯题”。古今诗人们写诗往往避开题中文字,目的是为了使诗意更含蓄、蕴藉,避免文字浪费。从这个角度而言,避免犯题,无疑对诗的意境扩容是大有益处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