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淮君品诗”第六辑||一诗一得(931—940)

(2022-08-08 17:44:16)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评

英子评诗微刊第381期||【诗说荐裁】“淮君品诗”第六辑


淮君简介

      淮君,本名康怀军,网名红米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诗词学会理事、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会员、略阳县诗词学会顾问。有散文、诗词、诗词理论和赏析发表。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淮君品读: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必须是一首好诗,一首五绝里孤篇压倒全唐的经典之作,一颗镶嵌在唐诗桂冠上璀璨了千年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明珠。

 

      五绝讲究文约意宏。按照格律诗约句准篇的要求,四句二十字,文约之规,已无可言之处,自然只能品读其意宏之境了。

 

      起句已是黄昏,白日依山,夕阳眼看着就要落下去、淡下去、暗下去了。这是一种静、收、近、降、沉、衰、淡漠、微凉、即将结束、将要消失的气韵。

 

      二句,回身处,抑或是回望处,长河横亘,波涛滚滚向着大海的方向奔涌而去。这是动、放、宽、远、生机、力量、开张、强劲、生生不息、千里万里、一往无前、无限延伸的气势。

 

      上下句颜色对比、动静对比、强弱对比、大小对比、高低对比、时光短促和空间宽远的对比,艺术对比之效果,令人震撼和折服,先前或许还有那么一丝丝的低迷或者是压抑情绪瞬间一扫而光,随之而来的,是黄河和大海的宽博,盛唐诗歌的雄强、雄壮和雄浑。

 

      三四句盛传千载,历久弥香,到今天仍然脍炙人口。只可惜更多地被人沦为了说教,成了(如果你)想要看得更远,(就得)攀得更高,或者是(只要你)攀得更高,(就能够)看得更远的意思表达。更有甚者,直接把后两句列为理象,指出这首诗里存在着理趣美。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真要那样,这首《登鹳雀楼》便堕入了宋道,一副宋诗酸寒的面目,焉能压倒全唐呢?

 

      这两句的本意应该是,(我)欲穷千里目,(我)更上一层楼。白日依山,黄河入海,我再上层楼。从容不迫,登楼而上,千里之外,尽收眼底。我就是我,与说理无关,与说教无关,与别人无关,只有君临天下的超逸与自适。前两句无我之境,后两句有我之境,也只有这文约意宏的无限张力和广阔无边的留白,才真正是盛唐向上、向上、向上的气质和精神。只有这样,整首诗的气象和韵味才是和谐、完整和浑成的。

 

 

钗头凤

陆游 ()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淮君品读:    

      古人讲倚声填词,就是讲究词的声情和句拍。到了陆放翁这里倒好,直接改造词牌了。改造后的《钗头凤》当然更加符合陆游想要表达的情绪,因而一举成名,进而成为千古绝唱。

 

      品陆游的《钗头凤》是有风险的,一来作者和作品的名气都太大了,二来这首词一直以来都有争议,甚至关乎作者的人品,褒贬不一,莫衷一是。所以笔者也只能是性之所至,自说自话了。

 

      红色的酥饼(理解成唐婉的手总觉得和整首词的气韵不协),黄封的好酒。春色满城,宫墙上的杨柳已然吐绿(泛写和特写转换)。作者独酌于春天里,按说是十分惬意的了。红、黄、绿三色对比之后,笔锋一转,乐景哀情,从绚烂进入悲苦。东风无情,欢愉短暂。这一杯一杯饮下的不是酒,而是解不开的离绪,化不开的愁情。这愁情,这离绪,是复杂的。三叠的错、错、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复杂到极致了,至今也没能解开。

 

      春色依旧,好景依旧,犹是去年天气,人却真真地消瘦了。这都是爱离别以泪洗面的结果吧?物是人非,变与不变。时光的恒长与人生的无常一下子就撞在了一起。桃花落了一地,人已去,楼已空,池塘废置。山盟海誓犹在耳畔,纵然有信却不能寄托。万般的无奈啊!罢了吧。三叠的莫、莫、莫。千般的想要放下、放下、放下,却又有万般的不甘和不舍。

 

      整首词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共情感和感染力,除过情真意切之外,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是关键。七分写景,三分写情。写景时客观性描写中自然地融进主观性感受。写情时,主观感受与客观事物外在特征的高度统一和内在气质的有机契合,形成了毫无疏离的通感效应,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跟着诗人的情绪移步换景,悲喜交加。




归樵:一诗一得(931—940)


一首好诗有其“诗境”,“诗境”来自诗人“心境”。为诗者,自有其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读一首好诗,须得“悟境”,即从“诗境”走入诗人“心境”,是对诗者之灵感、匠心、学识、历练、神韵的认知。读一诗,得其一,自足矣。

 

931

黄河赞

高昌(北京)

万里雄浑万古情,出山澎湃在山清。

雪原气象连沧海,长是神州慷慨声。

“万里““万古”“澎湃”“清”“气象”“慷慨”“雪原”“沧海”“神州”句句蕴含“雄浑”蕴含“情”,大视野,大手笔,大立意。(归樵)

 

 

932

停车餐厅门口下货被城管呵斥

葛勇(重庆)

长向强梁挤媚颜,我生斯世太辛艰。

扪心羡煞文人骨,腰在诗中从未弯。

议论中见出张力与深度。所谓文人腰骨,徒有羡慕,只有诗中不弯,生活种种遭际,谁无苟且,“我生斯世太辛艰,”一叹。(归樵)

 

 

933

乐山大佛

冉长春(达州)

俱将两臂欲成环,不及人家一趾宽。

到了乐山才晓得,佛前抱脚果为难。

一二句言佛脚之大,见情趣。三四句言抱佛脚之难,见理趣。一诗之中情趣理趣具出,甚妙。(归樵)

 

 

934

江合友(河北)

拱然横跨上云霄,七彩明妍架岫腰。

一瞬转头都不见,折光勘破有无消。

虹的形成因光线折射,而光线则是抽象的,虚无的,当我们惊讶于它的美丽绚烂时,它却转瞬消失。结句“折光勘破有无消,”现代科学思维而又不失理趣。(归樵)

 

 

935

白莺山茶

姚泉名(武汉)

白莺山头白莺潜,白莺山上碧芽尖。

古茶惯得佛香入,一盏清烟十日甜。

“白莺”“碧芽”“清烟”精妙着色,平淡而不失隽永。加之“惯得佛香”“十日甜”令喜茶者欲试为快,可做一则高雅的广告词。(归樵)

 

 

936

雨中过严子陵钓台

于文清(镇江)

春雨潇潇过钓台,舟行江上画屏开。

高风使得古今者,烟水茫茫去又来。

“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尽见之景,阔大而浑厚,见出因思“高风”者而产生的茫茫然情绪,情景交织,跌宕凝重。(归樵)

 

 

937

题编筐图

左哲夫(合肥)

千万篾丝千万长,祖宗技艺莫丢光。

客来询价言无卖,只把乡愁织满筐。

询价无卖,为织乡愁。援图虚勾,即兴发挥,表现的是乡愁无价。(归樵)

 

 

938

高铁纪事

留取残荷

酝酿春来雪色寒,长车高鸟度雄关。

荆州过后蒙蒙绿,掠入鄱阳万里山。

“掠”字言快,使从“雪色寒”到“蒙蒙绿”有了由来,“掠入鄱阳万里山”境界宏阔,有疾驰飞速的画面感。(归樵)

 

 

939

城市素描

留取残荷

晓雀喧窗啄幕开,蜂巢危耸昼凝霾。

地经小雪霏霏湿,粒子行人暮去来。

晓雀啄开大幕,远处蜂巢似危耸的建筑被雾霾凝固,傍晚霏霏小雪侵湿地面,行人粒子样来去匆匆,一幅朦胧的城市素描画面,多见忧郁深沉。(归樵)

 

 

940

入浙道上

留取残荷

老云蟠山元旷放,天风吹雨益莽荡。

人在飞流吼雪间,鹤蹴危崖红杪上。 

云山旷放,风雨莽荡,飞流吼雪,危崖红杪,远近高低红白间,一人一鹤。强烈的动态画面感,因其极富视觉冲击力的诗家语言。(归樵)

 

 

个人小传:

少年曾牧牛于柳溪之畔,采薪于桃林之野;老来欲固守于幽怀心斋,回归于天然纯粹,便有归樵别名。喜读诗词,偶有一得;好乱涂鸦,聊补性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