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能英:蒋宜茂诗之叙评(四)||点评芦荻(11)

(2022-08-07 19:08:06)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评


【诗海选粹】长江作业 点评 芦荻(11)


评阅老师简介     

    芦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吴门诗社会员,师从金陵董学增。诗海选粹总群社长、主编、诗海学堂校长、特邀诗词讲师。

 

诗海本期作业

 

题目:长江

体裁:五律

押韵:平水韵(不限韵)

出题 点评:芦荻

 

要求:遣词古朴,风格厚重。

           蕴意深沉,笔法大气。

         (浅白流俗拒收)

作业数量:二十首(每人限一首)

截稿时间:20211127

点评时间:2021121

提交方式:作品可发平台欣赏。然后以接龙方式在学堂提交。

祝大家文丰笔健、精彩纷呈!

2021.11.20 

 

前言

 

各位老师各位诗友大家晚上好!

    本期作业题目《五律》长江,应该说,这个题目内涵还是非常的厚重与深远。

怎么样用短短的四十个字,去表达我们对长江的眷恋、怀念、思考与憧憬,怎么样重温历史,面向未来,展现长江奔腾不息,一往无前的时代风貌,应该是我们这次作业《五律》长江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们最终所要追逐的目标。

    下面,作为探讨,把自己的创作体会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所借鉴或帮助。

 

    我认为,作为主题:《五律》长江的创作,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即地理、历史与现代这三个方面。

    一、地理:了解长江,首先要知道它的源头、终点,以及流经了几个省市,有几条大型的支流以及地理因素的变迁等等,以期形成长江地理方位的整体概念。

    二、历史:长江号称母亲河,长江的历史亦可称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哺育了中华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同时也上演了可歌可泣的人间悲喜剧。这些大量的史实、故事、传说等等,无疑是我们表现长江的极好素材。

    三、现代:生生不息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一往无前的精神,即是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写长江,就必须把这种精神与长江融合为一个整体。

为长江礼赞,为时代讴歌,应该定义为本次作业《五律》长江的终极目标。

 

    这次作业原定征收二十首,目前收到三十二首,盛情难却,都已纳入点评。

整体来看,这次作业水平很高,其中不乏精彩之作。下面就循序展开,与大家一起分享精彩,探讨不足,以期大家的创作水平更上层楼。

 

 

1.《五律》长江

丁杏

 

迤逦青围野,蜿蜒绿绕城。

慢言三峡美,犹恐九江争。

追猎豚腾影    潜拿鳄造声。

蕴藏多少梦,华夏子孙萦。

 

芦荻点评:

开篇绮丽唯美,律动蓬勃,生机无限。

二联无由。中二平头嫌疑。

三联叙生活场景,新奇热烈,反应了长江沿岸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好句。

尾句“萦”字气息赢弱。

 通篇二联外,蕴意尤佳。

 

 

2.《五律》长江

蒲苇

 

清流天上降,汇聚势成湍。

玉带镶平野,银波映翠峦。

滔滔千载过,历历六朝看。

万里春江水,如琴月下弹。

 

芦荻点评:

开篇奇峻,动势强烈。二联顺势缓冲美轮美奂。三联转折尤佳,时空与历史并进,寄兴替之慨颇见情怀。

尾句以流水句式收束,借喻生动贴切,唯美且留有余音。很好的一篇。

 

 

3.《五律》长江

赵常乐

 

一怒出昆仑,滔滔万里奔。

农桑蒙圣泽,父老感君恩。

成诵千秋咏,堪称华夏魂。

水通连九域,尽得庶民尊。

 

芦荻点评:

开篇声势浩大,雄浑壮阔,与长江契合。

“怒”字与下文有隔。

二联普惠润泽,倍感亲切。

三联俱收官之势,遂使尾联气息渐弱。如缬取史实,双珠合壁作成三联,会更趋于完美。

 

 

4.《五律》长江

白云闲客

 

朝辞唐古拉,夜宿沪东头。

万里风波阔,千年日月浮。

人烟多在此,市语亦随舟。

一带长江水,悠悠不尽流。

 

芦荻点评:

 

首联极言时速,水耶?人耶?不甚分明。

二联工稳,浩瀚而悠长,遣词贴切。时空概念强烈。遂可生慨,好联一赞。

三联世味,几见情怀。上句还可以细酌。

尾联舒缓绵长,收束还是不错的。“长江”可避。

 

 

5.《五律》步蘆荻师兄长江

心淡薄冰

 

一虹垂倒影,九曲激狂澜。

江远碧空接,风高暮景看。

苍烟横岸过,白鹭唤声寒。

逝水随深浅,浮生道苦欢。

 

芦荻点评:

开篇工对,起句唯美,二句澎湃。

“江远碧空接”好句,下句“暮景看”稍弱。

三联向世态转换,“寒”字尤佳,颇见情怀。

尾句收束尚好。但回扣起拍气势,还是稍软了一些。

这首通篇考究,句句工对,极见功底。但这种工对亦有弊端,就是束缚太多,发挥受限。情绪抒发难以淋漓。 

 

 

6.《五律》长江

水云间

 

巨浪悬天起,乾坤一脉长。

倾情滋九域,带雨过三湘。

波荡秦淮月,风吟赤壁章。

时空流不尽,滚滚向东方。

 

芦荻点评:

起句堪惊,次句悠远。两句间衔接稍有落差,圆融会更好。中二联梅花间竹,唯美工丽。且详实具体,情景融合见佳。

尾联深邃而壮阔,极具厚度。

此篇作品极见功底,好诗一赞。

 

 

7.《五律》长江

李高潮

 

去雁征帆袅,浮云桂棹轻。

野猿啼晓岸,骇浪断魂惊。

客梦家山远,诗题鬓发庚。

梅花清照影,皓月共潮声。

 

芦荻点评:

开篇绵邈。蕴意很好,但两句间遣词蕴意过近。“征帆”“桂棹”可选其一。

中二未工。三联游离。

梅花疏影横斜,意象渐渐收窄,压不住厚重的主题。

总体不像写长江,而是在诉诸乡愁。

 

 

8.《五律》长江

渔舟子

 

太初涓滴水,甘露育天民。

湾曲存慈意,波平送旅人。

江流怀志远,川浪扫污尘。

怒劈山崖去,清涛载舸巡。

 

芦荻点评:

开篇舒缓温润,遣词古朴熨贴。

二联工巧见情怀。

三联蕴意渐深。“江流”“川浪”重叠可变。

七句势起,尾句“巡”字稍弱。

 

 

 9.五律•长江

黄端端(原名佘世端)

 

汩汩清流水,飞花激荡来。

千舟千浪托,万亩万青裁。

高峡平湖出,曹营赤壁哀。

迢迢曲折梦,入海不徘徊。

 

芦荻点评:

 

开篇轻盈流畅,上下递进衔接尤好。

二联工稳,普惠且见情怀。“托”与“裁”炼字成功。可见用心。

三联景色嵌入人文因素,今古并存,悲喜相鉴 ,情怀可寄。

尾联尚好,可收全篇。借长江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给予了充分展示。

 

 

10.《五律》长江

张斌生

 

清清盛碗水,奔泻自称奇。

万里衔虹去,千峰裹峡移。

听猿惊晓梦,列炬赋雄诗。

不尽狂澜卷,滔滔可问谁?

 

芦荻点评:

首句微水之意,表述刻意。下句飞动。

中二联气势恢宏,悠远豪迈,好联。

三联“列炬赋雄诗”句未明生发主体,事件描述比较模糊。另“诗”字亦为后人对本事件慨叹赞美等等,用此并无实际意义。

尾句设问无由,收束空泛,深度稍有欠缺。

 

 

11.《五律》长江

燕子

 

奔腾辞雪域,万里汇惊澜。

倒峡千峰杳,吟风一壑宽。

云边长托日,月下暗生寒。

世载牵魂梦,阿谁泻笔端?

 

芦荻点评:

开篇气势雄浑,波澜壮阔。

二联工致严谨,大气磅礴。

三联情景合壁,转折尤佳。

七句概括亦可圈可点。

此篇前七句大好,惟尾句气势渐颓,转入分枝,流于泛意。未免憾哉!建议尾句重酌,如能景收,延续通篇气韵,可为佳制。

 

 

12.《五律》长江

游侠骑士

 

源源下危脊,浩浩贯神州。

千古风兼浪,今朝霞共流。

山青翔俊鸟,水碧竞飞舟。

一路奔沧海,波涛不可收。

 

芦荻点评:

首联跳空高开,气势非凡。

中二联对句工稳,恢宏大气。动感与美感相得益彰,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

尾联奔腾浩瀚势不可挡,与中华民族的浩然之气浑然一体,很好的诠释了长江的丰富内涵。

通篇可诵推为佳制。

 

 

13.《五律》长江

独善其身

 

九关犹在眼,百曲不回头。

声落汉阳渡,影浮黄鹤楼。

烟深归北去,涛涌向东流。

风起五湖老,沧澜千古秋。

 

芦荻点评:

首句以俯瞰起笔,高屋建瓴,次句展现精神境界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蕴意尤好。

但对于结构来说,由于开篇调子过高,怎样收尾是个问题。

二联对仗工稳,声形并茂,且古朴厚重,浩淼悠长,很见功力。

三联上“烟深归北去”未解。

尾联以湖作结,归于浩瀚。这样结尾也很不错。但与长江之气势来说,稍有削弱。这与起拍过高不无关系。

 

 

14.《五律》长江

香山旧友

 

逝川无止息,亘古至今流。

福泽炎黄发,恩施物事稠。

烟波遮李孟,浊浪阻曹刘。

万载朝和夕,人江情不休。

 

芦荻点评:

 

此篇以长江之水借题生发,人情物事渐近淋漓。中二言之有物,毫无空泛,事物选取颇见苦心。对于深化主题事半功倍。

尾联收住,蕴意皆好。惟“人江”组合不够含蓄,还有再酌空间。

 

 

15.《五律》长江 (孤雁格)

肖业高

 

奔腾气势滂,万里汇流长。

玉带穿雄镇,惊涛拍断岗。

云回千舸逐,水逝六朝亡。

自古沧桑事,风中问大江。

 

芦荻点评:

 

首联无奇。“磅”字少独用。“气势”二字不宜于此,最好用其他动词来表现。

三联向好,对仗工稳,厚度加强。好句。

尾联自问自答,引发思考,但此句式虽多见,却不够深入,难以形成余音之妙。

 

 

16.《五律》长江

梦天行

 

天降清流下,蜿蜒万里长。

湍鸣穿野谷,渀荡过飞梁。

猿鹤川江赋,烟波鹜棹航。

滔滔从远古,怀志向汪洋。

 

芦荻点评:

此篇高度、长度、厚度俱全。二联对句尤佳。

五句“赋”字待酌。

通篇看,中二联皆虚,亦觉空泛。如有一联实质性物事嵌入,做到虚实相间,会更好。

尾联尚好。惟“怀志”外露失去含蓄,建议重酌。

 

 

17.《五律》长江

田翠玲

 

高原星汉接,天瀑泄东流。

虎啸惊涛起,船开借箭稠。

塞通趋利弊,昏醒看沉浮。

滚滚长江水,亲情一脉收。

 

芦荻点评:

首联意境高远,气势雄奇。开篇不错。

二联上句“虎啸惊涛起”好句,下句脱落。两句落差悬殊,很难融洽。

三联同样问题。

这样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专注了遣词的对仗,而没有注意到意脉的贯通,所以造成一句一意,互不关联或关联甚微的现象。

尾句尚可。但“亲情”稍觉单薄。亲情最好用中二联具体事物来表现,尾联用更有宽度的词来收束。如:神州等等,会使气势更加壮阔。

 

 

18. 《五律》长江

黎明-村姑

 

一江南北隔,风雨两相牵。

千浪过三峡,万流盈百川。

泓涵稻粮亩,共庆岁时筵。

浩荡烟波阔,雄奇自古传。

 

芦荻点评:

以南北两岸开篇,视角独特,并使其形成情感互动,几见情怀。但这样写,亦存在顾左右而言他的嫌疑。

二联意像不甚明朗,主要是两联下句倍觉空泛,如展现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会有明显改观。

三联写长江的恩泽普惠,体现母亲河的亲情。蕴意是好的,只是情绪不够饱满。

尾联回扣,场景浩大雄浑,收束中规。

 

 

19.《五律》长江

萧团生(赣州)

 

远古开琴韵,千年大发挥。

高山情托起,东海志终归。

神女山峰唱,哀猿岸树飞。

坝堤多处截,人事用其威。

 

芦荻点评:

 

首句由声音切入,新颖别致。次句“大发挥”稍欠古朴。

中二结构合理但寄情未深。主要在三联,没有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唱”字似有化愁为欣之意 ,与神女传说有隔,神女的中心词是“等”而不是“唱”,次句空泛。

尾句俱颂扬之情,但词不达意,并与通篇气韵有脱落之感。

 

 

20.《五律》长江

韩欣宇

 

仙山到沧海,昼夜贯西东。

滟滪哀猿急,蛇山黄鹤空。

未逢神女顾,莫笑楚王梦。

人事如涛起,聚散俱匆匆。

 

芦荻点评:

 

首起概括,从地理到时空,与长江契合。

二联以猿、鹤叙述长江之险,意象活络,笔法灵动。

这首写了长江的一个侧面,主旨离合,尾句回扣到位。

通篇看视角新颖,虽无雄壮,别有风流,给予长江以无限深情。

 

 

21.《五律》长江

董惠琴

 

昆仑不肯留,万里纵神州。

挽手诸兄壮,同心向海流。

春秋横雁影,朝夕撒鱼舟。

世事犹更迭,江河从未休。

 

芦荻点评:

通篇气韵贯通,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三联历史人文,穿越时空,唯美飘逸,好句一赞。

尾联上句亦俱情怀,含量巨大。结句连绵具余音,收束也是很好的。

“不肯留”与“诸兄壮”两句,具有口语倾向且有诙谐之感,与本题恢宏大气之风相左。

 

 

22.《五律》长江

千一

 

一脉蛟龙血,经年向海流。

衍生黄面孔,哺育绿神州。

天险兵家略,达开丽水愁。

数来江上事,四渡古今讴。

 

芦荻点评:

开篇展开想象切入主题,形象生动。巧妙嵌入人文因素,使民族之气与长江浑然一体,颇见情怀。

二联展现对长江的礼赞,古朴久远,厚重大气。

三联渐狭,主叙兵略。尤其下句转入到石达开,追逐枝节,遂生游离。并与上句在遣词与内涵方面失对。

尾句同样具有脱落之感。这是写了毛主席率领红军四渡赤水的战斗 ,是应该重点歌颂的。

但是,作为长江,一场战斗是难以收束跨越了历史与时空的这个宏大主题的。

建议四渡赤水放在三联为好。

 

 

23.《五律》长江

淡墨

 

烟轻云水阔,断岸泻洪澜。

放眼遐心惧,惊涛飞鸟叹。

时光常赐庆,世变亦流欢。

历尽六朝盛,悠然千载安。

 

芦荻点评:

开篇高远壮阔,大气磅礴。

二联极言其险,生动逼真。颇具“转壑惊飞鸟,穿山踏乱云。”之境。

三联遣词新颖,古朴工丽。但与悲情涉猎甚微   ,情感发散失却严谨全面。

“赐庆”“流欢”出于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 》一诗:

“赐庆垂天泽,流欢旧渚宫”。有赐予及流于欢乐之意。

另宋.晃逈《清风十韵》亦有:

“委恨余班扇,流欢入楚衣。”之句,嵌入也算恰当。

尾联虽无奇倔但舒缓绵长,沉稳大气。

总体不错的一篇。

 

 

24.《五律》长江

李树成

 

一脉灌西东,辽原吴蜀丰。

常听猿啸夜,时有雁流空。

樯橹云烟济,旌旗战伐中。

滔滔归大海,滚滚抱春风。

 

芦荻点评:

开篇直入主题,文风简捷。二句温润,倍感恩惠。二联以“猿”“雁”为依托,展现长江之险要壮阔,笔法灵动。

三联人事,转折尤佳。“济”与“中”相对有待商榷。

尾句顺势归海一路春风,收束也不错。但这句采用了对仗的形式,致使行进节奏趋于舒缓,减却了通篇气韵。如作成流水的形式使其贯通,可能效果更佳,与主题的动势会更趋和谐。

 

 

25.《五律》 长江

江河

 

云峰飞雪水,滚滚向东流。

玉带妆遥野,粼波载飞舟。

涛声齐月耀,沧海映霞讴。

幻梦千年续,乾坤转眼优。

 

芦荻点评:

起句切题。“雪水”二字过于质实,对动势有所缓冲。建议重酌。

二联动感美感俱全,蕴意尚好。

三联无实质内容,倍觉空泛。如能嵌入古迹当然最好。“齐月耀”“映霞讴”逻辑混乱,重酌。

尾联遣词生硬刻意,失却节奏。尤其“优”字,绵柔无力,气韵尽失。诗词基本功有待提高。

 

 

26.《五律》长江

金秋

 

龙醒举澄空,穿行峻岭中。

辉腾山里月,影动岸边风。

滋稼施甘露,妆城织玉虹。

驾云掀巨浪,千古可称雄。

 

芦荻点评:

此篇飞流直下, 一泻千里,气势如虹。结构严谨,法度纯熟。虽然寄情未多厚度稍欠,但对于赞美歌颂来说,不失为佳作。

首句“龙起破长空”是不是更具气势?

 

 

27.《五律》长江

疏影

 

雪域高山下,九流融合声。

三分赤壁火,百万祖龙兵。

浪涌昔朝尽,心和今月明。

千寻缘一脉,济济国人情。

 

芦荻点评:

雪山成瀑,九派合江。开篇浩瀚。

二联刀光剑影,取自火烧赤壁与秦王嬴政两组故事,概述兴亡,场景壮观。与长江的奔腾咆哮浑然一体,意境开阔,运化圆熟。

三联转入时空,古今对比,意绪纵横,一刹千年,用笔简练。

尾联回扣主题,千寻与一脉形成强烈对比,使长江的内涵得以深化与延伸。

“赤壁火”三仄之嫌,或可再酌。

 

 

28.《五律》长江

222

 

涓涓汇巨瀾,玉带缀泥丸。

滾滾穿三峽,滔滔润万滩。

江濡花木茂,利惠子民安。

帝业陪兴替,无暇輓盖棺。

 

芦荻点评:

首联笔法细腻而不乏气势。“缀”字凝滞可酌。

中二联工致稳健,尤其下联温润普惠,极见情怀。尾联寄兴替之慨,大气坦荡,不失好结。

 

 

29.《五律》长江

陈夏法

 

昂头唐古拉,摆尾沪东洲。

润土兴农牧,通航畅物流。

纵横三万里,经济五千秋。

满载炎黄魄,征帆入海遊。

 

芦荻点评:

首联江头江尾,总体概括。二联普惠,写长江的滋养与流通,展现亲情。

“纵横三万里”与首联蕴意重叠,可变。“经济”二字失却古朴。

尾句中规。但“遊”字流于舒缓,收束气势不足。

 

 

30.《五律》长江

光阴的故事

 

莽莽出唐古,滔滔积水流。

涵虚澄海岳,上善养春秋。

载覆兴亡客,漂零老病舟。

逝川终不复,谁与立潮头。

 

芦荻点评:

首联即写长江源头,“莽莽”“滔滔”双叠运用贴切,开阔雄浑。“唐古”过简,或生歧意。“积”字凝滞,缺乏动感,减却气势。

“涵虚澄海岳,上善养春秋。”二联大好!

壮阔恢宏,涵盖古今,工稳凝炼,境界悠长。

三联转入世事。寄兴亡之慨,诉众生之痛。忧患意识与悲悯情怀渐近淋漓。

尾联以设问生发思考,向深度延伸,俱往矣还看今朝之意。有憧憬,有期待,绵邈而大气。

这首五律的创作是成功的。

 

 

31.《五律》长江

岁月河

 

屋脊通天外,昆仑下玉龙。

沱江猿凄厉,赤壁浪排空。

丽水千帆过,钱塘万代雄。

飘然黄浦去,东海落霞红。

 

芦荻点评:

这首遣词蕴意以及结构章法没有问题。

但八个句子七句平头,遣词结构过于呆板。通篇流水记账,一步一景,情绪无着落,节奏无跌宕,蜻蜓点水,终觉浅淡。

“凄厉”形容词联合词组,“排空”动宾词组。两句对仗未工。

 

 

32.《五律》長江

高丰

 

大江天上水,风物满神州。

人杰山河壮,雨磐家国愁。

乾坤浮日夜,清浊写春秋。

一首摇篮曲,文明万古流。

 

芦荻点评:

开篇壮阔恢宏。性灵出万象,一水天上来。

长江与神州,以点带面,笔法活络生动。

二联家国情怀齐头并进,赋予长江有血有肉的真实情感。与读者形成情绪互动,很好的诠释了主题的内涵。

三联从历史人文几个层次予以发掘,无疑增加了诗词的深度与厚度。

尾联“一首摇篮曲,文明万古流”,这一联虽然近于沉静,却蕴涵无限潜能,母亲河亲切而伟大的形象跃然纸上。这样的句子,对于中华儿女,是温暖,是激励,是鞭策,长江给予了我们营养与力量,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的强大,为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

 

 

下面一组《五律》长江分享给大家,请诸位予以指教:

 

《五律》长江

芦荻

(一)

雪域开天境,风涛卷巨澜。

云帆和月逐,山海带潮看。

鹤唳瞿塘冷,猿啼白帝寒。

渔樵江诸上,千古系悲欢。

 

(二)

山色迷濛里,情柔一水间。

丰都闻鬼泣,神女望夫还。

叶落波三叠,乌啼月半弯。

江流多少事,歌哭在人寰。

 

(三)

虬龙方破壁,化雨洒江天。

雁度千峰尽,云飞一脉穿。

淘沙堪澡雪,浣谷暗浮烟。

济海东流去,声名万古传。

 

两天点评到此全部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芦荻2021.1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