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元晟的《慈母情深》读后感
(2025-09-13 03:57:17)分类: 2021级7班五年级上 |
《慈母情深》读后感
梁晓声笔下的母亲形象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她不是传统散文中那种一味牺牲的圣母,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女性——她会因生活的重压而"眼睛疲惫",也会因儿子的不理解而"眼神黯淡"。正是这些细节,让这位母亲从纸面上站了起来,成为千千万万中国母亲的缩影。
当我读到母亲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时,突然理解了爱的最高形式不是给予舒适,而是给予成长的可能。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环境中,母亲用她特有的方式守护着儿子精神的富足。这种爱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它就藏在龟裂的手指间,藏在皱巴巴的毛票里,藏在那个佝偻着背却挺直了脊梁的身影中。
合上书页,我不禁思考: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体会到这种纯粹的、不带任何条件的爱?《慈母情深》不仅是对往事的追忆,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现代人情感世界的某种缺失。梁晓声用朴素的文字告诉我们:真正的爱,永远生长在最贫瘠的土壤里,却开出最动人的花。
母亲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盘切好的苹果,轻声问我:“看书累了吧?吃点水果。”我抬头望见她眼角新添的皱纹,突然想起文中那个在缝纫机前佝偻的身影。原来,梁晓声笔下的母亲从未远离,她就在每一个嘘寒问暖的日常里,在每一句看似唠叨的关心里,在每一个平凡却坚韧的中国女性身上延续着的生命中。这就是母亲,身边最温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