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依辰---《童年》观后感

(2023-10-25 18:20:32)
分类: 五年级上

《童年》观后感

《童年》的作者是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杰出的代表”。《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之一,它真实记录了高尔基从三岁到十一岁寄人篱下的悲惨童年故事,这一时期,他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再现了当时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底层贫苦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揭示了充满黑暗与压迫的社会现实。

高尔基乳名叫阿廖沙,外祖母对他是极其疼爱的,给他唱童谣哄她入睡,会讲很多小故事,小廖沙在书中表达,外祖母很快就成为了他的朋友,是他最贴心的人,他能够从他祖母那边得到支持与理解。外祖母对世界充满无私的爱,为阿廖沙编织了色彩缤纷的净土乐园,在高尔基幼时的印象里,外祖母几乎知道所有的事情,会唱所有的诗歌,外祖母口中的童话故事,诗文圣歌几乎是没有重复的,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小阿廖沙不知不觉在文学与艺术的熏陶中,悄悄埋下了文艺创作的种子。

文学作品给予我们力量是无穷的,从这部作品中我们更应该去追寻关爱和温暖,缝补亲情、友情、爱情给人生带来的伤痛和枷锁。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高尔基虽然他的学习环境比我们差,但是他非常努力。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这么优越,我们更应该要珍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指导老师:陆冬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