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制玛瑙饼币(18民藏红山玉器)
内容来自网络。来自《哈尔滨金上京钱瓷玉馆 2023-11-21
》头条文章。
名称:哈尔滨金上京钱瓷玉馆藏 泛红山文化玉器 打制玛瑙饼币。
我未见实物,就图片说说我的理解。
(图1)哈尔滨金上京钱瓷玉馆藏 红山文化玉器 打制玛瑙饼币。
1 打制玛瑙饼币,圆饼状,中间小孔,一共34枚,每个直径约12毫米,厚度估计3—5毫米,估重3—5克。…在汉语词汇里,“珠子”是小圆球,
称“珠子”不妥。“饼子”是最普通最常见的食物,是人人皆知的一种圆形面食,用“饼”来命名这些打制玛瑙小件,大家很容易理解,那又为什么称其为“饼币”呢?
在远古,这些“玛瑙饼”的主要功能是“货币”。是红山先民用来交换货物(商品)的等价物,是货币(钱),是财富。故此称之为“打制玛瑙饼币”。
2 打制这些玛瑙饼,需要选择合适的玛瑙料、利用特别的敲打工具(锤子、錾子等),小心翼翼的敲打成型,为了方便携带,还要把中间击穿成孔,而玛瑙饼不断裂,保持完整。制作玛瑙饼耗时费力,是当时的一项高技术活,凝聚了红山先民大量的劳动成果,作为货币,得到了当时先民的普遍认可。…
3 许多古遗址都出土了 “贝币”,它本是热带海洋的动物, 从新石器时代延续到商周时代,“贝币”使用流通了几千年,通常“齿贝”的背面被磨平,或钻一小孔,方便穿绳携带。…后来古人掌握了冶炼铸造青铜的技术,青铜币逐渐取代了“贝币”,成为主要货币,流通了三千年,直到清朝末年。…春秋时期,青铜币主要有四种样式,布币、刀币、蚁鼻銭(鬼脸钱)和圜钱,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当然也统一了货币,秦国使用的圜钱成为法定的货币,也就是后来的方孔铜钱。
4 这些饼币并未经过科学年份检测仪检测,制作年代不详,估计距今为一、两万年之间。证明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古人就有交换货物和购物的需求,一个家庭或一个氏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食物或某种生活必需品短缺,就需要用其它物资“以货易货”换取食物,或用“货币”购买食物。通常使用的货币是“贝币”。
令人惊奇的是,还有这种“玛瑙饼币”,它含的劳动价值更多,更容易保存,更受人信赖,应该比“贝币”价值更高,更值钱。或许二者的关系,它是“主币”,
贝币是“辅币”。
(图1)哈尔滨金上京钱瓷玉馆藏 红山文化玉器 打制玛瑙饼币。


(图2)我收藏的贝币

我收藏的红山文化玉器小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