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制玛瑙鸮(17民藏红山玉器)

标签:
红山文化玛瑙打制杂谈 |
打制玛瑙鸮(17民藏红山玉器)
内容来自网络。来自《祺十一 2024--07--18 》头条文章。
名称:祺璞 藏
简介:祺璞 古玉玩家 兩岸全品類藝術品收藏 默默收藏二十載。
本篇原题:打制鸮——来自一万八千年前远古祖先的智慧结晶!
我未见实物,就图片说说我的理解。
(图1)祺璞 藏
1 打制玛瑙鸮,首先要挑选薄片状的玛瑙料,或初步打制成为合适能用的料。接着要在玛瑙料上划出“鸮”的轮廓和中间钻孔的位置,然后就是使用合适的敲打工具打制为鸮的造型,在中间用“钻”钻孔,打制玛瑙鸮就完成了。
2 打制玛瑙鸮,其外缘必然会出现若干个“石刃”,玛瑙的硬度高,其“石刃”就是最好的刀具,切割刮削皆可,“打制鸮”的翅膀和尾巴外端平齐而寛,就相当于“三把刀”,使用时,根据情况选择其一,在抓握的地方缠绕上树皮麻布类,使用起来就方便了。
“打制玛瑙鸮”其实质是工具“鸮状刀”,或称“鸮状切割器”。
3为什么是“鸮状”?
鸮昼伏夜出,是捕鼠的能手,是老鼠的天敌,是粮食和庄稼的保护神,是红山先民崇拜的对象,是红山先民心中的粮食佑护天神(粟神、黍神、粟黍神)。很有可能,“鸮刀”就是用来切割粟黍穗的,相当于现在的镰刀。
4“打制玛瑙鸮”的制作年代?
未经《文物测年仪》检测,制作年代不详,估计距今2万年-----5千年之间,或许更早。…鸮是红山先民的粮食保护神,推测,先民种植粟黍的历史更早更长。…毕竟,把野生的狗尾巴草驯化为农作物“粟”,是需要千百年不懈努力的。
(图1)祺璞 藏
我收藏的红山文化玉器小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