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金“真聂北大郎进真花铤银”五十两银锭

标签:
杂谈 |
七 金“真聂北大郎进真花铤银”五十两
大小:面长127毫米;腰宽65毫米。
底长80毫米;腰宽50毫米。重1750克。
铭文:两行六个戳印:
右:真花铤银,大郎进,真花铤银。
左:真聂北,伍拾两银,真聂北。
1“聂北”商周时期就出现的古地名,今山东省茌平县贾寨乡。“真聂北”大概也是当时的“女真话”,词序颠倒,汉语应该叫“聂北镇”或“聂北城”。“真”是“镇”的简体,或“城”的音变。
2“大郎进”,首先应该是人名,姓进,名大郎,“大郎进”是姓名倒置,是当时金人(女真人)的叫法。这里“大郎进”指的是他所开设的“银炉铺号”,既指人,也指铺。看来“大郎进银铺”是金地方政府指定的铸造银锭的作坊。
3 “真花铤银”、“真聂北”、“大郎进”,显得很别扭,不符合汉语规范,应该是当时的“女真话”。金人初入中原,还没有学好汉语汉文。此银铤金初之物无疑。并非南宋。
4 金初“真聂北大郎进真花铤银”50两,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其历史文化价值较高。成色质量也好,是稀有品种,出手价160万,拍卖起拍价26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