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银锭开元十三年五十两

标签:
杂谈 |
一唐代
01全称:
大小:面长约180毫米,束腰,腰宽约40毫米。方头,头宽约85毫米。
底小于面;底长147毫米,腰宽31毫米,头宽51毫米。重约1890克。
铭文:正面錾刻两竖行文字;
右;
中间; “宣城郡宣课银伍拾两纳官 许清豊”
注释:
1
“宣城”,即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城名称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千年州府地,古属吴越。古称宛陵、宣州,为历史文化名城。唐初置宣州,一度改称宣城郡,南宋把宣州改为宁国府,元称宁国路。明、清称宁国府。行政隶属屡有变动。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文房四宝之城,宣纸制作技艺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课”指某种税。“宣课”应该就是“宣城郡收的税”。
3此唐开元银锭黑色包浆,银色亮丽,有铭文“十九字”, 文字清晰有力,有明确的地点,确切的时间,具体的官员名字,应该是唐开元银锭的“标准器”。距今1298年,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收藏研究价值。
4背景:唐王朝“开元”年间,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繁荣,人口增长,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更是举行了“封禅泰山”大典。古代中央集权社会达到了全盛的阶段。
5银锭上的錾刻铭文,对于鉴定真伪和断代,至关重要,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鉴定铭文真伪,“錾刻”比“戳印”和“书写”,是最保险最靠普的一种。“戳印”和“书写”造假难度小,“錾刻”造假几乎是不可能。
6我收藏的唐代银锭,存世稀少,其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收藏研究价值、唐代银锭拍卖纪录等综合考虑,出手价200万,拍卖起拍价300万。
7我收藏了从先秦到民国多种古钱币一万枚以上,内含大小银锭一百多锭,可以从网上查阅《内蒙笑公的博客》,枚枚件件都可以转让,电话15647976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