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以为杭州的“楼外楼”,特别是孤山店,总会和北京的某些老字号一样,是外地人心中的圣地,本地人桌上的鸡肋。然而,这次走进杭州,才发现我的想象实在狭隘。周日晚上,一楼三座大厅同时举办的三场婚礼红红火火,我们只好前往二楼楼道的临时搭建的加座,还算极其幸远地躲过叫号。然而很快,加座也人满为患,动作慢些的食客们,只能在寒冷的大堂内耐心等待。因此,虽然“楼外楼”孤山店是我向双旦节甚至春节杭州旅游者的首选推荐品牌,但一定要躲开饭点早占座,否则,你定会有足够的时间,欣赏大门外清冷的西湖美景。
量大实惠,性价比高,摆盘传统,是我对楼外楼孤山店最深刻的印象。这里虽然是杭州老店的“大姐大”,但其出品的菜色,并不如北京的江浙菜馆那样玲珑秀气,追求视觉和唯美,却是味道正宗,醇厚香浓。冷菜宁波烤菜做法独特,原汁原味的菜汁和个性的宁波调味完美融合,浓厚的酱汁也掩盖不住蔬菜本来的清香。话梅芸豆里白嫩硕大的芸豆,很有些北方菜的实诚质朴,但缠绵其中,丝丝缕缕的话梅,却是清甜悠长,渗入芸豆的每个肌理,“楼外楼”大师腌制的功力,即使在这两道小小的前菜中,也是绝不可马虎的。
36元一大盘的干炸响铃也是每桌常见的招牌美食,本地豆腐皮裹上肉末,化身为金黄色的小卷,明明是重油炸过,却并无厚重的油脂,外面是豆香鲜甜的酥脆,里面是香滑的鲜美,加上些许青翠葱花点缀,便是小时候最向往的香浓味道,蘸上与甜面酱类似,却更加柔滑轻盈的酱料,亦是别具韵味。笋干丝瓜不是位居“楼外楼”榜首的杭州名菜,但却是颜值最高的一道,如西湖春天般碧绿的丝瓜,搭配洁白的笋干,演绎着的,就是清纯欲滴的西湖三月,烟雨杨柳,寒冬腊月,却也能品到味道中的江南。
东坡肉是每家杭帮菜馆必有的,在北京,我也吃过数次,然而这次“楼外楼”,却没有尝到那令我爱恨交织的甜,张扬明艳的红,却是鲜香温润,调味适中,层次分明,咸甜有致,软糯而不油腻,60分的扮相,90分的口味,每一小份东坡肉,搭配一大份洁白的荷叶夹,点到为止,比南方的米饭更对适宜我这样的北方人,也把那些号称“正宗”的超甜味做法,都比了下去。
到了“楼外楼”,西湖醋鱼是不得不尝的。其实这道菜做法并不复杂,关键在于经过几代人之手精心打理的酱料。做好的草鱼鱼肉肌理张开,一入独门料汁吸饱了滋味,瞬间就变成迷人的深琥珀色,先酸后甜,最宜下饭。“楼外楼”的西湖醋鱼有两种,一种是我们点的,78元一条的亲民版,普通草鱼打理,双人餐的首选;还有一种,是近300元的精品版,贵是稍贵了些,也让我无缘深谙其中精妙,但若真是节日扶老携幼出行,还是建议一试,毕竟大门的游船旁边的那湾西湖碧波,便是楼外楼专属的养殖基地,本地水配本地鱼,自是菜出名门,想想那湖水,便足够秀丽雅致。
据说杭州的面食习惯来自南宋小朝廷的偏安年代,战火纷飞,中原美食随宋朝王族东渡江南,然后,便是数百年时光的浸润。我们点的,是两道风格大相径庭的面食,亲民的片儿川和贵族的虾爆鳝面,上桌后立即后悔:每碗都是整整三两的面条,饭量小的女生两人分一碗足矣。片儿川的雪菜冬笋口感亲切,微咸中若隐若现的雪菜丝,让我想起绿色茶园里身着蓝印花布的采茶女。虾爆鳝面价格贵上一倍,但味道要好上数倍:浓厚浓鲜的汤上飘着的,是整整齐齐的精选鳝肉和太湖手剥白虾仁,随着洁白的面条沉浮起落,有宋词婉约,也有皇室雍容。
不过这些面条比起杭州菜的代表——西湖莼菜汤来说,还是略逊一愁,绿绿的莼菜,被一层清澈明亮的胶质包裹着,颤颤的,折射着春水的光,矜贵又充满诗意,只是这挥之不去反光,让我的相机无法追逐其灵气,只能勉强为之。据说采莼菜是不能划船的,只有一人坐在一个大木桶里漂过去,缓缓地靠近,在那些已经展开的圆形叶片中间寻找还没有露出水面的嫩芽,然后指尖一掠,迅速把它摘下来,也就摘下了娇滴滴嫩生生滑溜溜的味道,再用太湖虾仁和火腿炖成汤一过,只要闻上一闻,便情不自禁地,想要再品上一碗。
完美的一餐结束,关于“楼外楼”的误解,早已烟消云散,因而在杭州居停的短短几日,虽也尝试其他名店,但反复比较,还是在返回楼外楼大快朵颐后,才心满意足地,登上前往机场的大巴。这里的菜品摆盘,或者稍有提高的空间,但逢年过节的团聚家宴,要的就是实惠,携家带口的假日远行,也是量大份足为首选,不错,这是一个做餐饮也要看脸的时代,但谁不能说,作为百年老店,性价比和味道,始终是第一位的!
地址:杭州市西湖孤山孤山路30号(近浙江省博物馆)
电话:0571-87969682 0571-87969623
人均消费: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