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实习生,就真的只值3000块吗?
标签:
科技科普科学 |
分类: 学习 |
最近,听到越来越多的实习生,谈论薪资低的问题:
实习薪资3000不到,这怎么活呀。
给这点钱,还想我玩命工作?
同样的工作内容,同样的加班,凭啥给我还不到正式员工一半的薪水!
这样的声音其实听得挺久了,也确实普遍存在,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吧。
一、“说不在乎薪资,那都是假的”
实习薪资,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真的有很特别的意义。
可能这点钱不能带来那么多生活、消费的改变,但它是很多同学第一次凭着自己的能力,付出劳动后得到的回报,能让自己有一种终于自立更生的自豪感。
凭自己本事挣来的钱,真的不一样。
第一次的实习薪资入账的短信,注意看,那个数字是闪闪发光的。
只不过这神圣的收入带来的欣喜,很快就被发愁所覆盖。
之前有一个朋友跟我说:
第一次实习薪资的短信,我看了有10次。
但没过多少天,我看着数字越来越少,开始算一笔账,发现也只够我吃饭睡觉,甚至交个房租就基本不剩多少了。
我还怎么靠它买新衣服、买化妆品续命呢?
二、“毁掉你的不是低薪资,是你自己”
某互联网公司(小举一下,仅供参考,如有雷同,请勿计较),团队里有2个实习生,阿雅和小北,年轻热情,有很多想法,出于对互联网行业的向往,一起来做运营岗位实习。
阿雅每天上班准时,下班也非常准时。有时候临近下班交任务给阿雅,她总会说最近还在做论文开题,晚上回去要跟导师线上做沟通,可能接不了工作。遇到有些有难度的任务,经常会说我是一个实习生,没办法解决的,要请别人帮她一起做。
私下里,她会跟其他实习生一起抱怨:
公司给的实习工资,交了房租,也就是只够交通吃饭了。
每天加班,付出那么多,工资就这么点,多不划算,反正拿多少钱,做多少事呗。
实习两个月结束了,阿雅还是那个阿雅,做数据整理时,Excel里的Vlookup函数都不会用,团队项目进度一问三不知。
而小北非常喜欢在下班后,在公司多呆一段时间,自己手上的工作做完了,经常会问其他同事有没有要支持的地方。有一次要给客户展示方案,正好项目组负责方案展示的同事临时有事没办法按时交付,小北就自己主动加班把方案做了一个相当不错的优化。
在实习第二个月里,就做了一个传播度非常不错的小项目。后来,在推荐为数不多的公司管培生直通名额时,团队成员一致推荐了小北。
而阿雅在团队的印象里,永远停留在了“那个不会用Vlookup的实习生”。
三、“实习生,你到底值多少钱”
国企、外企、创业公司...,是什么决定了实习生的薪资呢?
实际上,影响薪资的因素是供需关系。换个说法,就是稀缺程度。
有些同学可能会想,我是重点高校,而且学习成绩很好。是的,这些可能可以帮你争取到不错的机会,却不能决定拿高薪酬。多数大型公司,企业的品牌本身就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以及号召力,没必要用高实习薪资去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样也能招到非常优秀的实习生。
在满足实习生基本生活需要的情况下,企业就能找到有潜力的同学,为什么要再付出高成本呢?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实习岗位,市场的平衡价格就是这样子的。
高实习薪资的岗位存在吗?确实有。
稀缺人才的岗位,且不说在国外做工程师的同学,实习时已经是拿数千美金的月薪了,即便是国内,日薪400+的实习也是不少见的。但别忘了,表面上拿了高薪资,实际上你要知道,团队对你的期待一定比对正常实习生的要求更高也更难。
所以大家可以在抱怨的同时问问自己,“你是稀缺的吗?你真的有不可替代性吗?你认为的不可替代,是不是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呢?”
月薪3000与月薪6000的差距,对现在的你来说可能是租一个小单间还是租一个带阳台的大房间的问题,算是很大的生活改变了。
但是不久之后,你的收入可能就会变成数万。那个时候回想起来,如果因为这一点点薪资的烦恼,阻碍了自己进步,是不是有点不值呢?
当然,选择能带给自己成长的实习是很重要的一步,也需要大家进行多方面的判断和考察。
如果你已经努力地在创造了你的价值,但团队和公司还是没有给予你正向的回报,请给此刻更好的自己找一个配得上你的团队。

加载中…